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紐約監獄危機 專家辯論

囚犯越少越暴力 無現金保釋 入店盜竊無罪化處理 監獄人口再減到2200人?

人氣 133

【大紀元2021年11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種族正義、氣候正義、社會正義、司法正義⋯⋯「正義」已經成為美國許多公共政策的目標和辯論的中心。紐約市府即將換屆之際,關閉雷克島監獄、新建四個社區監獄的議題,再次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之一。

在公眾的強烈抗議下,白思豪9月宣布一項「緊急救援雷克島計畫」,一名聯邦法官下令對雷克島監獄進行徹底改革。現任曼哈頓地區檢察官萬斯敦促減少對非暴力罪犯的審前拘留。此外,州長霍楚簽署了「少即是多」法案,減少了對假釋犯「技術違規」的處罰。

紐約市監獄系統的前進方向是什麼——哪些政策會帶來災難?保守智庫「曼哈頓研究院」週二舉辦「如何解決雷克島危機」的線上論壇,由格林納斯(Nicole Gelinas)主持,三名背景截然不同的專家,就雷克島功能障礙的根源以及監禁的作用,提供了很多獨到的視角。

迷思一:囚犯越少越暴力

雷克島監獄人口目前處於歷史最低點,只關了5,000人,僅為20年前2.2萬名囚犯的二成多,但監獄暴力問題卻越發嚴重,為什麼?

紐約市懲教局前第一副局長克蘭斯頓(Mark Cranston)說,人們錯誤地認為監獄人口減少後,暴力會自動減少。從數據看:前市長彭博在任最後一年雷克島關了1.1萬人,其中的5%,也就是550名犯人捲入暴力行為;但今天5千名囚犯中可能逾15%,也就是750人參與暴力,所以暴力程度實際上升了。

紐約市針對21歲以下的囚犯,徹底禁止單獨監禁(懲罰性隔離),比美國任何監獄系統都走在前面。克蘭斯頓說,限制使用和禁用是兩回事,徹底禁止後,獄警失去懲治工具,沒有東西可以阻止囚犯的暴力行為,他做壞事沒有任何後果,不用負責,還可以使用娛樂室。所有囚犯看在眼裡,他們是願意當受害者、還是當肇事者呢?

迷思二:非暴力案件不需交保釋金

第二個流行已久的說法是,雷克島上關的多是等待審判的人,每個人未定罪之前,都是無罪的;其中很多非暴力犯罪嫌犯,只是沒錢交保釋金。

皇后區地區檢察官辦公室前執行檢察官奎因(James Quinn)說,他從2014年起就參與了這場爭論,2015年市長辦公室力促減少監獄人口,其中一個理由是,一些輕罪者因占兩個座位被抓,保釋金定為500美元,在監獄裡候審,一等六個月。但他遍查數據庫,沒看到這樣的事,事實並非如此。

「我們又用了一週時間待在法庭,看到700個行為不檢的案子過堂,其中只有6%(43個案子)需要保釋金。這43名被告同時背負其它93個待決案子,他們之前有478次被捕記錄,340次定罪記錄,每人平均至少三次逃庭。」奎因說,助理檢察官們告訴他,不會為了入店行竊、地鐵占座、吸食大麻等輕罪設保釋金。

奎因進一步翻查皇后區的刑事記錄,也得到類似的結果,「這意味著法官會查看過往記錄和指控的罪名,來判定保釋金,決定是否免保釋放人回到街上。但市府為了減少雷克島的人口,把我們描繪成那種無緣無故把人關進監獄的人。」

迷思三:社區監獄有助於囚犯改過自新?

第三個爭辯焦點是監獄改革藍圖,市府決意關閉雷克島監獄、新建四個社區監獄,似乎一旦「融入社區」,監獄的情況將在很大程度上自行解決。

建築師比亞洛斯基 (William Bialosky) 說,建築本身不會解決這個問題,關鍵是被收容人有無能力和決心改變自己、重返社會,否則只是重複過去的錯誤。「人們需要自己慢慢工作才能融入社區,而社區的摩天監獄無法給囚犯陽光、空氣和戶外空間,無法提供更規範的環境,從一開始就構思不良」。

若要提供囚犯北歐那種校園式的監獄,或者有針對性地治療囚犯的心理健康、吸毒成癮問題,也只有面積達413英畝的雷克島有此條件。他估計目前四個社區監獄的建設成本將超過110億美元,曼哈頓華埠的監獄估計要六年才能建成。

迷思四:輕微盜竊案件非罪化處理

根據新選出的民主黨曼哈頓地區檢察官白艾榮(Alvin Bragg)的政見,上任後他將進一步摒棄破窗理論和預防性警務,基本上不會起訴入店行竊,甚至不會把槍枝違法行為當做暴力重罪起訴。這將如何影響監獄人口?

奎因說,輕微盜竊案件非罪化處理不會立即影響監獄人口,正如之前解釋,本來就沒有人因為生活質量方面的犯罪被關進監獄。這一切都是基於對警務和檢控自由裁量權的誤解,但檢察官無罪化處理的結果,會影響紐約的生活質量,等社會秩序崩潰時,投票支持這些法律的市議員已經離任,老百姓被留下收拾爛攤子、承擔罪責。

迷思五:結束大規模監禁

奎因說,人們喜歡用流行語證明他們的論點,例如「結束大規模監禁」,為了安撫社區,市府說監獄人口將減少到3,300人,現在一名前刑事司法協調員甚至簽署了一項將監獄人口減少到2,200人的計畫。而一旦犯罪人數超過該數字,這些社區監獄將人滿為患,而雷克島已被夷平,這一切都很荒謬。

維權人士屢次提及的布勞德(Kalief Browder)案,被當作美國監獄防治犯罪系統崩壞的警訊。在該案中,這名少年被捕,在雷克島待了兩年半,獲釋後因獄中生活而產生許多精神上的問題,最後自殺。

奎因認為,倡導團體使用他的死亡案例的方式很可恥,並造成司法改革的不理性。司法系統存在問題,但改革需要審視整個刑事司法系統,不僅僅是特定事件和特定的人,「每個人都知道布勞德的名字,但沒有人能說出去年在紐約市被謀殺的40人的名字,以及那些需要保護的上萬人的名字。」◇

責任編輯:李悅

相關新聞
利普曼法官:監獄建案矯枉過正
社區監獄方便探監?陳家齡反駁
社區團體呼籲市議會召開更多監獄公聽會
紐約市府決意關閉雷克島 華埠建監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