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渴求選擇信息的原則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1月26日訊】新紀元週刊1月17日發行的第3期封面故事,以「Youtube極致個性 媒體新時代的焦慮」為題,指出你的頻道」(youtube)讓每個人可以自由的表現自己,而且可以與其他有相同想法的人溝通交流,沒有權威、沒有管制。
  
文章說,在信息汎濫的今天,人們的困惑不再是缺乏信息,而是用哪種「原則」和「信念」處理和看待爆炸的信息和眾多的不同觀點,同樣的新聞事件,若用不同的觀點來呈現,幾乎能夠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沒有正確看待世界的原則,人類正在信息爆炸中迷失,並日漸焦慮。以下是封面故事的第二篇文章全文轉載如下(網絡標題有修改):

新媒體時代:渴求選擇和處理信息的原則
 
美國爵碩大學商業管理學院的謝田教授給新紀元講了幾個故事。在工業革命之前的英國,有位非常成功的猶太商人叫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在那信息閉塞的年代,他由於擁有商業船隊,能比其他人早半天得知許多信息,因而他在股市上每每捷足先登,以至於他的錢比英國皇室還多。有一次英格蘭銀行不給他兌換本票,他就叫手下人拿著英鎊到銀行換黃金。由於他的英鎊太多了,每天接連不斷的去換,差點就把英格蘭銀行的庫存黃金換沒了,最後英格蘭銀行只好向他求饒。羅斯柴爾德取勝的法寶就是他在信息獲取上的領先。

幾十年前,當網絡剛剛興起時,美國不少傢俱零售商一度吃了大虧。他們花很多錢在城裏租上寬敞的展廳,供顧客們選購心儀的傢俱。誰知有些聰明的顧客只是來看,當選好一個式樣後,他們就悄悄地把傢俱背後的生產廠家的型號和廠商記下來。回家後到網絡上一查,發現廠家都在北卡州的高地城裡,於是租輛卡車開到廠門口,用低廉的批發價就把傢俱買到手了。後來零售商們不得不跟廠家協商此事,以免只做了免費展示。

新媒體時代,同樣的新聞事件,若用不同的觀點來呈現,幾乎能夠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沒有正確看待世界的原則,人類正在信息爆炸中迷失,並日漸焦慮。法新社圖片。


  
謝田表示,現在是信息大爆炸時代,隨便一件事上GOOGLE一搜,就可能有30多萬條相關信息。如何辨別信息的真偽,如何在最短時間裏找到最重要的信息?這裡面很複雜。
  
舉個例子,巴哈馬有個人做遊艇出租生意,一天他突然發現近來生意很好,可他並沒做任何促銷。原來他的公司名字以A開頭,人們在GOOGLE裏輸入「租遊艇」查詢時,他被列在了最前面。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這突如其來的好事就沒了,原來GOOGLE把給它贊助的公司列在了查詢結果的前面。

突破新聞封鎖的利劍
  
謝田教授以波特金村(Potemkian Village)的故事,講述了在信息管制的地方,虛假信息給人帶來的錯覺。那是在俄國葉卡捷林娜女皇時代,當時百姓民不聊生,但女皇的部下為了要取悅於她,專門為她建立了一個樣板村莊,裡面的村民都是外面人假裝的,他們事先安排了一切,然後讓女皇視察,結果當然是歌舞昇平的盛世華章。就跟袁世凱稱帝時一樣,其部下為他一個人編了份《順天時報》,讓袁生活的虛幻的世界裏。
  
儘管在2006年底,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發佈了《關於依法查處非法「網絡電視臺」有關情況的通報》,宣布取締了7家網絡電視臺,但至今大陸網民是能看到YOUTUBE的。其中有兩個自稱中國男孩的大學生,在YOUTUBE上發佈了一系列「咪嘴」激唱,他們誇張的表情讓人捧腹大笑,其節目「後捨男孩」還上了YOUTUBE排行榜的前九名。
  
