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營改增」前後 營業稅一度爆發式增長

人氣 2068

【大紀元2016年08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大陸的「營改增」政策已於5月1日全面實施,即取消營業稅,改徵增值稅。但是在營改增實施前後的4月份和5月份,營業稅收入出現暴增。

數據顯示,4月份和5月份的營業稅收入大幅增加。4月份增長74.8%,5月份增長76%,6月份雖然有所下降,但營業稅並沒有消失,仍有少量增長。

大陸經濟學家馮俏彬教授提出,營改增是要取消營業稅,但是卻出現營業稅暴增的情況,可說是怪事。究其原因,在於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問題。

馮俏彬表示,營改增全面實行後,地方政府可能處於一種緊張和對財政收入的不確定狀態,所以發起了對營業稅的大規模收繳。

同時,地方政府還加強了對其它稅費的徵收。營改增前後的1月到5月,大陸財政收入大幅增加,高於GDP增速,尤其是4月份的一般公共財政收入增長高達14.4%。

馮俏彬用「風雨飄搖」來形容地方政府面對營改增的心態,想選擇上述做法來解決財政收入問題。

大陸地方政府財政收入頑疾

馮俏彬表示,營改增之前,營業稅在地方財政收入中佔比大約為30%;增值稅收入的分成是中央75%、地方25%。營改增之後,取消營業稅,增值稅改為中央和地方各自50%分成。「營改增」的實行,意味著增值稅將不再實行1994年之後的分稅制。

《地方財政研究》雜誌2010年第4期發表文章表示,實際上在1994年分稅制改革後,很多地方政府的收入來源是非稅收,其比重超過了稅收收入,其中在地方財政收入中占很大比重的是土地出讓金(土地財政收入)。

《第一財經日報》今年2月報導,大陸從1999年到2015年的17年間,各級政府的土地出讓收入總額達27萬多億元,年均1.6萬億元。

經濟學者梁啟東7月中旬撰文表示,這種靠賣地獲得收入的土地財政,導致地方政府收入過度依賴房地產開發商。

但是,土地財政形成了房地產泡沫,同時造成部分城市房產過剩。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曾表示,目前三四線和部分二線城市樓市庫存嚴重,都是過去地方政府大量賣地的城市。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越調控越漲 大陸「地王」現象蔓延至二線城市
中共中央與地方博弈 增值稅或調整為五五分賬
中共央行淨投放2100億元 市場流動性仍緊
李克強推「營改增」 沪酒店趁機亂漲價被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