諾獎得主警告中國須警惕系統性金融風險

人氣 2672

【大紀元2015年11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報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紐約大學波動研究所所長羅伯特・恩格爾(Robert Engle)日前表示,中國應當警惕金融系統性風險,這種風險主要來自銀行,並可能影響實體經濟。恩格爾因計量經濟學方面的貢獻獲得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恩格爾:銀行是中國風險主要來源

據財新網11月22日報導,上海紐約大學11月20日舉辦了「新興市場金融自由化」研討會,恩格爾使用SRISK指標(衡量系統性風險的宏觀金融學方法)的統計結果分析了全球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並對於中國金融機構系統性風險和影子銀行問題發表了看法。SRISK指標主要受規模,風險和槓桿三個因素影響,理想指標是零,即在發生金融危機情況下,仍無需從外部籌資。這一指標2005年就開始在評估美國系統性風險方面發揮作用。

2006至2015十年間,亞洲的指數從近2000億美元上漲至1.5萬億美元。其中中國從0上升至約5500億美元。

恩格爾認為,銀行是中國風險的主要來源。在中國和很多新興市場,商業銀行由國家所有,當國家有足夠的資源時,商業銀行可以隨時獲得注資,這可以避免擠兌的發生,銀行也不必拋售資產。但這樣做帶來銀行對風險的冷漠,同時也使銀行處於「太大不能倒」的境地。

當為整個經濟承擔信用風險的政府要求降低風險時,銀行會被要求改善資產負債表,除了絕對安全的借款人外,減少發放貸款。這些絕對安全的借款人顯然是由國家保證的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因此儘管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可能資金充足,而個體經濟卻貸款短缺,不得不求助於不受監管的渠道。

恩格爾表示,在這種情況下資金沒有被分配到最合適的地方,會使實體經濟增速放慢。大量的無法償還的壞債將嚴重影響銀行體系的健康,這不一定會帶來經濟的崩潰但可能帶來長期停滯。

而在個體企業貸款需求的推動下,各種形式的影子銀行和產品(如理財產品和委託貸款)大量出現。當影子銀行付出過多利息或壞賬過多時,就存在違約風險。

恩格爾說:「總的來說,中國的金融停滯和少量金融國有企業違約是2016年影響全球經濟風險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大行30天存款流失4474億

據大陸21金融圈微信11月22日消息,近日,中共央行公布了工商、農業、中國、建設四大行的存款和貸款數據,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工農中建四大行各項存款為54.74萬億(人民幣,下同),30天時間,各項存款流失4474億,其中境內存款,流失4038億;境外存款,流失436.63億。

與此同時,截至10月底四大行貸款總計為35.69萬億,30天減少了656億,這是2009年以來,銀行貸款首次下降。貸款將產生無成本收益,佔到銀行利潤來源的80%以上。以前銀行3%收存款,6%-10%放貸,躺著就可以賺幾倍的錢。

今年9月,四大行的盈利水平正式全部跌入零增長,大量銀行跌入個位數,預計很快將進入負增長時代,銀行業的暴利正在被終結,躺著賺錢的時代結束了。

報導稱,近期,中共銀監會表示支持城商行之間進行各種股權合作,支持有資本、有人才和有經驗的城商行跨區域收購兼併高風險行,化解行業風險。銀監會希望實力較強的城商行能收購一些較弱的城商行,說明信貸風險已經讓監管層警覺。小銀行本身攬儲能力就弱,加上地方性的p2p等金融機構的強勢搶食,如果出現個別銀行倒閉,將帶來真正的金融危機。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歐股驚跌 葡爆銀行危機
葡萄牙主要銀行危機引發全球股市下跌
葡銀危機凸顯歐銀系統風險挑戰
葡最大銀行曝險 達16億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