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記者親歷熊本地震救災有序進行

人氣 770
標籤: , ,

【大紀元2016年04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蕭樺日本熊本報導)日本熊本大地震經過二次連震後已進入第五天,雖餘震不斷,災區的救援工作仍在緊張地進行中。至4月19日,避難所的救災物資由不足開始逐批到達,日本各地紛紛向災區進行各種各樣的支援。

4月16日的7.3級第二次大震之後,熊本縣大面積停電、停水,房屋倒塌、道路斷裂、泥石流等災害相繼發生,在該縣南阿蘇村因泥石流造成居民被埋,自衛隊與消防員等仍然在進行著72小時以上的搜救行動。全縣各中小學校停課,學校的體育館全部變成避難所,由於避難人數急劇增加,各種食品、日用品出現嚴重不足,據日本媒體報導,雖然救援物資運送至熊本附近,但是由於道路損壞無法運入災區。

據報導,目前該縣避難人數達11萬6千人,所有停車場都停滿車輛,晚上災民除避難所之外,大部分都是在車裡避難。

4月17日、18日災區物資緊缺,但是4月19日早上8時,記者在熊本縣上益城郡御船町見到各種物資擺放在避難所,數量明顯增加,包括礦泉水、食品、紙尿布、口罩、簡易牙刷等各種日用品。

避難所的災民。(蕭樺/大紀元)
避難所的災民。(蕭樺/大紀元)
御船小學校體育館由避難所變為救災物資存放地。(蕭樺/大紀元)
御船小學校體育館由避難所變為救災物資存放地。(蕭樺/大紀元)
御船小學校體育館由避難所變為救災物資存放地。(蕭樺/大紀元)
御船小學校體育館由避難所變為救災物資存放地。(蕭樺/大紀元)

記者在御船町政府樓前看到兩輛來自香川縣的運送救災物資的大卡車,記者向一工作人員詢問得知,來自香川一公司的救援物資自4月18日早上8時開始,由於高速封鎖,司機從國道歷經12個小時長途580餘公里,於19日早上到達預定地。

 

來自香川縣的救災物資。(蕭樺/大紀元)
來自香川縣的救災物資。(蕭樺/大紀元)
來自香川縣的救災物資。(蕭樺/大紀元)
來自香川縣的救災物資。(蕭樺/大紀元)

記者還見到來自岡山等地義工、一般社會團體人士等在現場為災民提供各種服務。

來自日本岡山的救援物資。(蕭樺/大紀元)
來自日本岡山的救援物資。(蕭樺/大紀元)
來自日本岡山的救援物資。(蕭樺/大紀元)
來自日本岡山的救援物資。(蕭樺/大紀元)

日本人都非常喜歡乾淨,每天都會入浴,由於地震斷水,許多災民無法入浴,政府還特別為災民提供嬰兒用濕巾,代替毛巾擦身。

由於斷水無法入浴,避難所為災民準備擦身用的濕巾。(蕭樺/大紀元)
由於斷水無法入浴,避難所為災民準備擦身用的濕巾。(蕭樺/大紀元)

記者發現前兩天排長隊等待取水的畫面不見,看到自衛隊用大卡車裝滿六桶儲水罐,災民隨時都可以來取水。在專門安置老弱病殘災民的體育中心門前,也擺放了三桶儲水罐,以方便災民使用。前幾日由於物資短缺造成的發放時間無法固定,自19日開始已經可以一天固定三個時間段三次發放食品、日用品等物資。

自衛隊運來六大桶儲蓄罐方便災民取水。(蕭樺/大紀元)
自衛隊運來六大桶儲蓄罐方便災民取水。(蕭樺/大紀元)
自衛隊運來六大桶儲蓄罐方便災民取水。(蕭樺/大紀元)
自衛隊運來六大桶儲蓄罐方便災民取水。(蕭樺/大紀元)
安置老年人的避難所前安放的儲水罐以方便災民使用。(蕭樺/大紀元)
安置老年人的避難所前安放的儲水罐以方便災民使用。(蕭樺/大紀元)

記者在御船中學校的避難所發現有工作人員正在將飯團裝進垃圾袋,記者向前詢問獲知,由於該飯團使用了未經檢測的水,無法保證有無病毒,為了災民的身體安全,必須扔掉,工作人員也表示非常可惜,但是按照規定必須扔棄。

由於飯團使用了未經檢測的水,為防止有病毒給災民造成身體安全,工作人員將飯團扔棄。御船小學校體育館由避難所變為救災物資存放地。(蕭樺/大紀元)
由於飯團使用了未經檢測的水,為防止有病毒給災民造成身體安全,工作人員將飯團扔棄。(蕭樺/大紀元)

記者在現場看到現場救援工作正在有序地進行,在車裡和避難所進行避難的災民的生活條件正在有所好轉。

避難所為孩子們準備的折紙。(蕭樺/大紀元)
避難所為孩子們準備的折紙。(蕭樺/大紀元)
避難所為嬰兒準備的各種類奶粉。(蕭樺/大紀元)
避難所為嬰兒準備的各種類奶粉。(蕭樺/大紀元)
避難所為災民準備的各種三明治。(蕭樺/大紀元)
避難所為災民準備的各種三明治。(蕭樺/大紀元)
喜歡乾淨的日本人避難時也每天洗衣服。(蕭樺/大紀元)
喜歡乾淨的日本人避難時也每天洗衣服。(蕭樺/大紀元)
喜歡乾淨的日本人避難時也每天洗衣服。(蕭樺/大紀元)
喜歡乾淨的日本人避難時也每天洗衣服。(蕭樺/大紀元)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熊本接連強震 返台旅客聞震色變
地震是一系列 一次搞懂前震主震餘震
熊本地震公寓裂縫 其實不是豆腐渣?
天佑日本 鄭明典:大低壓明影響九州災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