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對「霾」咬文嚼字的真實意圖

人氣 911

【大紀元2016年12月18日訊】11月18日,來自《科技日報》的一篇報道稱,一支由美國、中國、以色列和英國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科研團隊經研究發現,1952年在倫敦出現的「奪命大霧」與如今的「中國霾」具有相同的化學反應過程。於是,在媒體的造勢下,中國的知識屆和輿論界一度掀起了一場有關「霧與霾」的爭論和探討。

首先提出的問題是「倫敦霧是否等同於中國霾」,由此得出「倫敦霧是強酸性的,中國霾基本上是中性的」結論。一方面,這種說法聽起來會讓人覺得,中國霾不如倫敦霧那麼致命;另一方面,若逐字逐句的研讀《科技日報》發表的那篇文章,就會體會到文中那句「大霧和污染『奪命二人組』的確切化學過程……」以及「自然霧中包含尺寸為數十微米的較大顆粒,這些霧粒蒸發後就會形成覆蓋全程的較小酸性霾粒子」所要傳遞的真實意圖,不過就是想要告訴大家,「霧與霾」不僅在視覺上雷同,且在實際形成的過程中,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加以區分。

這樣的意圖在一個月後,也就是12月17日《科技日報》發表的相關文章中再次得到凸顯。該文章引用了某氣象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的一番話來加以說明。其中,那句「霾造成的危害已可以將其定義為氣象災害」乾脆、直白的指出,如今「霧與霾」應該被名正言順的劃為「同類」。而這位院士之所以毫不避諱、公開表達出這種極容易引發民怨眾怒的言論,正是因為《北京市氣象災害防治條例(草案)》已於近日將霾列為氣象災害,由此引發了氣象、環保方面專家的熱議。在一片質疑聲中,這位院士如此「挺身而出」,顯然就是想要為政府站台。

該院士說道,「霾的發生髮展既有自然因素(適宜的氣象條件),也有人為的影響(污染物),自然因素是內因,人為影響是外因,相互影響、互為作用」。在談到「重污染天氣」時,這位院士居然說,這是「霾的特例」,是在具備霾產生的氣象條件下,大氣污染物濃度達到了一定程度……」。在他看來,氣象條件是罪魁禍首,若氣象條件不允許,是產生不了霧霾的。如此,這位替政府說話的專家僅憑著三寸不爛之舌,一瞬間就把使得毒霾在中國肆虐的「人禍」說成了老天爺才管得著的「天災」,把由政府一手促成的空氣污染說成是自然災害使然。

最終,在網媒所呈現的這場長達一個多月的對「中國霾」如何界定的探討與爭論中,政府在某院士的力挺下,取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回想起來,這場激烈的辯論實際是政府操控媒體、暗示專家,且早已定好了結局,只為故意演給中國老百姓看的洗腦大片。

從「倫敦霧」、「中國霾」這些概念的提出,到「中性霾」、「強酸性霾」這類專業術語的普及,以及指出中國的「中性霾」不像倫敦的「強酸性霾」那般,可在短短5天奪走1.2萬人的性命;一直到如今乾脆頒布法令,將「霾」白紙黑字的界定為「一種氣象現象、氣象災害」,其實就能看出,政府想對老百姓灌輸的只有一點,那便是無論在中國爆發的霾多麼厲害,都與政府主導的長達30多年的工業生產無關;政府可以承擔觀測、預報、預警的職責,但除此之外,就愛莫能助了。

值得一提的是,當很多人看到「氣象災害」一詞時,似乎很容易感同身受的認為,霾的嚴重程度如今已上升到了「災害」的級別,由此或可見政府的坦白與誠實。然而,這種認識卻有著極大的害處,它足以使人漠視「中國霾」不是「自然災害」,而是「人禍」這種本質上的差別,從而失去了對「人禍」製造者追責到底的動力與勇氣。

因此,在刻意為了混淆視聽而搞出的有關「如何界定霾」的爭論中,我們應該時刻保持清醒,不要只將視線集中在對「霾」的咬文嚼字上,而是跳出那些無謂的爭論,直奔霾的成因以及誰是幕後主謀這一終極話題。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陸學者:長期暴露重霧霾  肺癌高危險群
李賢政:北京用霧霾歡迎兩會代表
劉著民:霧霾之下,看你往哪逃?
霧霾蔓延18個省份 北京能見度低於500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