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采風

中華老字號:「陳李濟」藥廠

「北有同仁堂,南有陳李濟」,在中國的醫藥寶典中,「陳李濟」佔有特殊的一頁。據考究,在全國的製藥行業中,「陳李濟」是最早建立的企業之一。

  

「陳李濟」始創於明朝萬曆年間,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當年創業,還有這麼一段傳聞。

  

公元1600年歲末,廣東省南海縣商人陳體全,收得貨銀回廣州。船到廣州後,他匆忙上岸,貨銀遺落在船上,被一位名叫李升佐的同船旅客拾獲。李升佐也是南海縣人(西樵區李村),頗諳醫道,在廣州大南門已末牌坊腳開設一間中草藥店。李升佐雖是商人,但並不因財昧義,乃在碼頭久久等候,終將遺銀璧還失主。陳體全感李升佐高義隆情,品德誠實,意慾酬報,被婉言謝絕,於是他誠懇提出,拿出遺金半數,投資於李經營的中草藥店。李升佐謙辭再三,終不能卻,只好應允。於是,兩人用紅柬寫下合夥文書,曰:「本錢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濟世,長發其樣」,並將其店號定名為「陳李濟」,寓「陳李合作,同心濟世」之意。從此,「陳李濟」這個字號就在廣州創立起來。

  

「陳李濟」創立之後,念念不忘「同心濟世」的立店宗旨。每每夏日來臨,「陳李濟」就在路邊設茶缸,免費供應茶水。民國初年廣州大浸水,很多房屋倒塌,大量市民無處棲身,「陳李濟」就出錢煮粥,並拿出浸水中搶救回來的藥品施與災民。

  

陳李合資後,以濟世為辦廠宗旨,以「古方正藥」標榜,精選上等藥材,嚴格配方,做到「工藝雖繁,不減其工,品味雖多,不減其物」。李升佐致力於蒐集古代固有成方、驗方,選用上乘藥材原料,悉心研究炮製技術,終於以精湛的工藝,製成多種別具一格的古方正藥。

  

清朝初年,「陳李濟」的產品已在國內頗有聲譽。為了擴大影響,他們每年趁學子赴京應考之機,運送大批產品至京展銷。蠟丸,這種獨特的藥品引起人們的注意,那神奇的療效更使它逐漸贏得了聲譽。學子們考完試回到各地便以京都見聞來傳播「陳李濟」的蠟丸,並視為珍品饋贈親友。從此「陳李濟」蠟丸便名聞遐邇,成為「廣藥」的代名詞。

  

有一次,同治皇帝偶患感冒,腹痛、吐瀉不止,御醫合議,建議試服「陳李濟」出品的「追風蘇合丸」,果然奏效。皇上大喜,遂欽賜「杏和堂」三字為封號,同時欽准該廠儲藏用作原料的「舊陳皮」為貢品,多年向朝廷進貢。因此,在清同治年代,該廠又稱為「陳李濟杏和堂藥廠」。「杏和堂」這一封號,在民國初年政府頒布「商標法」時,該廠便將「杏和堂」三字組繪成盾型商標,立案註冊,沿用至今。

  

清末民初,「陳李濟」藥廠便能生產膏、丹、丸、散、油、酒、茶、錠八個劑型,主要產品有琥珀抱龍丸、追風蘇合丸、附子理中丸、全鹿滋腎丸、濕病紫雪丹、天王補心丹、救急通關散、萬應如意油、參茸衛生酒、萬應午時茶、太乙紫金錠等,其中以首創的各種蠟殼藥丸聲譽最高。

  

後來,「陳李濟」業務蒸蒸日上,在上海、香港、新加坡設有分店,實現了「同心濟世」的初衷。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