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慎坤:漫遊費年賺百億何時才終結?

人氣 1

【大紀元2015年05月22日訊】有媒體曝光,中國移動漫遊費一年收取上百億元,而國內成本「幾乎為零」,儘管運營商多次調降收費標準,但境外漫遊通話收費仍動輒每分鐘高達三四十元。(經濟參考報)

今年以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多個場合公開呼籲「提網速、降網費」。論網速,中國比韓國和日本,差的可不是一點點,連印度網速據說都遠超過中國。至於網費,按人均收入來比較,中國應該算是世界上最貴的之一。大凡涉及公共民生領域的高收費,中國人似乎早己對各種專橫霸道的掠奪麻木了!

幾年前,一則關於中國移動在香港推出68港幣廉價手機資費套餐的微博,在網上曾引起一片譁然。這個名為「3G Lite」的套餐每月僅需68港幣就能享受1700分鐘通話、10000條短信及本地無限上網流量等服務,而反觀內地市場,中移動、聯通及電信三大運營商到現在手機資費套餐也卻難以達到如此優惠的程度。

即使幾年前如此優惠的套餐,在香港也並未受到想像中的歡迎。中移動在香港只是多家運營商中的一家,沒有任何壟斷特權,與當地資深運營商相比,也沒有太多的競爭優勢。而在內地市場,雖然移動、聯通及電信三大傳統運營商為爭奪市場,競爭日益加強,但總體來說,依然佔據著絕對壟斷地位,競爭並不充分,降價動力不足!因而中國的通信資費遠高於歐美等發達國家甚至發展中國家。
  
中國人幾乎用著世界上最貴的汽車,也燒著世界上幾乎最貴的燃油,也擁有全世界收費里程最長付費最多的高速公路。至於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水費、電費、燃氣費也是被壟斷企業變著法兒上漲。

在中國賺錢最多的是壟斷企業,過得最滋潤的是壟斷企業,揮金如土的也是壟斷企業!在北京二環三環的黃金地段,放眼望去,一幢幢富麗堂皇的高樓大廈,幾乎全被壟斷企業所囊括。也許有人會納悶:壟斷企業為什麼要坐擁如此奢華顯赫龐大的辦公樓群?是為了炫耀壟斷企業的實力還是錢多得真花不出去?

有的壟斷企業高管辦公室面積從幾百平米甚至上千平米不等,除了會客室臥室甚至還有桑拿按摩室等等,這樣的辦公環境和舒適條件,世界上任何一家跨國企業都望塵莫及!南方某家壟斷企業本來在珠江邊己經擁有了數幢富麗堂皇的辦公大樓,為了擺顯高大上的企業形象,這幾年又大興土木,耗資上百億新蓋了30萬平方米的建築群樓!而整個南方的電費這些年一直處於高位,壟斷企業肆意揮霍,最終都轉嫁到個人和企業頭上。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孫曉文曾坦言:中國國企佔有絕對的壟斷資源優勢,包括資金、稅收、人才、技術和市場等等,而對GDP的貢獻率不足30%,解決了不到20%的就業,每年拿走的收入卻占了全社會分配收入的60%以上。這些資料或許只是一個初略的判斷,真實的資料外界無從得知。而國企的利潤80%以上都來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聯通、中移動、中電信等特大型的壟斷企業,卻是不爭的事實。

國企靠行政優勢和壟斷優勢,佔據了大量的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但在管理模式上仍然是官僚作派,除了靠漲價靠政策因素掠奪獲取暴利之外,對國家和人民的貢獻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從上個世紀利改稅特別是所得稅所有企業一律平等以後,國企就將巨額利潤占為己有,成為內部分肥的一塊私田。上百萬億元的國有資產早已變成少數人任意揮霍斂財的工具。高管們享有罕見的高工資、高獎金和高福利,加劇了全社會的收入分配差距,其財大氣粗的資本擴張方式,也徹底擠壓了中國民企的生存發展空間。

從國有企業性質來看,國企利潤應該全部上繳,應該用到每個公民身上,因為國企的股東本是每個公民,公民作為股東享受國企經營成果理所當然。國企在計劃經濟時代,實行統分統銷利潤全額上繳,隨著國企與其他企業一樣上繳所得稅收後,國企基本上就把全民股東甩在了一邊。

所謂全球最賺錢的銀行、全球最賺錢的通訊公司、全球最大的石化企業,對於出資人來說,除了壟斷形成的漲價風潮以及被掠奪之外,幾乎沒有得到任何回報。就連社會上普遍提議的大幅提高國企紅利上繳比例,用於補充養老金缺口,也遭到壟斷企業的一致反對。至於規範國企高管薪酬待遇,更是遭到壟斷企業高管的抵制。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曾經發佈一份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如果扣除行政壟斷所致的超額利潤,國企對外宣稱的龐大利潤實際上是虧損。報告指出,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國企成為打著「為公眾(國家)賺錢」的旗號,運用國有資產為自身牟利的利益集團。課題組負責人、天則所所長盛洪尖銳地指出:所謂「國有企業」早就名實不符。「國有企業已經被內部人控制了,這是我們的一個基本結論。」
  
漫遊費年賺百億只不過是冰山一角,中央必須痛下定決心深化體制改革,特別是要打破壟斷放開市場。如果這道難題不解,大凡涉及公共民生領域的高收費低服務亂象恐怕還會持續下去,壟斷利益集團也不會輕易向公眾減費讓利。

--轉自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南風

相關新聞
中國手機漫遊費降價最終方案公佈
【異鄉生活】國外打手機 避免漫遊費
天價話費:澳門6小時 漫遊費過萬
【任重】哪裏是國企高管的避風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