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進出口齊跌 2015年大陸經濟弱勢開局

【大紀元2015年02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2月8日,中共官方發佈了1月份進出口最新經濟數據,數據顯示1月份大陸進口、出口雙雙下跌,出口總量同比下降3.3%,而進口量則猛跌19.9%,是2009年5月以來最大跌幅。遠遠超出了分析人士的預期,有分析稱外貿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

1月份進出口數據出乎市場預期

中共海關總署8日公佈,按美元計算,1月進出口總值按年下跌10.9%。出口按年下跌3.3%,為10個月低點;進口按年下跌19.9%,為2009年5月以來最低。當月外貿順差擴大至600.32億美元,創單月曆史新高。

其中,1月中國對最大貿易夥伴歐盟的出口按年下跌4.6%,對第二大貿易夥伴美國的出口增長4.8%,但對香港和日本的出口,則分別大幅下跌11%和20.5%。進口方面均為下降。

市場原本預期,1月份中國出口增長4%左右,但實際按年下跌3.3%;而1月進口按年下跌19.9%,主要是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大陸需求疲弱影響。

大陸經濟面臨下行壓力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進出口弱勢開局,顯示大陸今年外貿發展的內外環境依然嚴峻。

據每經網報導,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進出口數據大幅低於預期,反映經濟下行壓力重,增長動力不足,是當前宏觀經濟特徵的體現。同時大陸投資工業疲弱,內需不足。

香港《經濟日報》消息,有分析稱,進出口數據大幅低於預期,結合1月官方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跌至50以下的收縮區,反映經濟增長內外動力都不太足,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貨幣寬鬆力度需要加大。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齊學家屈宏斌認為,1月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跌,反映內需薄弱。在外需疲弱,增長需以內需為主,寬鬆政策力度需要加大。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對此評論,大陸國內需求實在太弱了,以進口為代表。按道理講大宗商品價格跌價,進口應大幅增加,這樣才是中長期有利的決策,不進口說明一種情況:沒有需求。結合前期公佈的PMI數據以及三年來的第一次降准,說明一季度經濟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進口下降態勢難以顯著改善。整體判斷,由於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低和進口需求難以顯著回升,預計短期內進口下降態勢難以顯著改善。

投資人之前曾期望中共的刺激計劃以及降準能夠恢復對中國製造業的信心並拉升需求。但現在很多分析人士認為,北京增加人民幣流動性的手法甚至不足以克服驟增的資本外流,應該增大貨幣寬鬆力度,同時人民幣也面臨更大的貶值壓力。

2月1日,中共當局公佈1月份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9.8,這是該指數28個月來首次跌破50的榮枯線,而官方非製造業PMI亦創出一年新低。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債券組分析,從PMI指數來看,各項指標預示經濟加速下滑可能即將到來。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大陸3月進出口大跌 人民幣貶值2周來最大
台灣廠商參加墨國汽車零配件展
彭博社:中國七月份貿易順差創紀錄
大陸進出口數據背離暗示經濟存風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