經濟學者何清漣認為,北京當局管制網絡電視,就好比「貓捉老鼠」的遊戲,無論中共政權如何「加緊控制」,網民總會想辦法「突破封鎖」的。言論自由是中國憲法賦予人的權力,任何管制新聞的法規,實質都是違反憲政的非法規定。
  
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新聞研究院中國網絡研究項目主任蕭強認為,對於中國的老百姓來說,互聯網更安全、更有效,網絡大大削弱了官方對言論的控制。在他看來,這是在中國結束意識形態控制的一個開端。
  
動態網公司總裁Bill夏對新紀元透露,儘管中共嚴密封鎖網絡,但每天仍有幾十萬大陸網民,通過動態網技術,閱讀海外中文網站的信息。Bill介紹說,動態網技術很簡單,大陸網民只要用國外免費信箱,如HOTMAIL, GMAIL等,給ep1234@dongtaiwang.com發個空白電子郵件,十分鐘內就會收到一個動態網址,用這個地址上到因特網上,下載一些突網軟件,如火鳳凰……等,從此以後就能安全上網,警察再也無法監視你的電腦了。
  
據美國哈福大學調查發現,在中國互聯網上被網絡警察封鎖最嚴厲的是大紀元集團在2004年底推出的九篇系列社論:《九評共產黨》,以及由此引發的三退(退黨、退團、退隊)信息。儘管如此,《九評共產黨》卻在短短一個月內被大陸網民下載了30萬人次。
  
前不久,一則勸人三退的電視短片出現在YOUTUBE上(http://epochtimes.com/b5/6/12/12/n1553706.htm),一兩週裏就有3000多人觀看了此片,獲悉了目前中國大陸正在興起的退黨大潮。16年前六四屠殺發生時,很少有大陸人知道天安門廣場上到底發生了什麼,然而近年隨著網絡錄像的發展,天安門廣場上警察抓捕上訪群眾的畫面,很快就傳到互聯網上,全世界都知道天安門廣場上又抓人了,消息封鎖不住了。(https://www.epochtimes.com/b5/7/1/1/n1575980.htm)
  
Bill夏表示,對於實行新聞管制的國家,網絡電視的發展具有更大的意義,因為目前中國網絡警察能監控的主要是文字,而對於視聽信息的錄像、廣播、圖片等,則難於實施有效的監控,這無疑給中國民眾帶來了一道福音。

網絡媒體的個性化和小眾化
  
Bill夏還介紹說,大公司對資訊的壟斷已漸成為過去。人們越來越能擺脫政府、財團對媒體資訊的控制和影響,每人都可以通過獲得最原始的信息來了解這個世界的真實。此外,人們可以更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互聯網成為一個以人為本、體現個體價值的平臺。
  
近年來的論壇、博克、網絡電視的興起,為網絡用戶拓展了個性化的空間。以博克為例,根據「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調查顯示,2002年博克(blog)概念被引進中國後迅速發展,截至2006年8月底,中國博克空間逾3千3百萬個,作者超過1千7百萬人,4年裏博克增長了30多倍。
  
據悉,超過8成的中國網民成立博克是為了「記錄自己的心情」,同時超過6成的網民是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數據反映出,中國博克主要是為了傳播個人觀點,個人媒體的角色日漸清晰。
  
華府中國問題專家石藏山對新紀元表示,WEB2.0誕生後,個體憑藉網絡發揮力量的力度越來越大。上次美國民主黨開黨代會,到現場採訪的有5000多名記者,其中傳統媒體,比如報紙、電臺和電視臺的記者只佔一半,剩下的一半是個人博克網的作者。這些記者誰也不敢輕視他,說不定他個人的博克讀者量比一般媒體還強呢。
  
伊拉克戰爭時有個工程師,他從英國留學後回到伊拉克,由於戰爭他無法上班,每天他就在博克裏寫日記,比如今天看到一顆炸彈落在臨街的房屋上,今天市場上商品價格如何,老百姓在談論什麼等,他每天流水賬似的記錄著,結果每天吸引了200多萬人閱讀,比許多大媒體的讀者群都多。
  
