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方法

培養獨立的小孩(5)如何激發孩子的工作意願

有一部分父母會失望的說:「我的孩子完全沒有工作意願,根本不想工作,該怎麼辦?」

不少的心理學家相信,一個人的個性,會影響他未來的格局。如果孩子小時候就有「不想工作」的傾向,除非受到極大的刺激,否則期待孩子「年紀大時會好轉」的機率並不大。

因此,父母除了要教孩子「釣魚」,還必須引導孩子願意垂下釣鉤去「釣魚」才行,否則將來孩子還是會是父母的沉重包袱。

孩子之所以不願意工作,原因很多,包括信心不足、耐力不夠、拖延、不想面對現實問題及其他身心疾病等;理由也很多,像是「沒有時間」、「想過規律的生活」、「能力不夠」、「害怕失敗」、「還沒訂好計畫」、「精力不夠」、「不相信做了有什麼好處」等。但總括而論,除了身心疾病的原因以外,大致就是懶惰、依賴、不負責任。

身為父母的人,不應該一味的容忍孩子,讓這樣的壞習性成為定局。如果孩子真的是受心疾病所苦,應該早點找出原因,接受治療;如果不是,應該努力的激發孩子,讓孩子的工作意願萌芽,幫助孩子走向獨力自主的大道。

「但是,要如何激發孩子的工作意願呢?」

方法如下:

有效的開解與引導

很多父母對於孩子所要從事的工作不滿意,認為沒有前途或不值得一做,便執意的反對孩子。如果面對這種狀況的,剛好是不想工作的孩子,正好樂得以「父母反對」為由,拒絕腳踏實地的去工作。

其實,做任何工作都有它的價值,無所謂貴或賤,只要孩子憑靠自己的勞力或心力做事,不違背道義,所做的任何工作都是值得嘉許的。父母如果不贊成孩子所從事的工作,應該與孩子充分討論,給予有效的開解與引導,才能突破親子衝突的難關,讓孩子願意走入工作行列。

下面有一段親子對話,父母不妨參考一下。國中畢業的文欣,有一天對她的母親說:

「媽,我想當一個職業壘球選手。」

母親:「嗯……妳的壘球是打得很不錯。」

文欣:「您看到我平日的表現了吧!」

母親:「是啊!表現得非常好。既然妳這麼喜歡壘球,不如暑假到體育用品店去打打工,這樣既吻合妳的興趣,又可以工作賺錢,妳看怎麼樣?」

文欣:「嗯……對了!媽!或許我可以當……體育教練……。」

母親:「不錯喔!妳可以教孩子打壘球,當壘球教練怎麼樣?」

文欣:「嗯……說不定以後可以舉辦兒童壘球夏令營……。」

這一位媽媽並沒有一開始就否定女兒的要求,而是順勢「點撥」女兒,讓女兒把考慮的方向,轉移到較為寬廣、可行的工作方向,而不是在自己反對的範疇內打轉。

這樣的引導,使女兒的眼界放寬、放遠,不會因為母親執意的反對而排斥母親,反而會對於自己未來的工作信心滿滿,樂於進入「想望」的工作行列。

如果不斷的引導,孩子還是一味的採取拖延戰術,不肯去工作。這時親子一定要坐下來,冷靜的討論現實的生活困境,讓孩子誠心面對問題,突破生活難關。例如:

f隉?直接處理孩子的藉口,孩子如果表示「語文能力不夠」,父母可以建議他一邊工作,一邊進修語文。

f?● 引導孩子跨出工作的第一步,從比較容易做的先著手。

f?● 設定完成工作的時限,安排在今日完成的事,盡量在今日完成,避免推托延宕的惡習出現。

f?● 遇到繁重的工作,引導孩子做工作計畫,把大事劃分成幾個小階段,每個小階段再分為更小的步驟,然後按部就班、依序完成,或是列出人脈清單,找出可以幫忙的人或方向。

f?● 學會使用必須的工具,例如操作電腦的某些套裝軟體,熟練電腦打字、電腦排版,學會如何收發電子郵件等。

f?● 每完成一項工作,就犒賞自己一番,像是和好友泡湯、與家人聚餐、送自己一份小禮物,或個放假、旅行休閒一下等。

f?● 平日應保持活力,時時上進學習,儲備好足夠的工作能量,蓄勢待發,才能隨時因應各種工作變化。

這樣逐一開導,引導孩子過關斬將,孩子就會越來越經得起工作上的考驗,不會一不如意,就興起放棄工作的想法,工作的信心與能力自然也會增強。

不過,社會中有不少人是以「是否賺錢」,作為去不去工作的唯一考量,有必要讓孩子了解,這樣單方面的考量,太過狹隘。

工作的地方不只是一個賺錢的地方,也是促進人際關係、取得專業知識、提升技術、學習危機處理等能力培養的最佳場所,這些資源能力的取得,都是比金錢更有價值與值得擁有的部分。只要多用一分用心,放寬自己的心胸與眼界,就可以在工作之中,不費吹灰之力,得到金錢以外的許多「無價」之寶,聰明的人是不會輕易捨棄的。

所以,當孩子在「工作與不工作」間抉擇難下的時候,不妨鼓勵孩子:「去工作吧!孩子!工作不單只是賺到錢而已,它也可以讓你得到一些額外的能力,為你帶來信心與幸福。」

摘自:新手父母出版《培養獨立的小孩》@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