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灣印象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10
標籤:

我第一次來內灣。還沒來內灣之前,我對內灣已有所謂的「刻板印象」。內灣是熱門的景點,我在網路上已瀏覽過不少內灣照片。有人說:「內灣是另一個九份。」這句話足以形容內灣這幾年來的竄紅程度。另外也常聽人說:「千萬不要假日去內灣。」這句話我倒是不陌生,我也向別人說:「千萬不要假日去九份。」

我對內灣的最初印象,是自然旅行作家劉克襄先生所敘述的內灣:

「小鎮無便利商店,只有二、三家飲食的攤販和賣飲料的小吃店,都在靠吊橋的附近。」

這段敘述,對照今日所見,可以感受到內灣今昔的劇烈變化,從繁榮到滄桑,從滄桑又回到繁榮,一如九份的翻版故事。劉克襄書中的內灣戲院及內灣吊橋照片,構成了我對內灣的最初的印象與好感,也是我一直想造訪這個山城的動機。今天造訪內灣,戲院與吊橋依舊健在,可以與我最初的內灣印象相連結。

內灣戲院


「內灣」這個名字,與油羅溪流經此地時呈現的地貌有關。若從「攀龍吊橋」的方向眺望內灣,聚落位於河道的左側,往山腳的方向凹去,恰似一新月形,於是有「內灣」之稱。據說這個名字,是日據時代才有的。

內灣最早開拓於清嘉慶晚期(1820年左右),由陳福成墾號所開墾,在這山區砍樟製腦,至日據時代初期,內灣庄僅有民宅十五戶,只是個山區小聚落而已。過內灣,更深入的山區,即是泰雅族的生活範圍。

日據時代,日本人來此「理蕃」,進而開發山地。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內灣鋪設輕便鐵軌。昭和年間,日本政府在此地發現煤礦,於是大力採礦。日本人既開礦,也砍伐山林,運往日本銷售。日本人經營內灣期間,曾遍植櫻花,因此內灣又有「櫻花部落」之稱。

昭和十九年(1944年),日本人開始興築內灣線鐵路。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接手,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內灣線的新竹、竹東段通車,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終於全線通車。內灣的發展進入另一個繁榮的歲月。

內灣車站


此後二十年間,內灣地區的伐林及礦業興盛,吸引大量的外地工人,內灣趨於繁榮,帶動戲院、酒館、茶室等娛樂行業蓬勃發展。民國六十年代(1970年)以後,森林資源漸稀少,政府林業政策改變,禁止伐木,而礦藏亦漸枯竭而落沒,逐潮而來的人口又大量外移,內灣就急遽沒落了。

內灣吊橋


然而內灣沒有被人忘記,一直獲得旅人的青睞;電影「春秋茶室」、「多桑」也曾來此取景拍戲。內灣保有民國五、六0年代的純樸小鎮風情,不斷吸引著遊客來此尋幽,回味小城故事。內灣,又漸漸得到注視。

民國九十年(2001年),內灣重新出發,透過商圈規劃及形象重塑,以觀光為號召,短短幾年間,小鎮吸引了大量的觀光人潮,內灣恢復了往日的繁榮。每到假日時,觀光客湧入,人聲鼎沸,交通為之壅塞。

豎立於內灣街頭的導覽圖


如今走在內灣街上,重要的路口都豎立起顯著的觀光導覽圖及指標,只要依導覽圖的指示,可以隨興地閒逛於大街小巷,欣賞各個景點。昔日林務局在內灣的兩處辦公室,如今亦轉型成為提供林業解說及觀光資訊的展示館。一棟新穎、美觀的民俗文物館亦已落成開放,提供遊客所需的導覽服務。

木馬道遺址

庄頭伯公廟


我依著導覽圖,儘可能走訪導覽圖上列出的每一個景點,由於貪心,反而無法細細品味。這趟內灣旅行的滋味,反而是回來之後才慢慢發酵及消化。我重新閱讀內灣的資料,與我的旅行記憶一一參照。至於旅記,則是拖了好幾天才開始寫。網路上關於內灣的旅遊資訊已經非常豐富了,我再寫內灣旅記,似乎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行旅圖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http://www.tonyhuang.idv.tw/@(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雙溪.牡丹古道
維省毒犯潛逃受通緝 稅局追討四百萬
澳工黨指責新避難法規違反難民公約
深坑.炮子崙古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