網絡的發展帶給傳統媒體的衝擊是非常巨大的。以前是大眾媒體,媒體信息是給大眾看的,現在不同了,俗話說:「人以類聚,物以群分。」當代媒體進入了更加分化、瓦解和重組的時代,有著相同點的人群走到了一起,於是有了媒體的小眾化或分眾化。
  
《時代》評委認為,「互聯網是令數百萬人作出的小貢獻集中在一起的工具,也是令這數百萬人變得重要的工具。 Web2.0帶動的網絡新世代出現,使你我他不光接收資訊,還能貢獻信息,大家互相無償地幫助,就使多數人從少數人那取得了資訊的發佈權,傳播權和分享權,他們這樣做,其實就改變了這個世界。」

世界發展了一圈又回到原地
  
媒體世界正面臨著特權的瓦解與分化,人們把新聞記者稱為「無冕之王」,現在人人可當「無冕之王」。 在信息氾濫的今天,人們的困惑不再是缺乏信息,而是用哪種「原則」和「信念」處理和看待爆炸的信息和眾多的不同觀點,同樣的新聞事件,若用不同的觀點來呈現,幾乎能夠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沒有正確看待世界的原則,人類正在信息爆炸中迷失,並日漸焦慮。
  
當代一個媒體辦得好壞,不是看它如何平衡報導,而是看它能否為讀者提出有參考價值的新觀念、新方法,以幫助受眾從紛繁複雜的現象中看到問題的本質。
  
對大眾而言,面臨鑒別和選擇。
  
如何突破「看到的就是你想看」這個怪圈呢?特別是那些從意識一元化的國度裏走出來的戴有色鏡的人們,或那些從波特金村的烏托邦式幻覺中走出來的人,如何擺脫過去被人操縱的觀念,客觀真實地認識世界呢?

2002年3月5日,全國人大代表在計算機上查詢信息。(Getty Images)


  
未來學家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他著名的《第三次浪潮》一書中預言世界將在信息時代變得越來越融合,整個世界融為一體,人們在痛苦和迷失中將打破國界,尋求合作,不同文化、宗教、種族、血緣的人都會彼此和睦的分享人類共同創造的物資和精神財富。
  
托馬斯.弗裡德曼在2005年出的《世界是平的》一書中,具體講到了全球化的三階段,他認為,在全球化的世界舞臺裏,大家都是平等的,站在同一地平線上的,誰也不能居高臨下的控制他人。
  
弗裡德曼認為,第一波全球化是國家的全球化。從1492年至1820年,強國為了掠奪別人的資源,比如西班牙人到了北美新大陸,葡萄牙佔領了東亞,英國殖民了印度,這一輪全球化將世界從「大號」縮到了「中號」。
  
第二波是公司的全球化。從1820年到2000年,跨國企業為了市場和勞動力而實施的全球化,讓世界從「中號」縮到了「小號」。 第三波全球化主要是個人在網絡的輔助下的全球化。從2000年開始,進入全球化3.0時代的地球村,從「小號」被進一步縮小為「極小號」。
  
從國家行政疆域的擴展,到公司架構的廣域化,最後到個人和團體參與的無邊界,媒體也一樣,在螺旋式的發展一圈之後又回到了個體時代。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軌跡。
  
世界發展了一圈之後又回到了原地,個體人的人本因素開始發揮重要作用,人類又回到了以個體為主體的原始時代,而個體尋求的信仰原則在人生中的主宰作用在迷失之後又凸現出來,人類不得不面對遠古以來一直尋求的生命來源、目的和宗教原則等本質問題。
  
沒有對世界的原則和信念,就沒有處理和選擇日益爆炸信息的能力。你或者在氾濫的信息和看法中崩潰,或者在正信的原則之下有能力走出來,駕馭自己不隨波逐流。

讓複雜變得簡單,回歸生命的本質。(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盲馬創三項世界紀錄 不負主人不離不棄
女子從未去過威爾士 一覺醒來帶威爾士口音
組圖:攝影師救助兩隻街犬 並帶其暢遊歐洲
六類茶各有益處  1種茶最消脂、1種茶更延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