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濃情巧克力吸引全球老饕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5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唐秉鈞布魯塞爾特稿)天堂美好人盡皆知,但歐洲人因長期嗜食巧克力,已不折不扣地在人間創造了另一個令人稱羨的天堂。其中,有「巧克力王國」之稱的比利時,更可被視為歐洲巧克力天堂中的天堂。

當一樣東西成為一國的文化,也就成為這個國家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比利時人嗜食巧克力的文化就是最好的例子。

走進距離布魯塞爾市中心不遠、著名的薩布隆藝文區Pierre Marcolini巧克力精品店內,隨時都可看到穿著雅緻服飾的店員,忙著招呼川流不息購買各種巧克力製品的客人;緊鄰的另兩家裝潢典雅的巧克力名店Neu-haus與Godiva店裡,也經常上演著同樣的場景。

已在全球高級巧克力市場攻城掠地,闖下名號的這三家國際名店的銷售人員都表示,雖然購買他們產品的顧客極多,但比利時其他巧克力店的生意也都不錯。這可從專供比利時王室享用巧克力的Mary巧克力店、貴族人士較愛前往的Wittamer巧克力店、價錢實惠,最受普羅大眾青睞的Leonidas巧克力店,幾乎長年顧客盈門,以及其他無數較不知名巧克力店也都常有人光顧,可以獲得證明。

歐洲著名的Barry Callebaut 巧克力公司一月底發布的消費者調查報告指出,比利時人嗜食巧克力的程度,除了瑞士,在歐洲已無人能及;不但五分之一的比利時人幾乎每天吃巧克力,同時他們每人年平均巧克力消費量,也高達十點七公斤(僅次於瑞士人的十一點六公斤)。

比利時的一項統計也顯示,幾乎九成六的比利時家庭都會購買巧克力。這也就難怪,為了滿足眾多的巧克力愛好者,一年生產約五十萬噸巧克力、年營業額高達二十億三千萬歐元(約新台幣八百六十五億元)的比利時八十七家主要巧克力製造商,以及許多其他巧克力店,無不卯足全力,挖空心思推陳出新,希望能生產出最優質的巧克力。

就以Barry Callebaut 設在比利時魏茲市,製造糊狀巧克力原料及成品的工廠為例,在製造巧克力前,就需花費極長的時間,將不同的巧克力原料–可可豆混合放置在一個特別的貯藏室中,直到找到最佳的可可豆原料組合後,才會開始動工生產。

著名的比利時巧克力博物館Choco-Story 館長范貝爾指出,選擇好的可可豆,是製造巧克力極重要的一環。他說:「這就好像釀造紅酒使用的葡萄一樣,巧克力的味道因可可豆產地、氣候、土質與品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自然要小心篩選可可豆,並找出最佳配方。」

出身比利時巧克力世家的范貝爾同時表示,一般人吃巧克力,可能無法分辨其中可可豆的品種與口味,但在歐洲與比利時卻不乏真正行家,選用別具風味的可可豆生產巧克力糖,才能受到老饕的喜愛。

范貝爾家族其他成員經營的比利時賴德公司,目前仍佔有全球百分之二糊狀的巧克力製品市場。其實,為了維持比利時生產巧克力的品質,雖然歐盟二零零三年制訂的法律,已允許生產巧克力時,可加入植物油,但比利時巧克力業者卻堅持比利時生產的巧克力不得含植物油,同時在製作過程上,也必須依據遠比其他國家更嚴格的規定。

根據比利時產製巧克力的歷史記載,早在一八八四年比利時對巧克力產品的含量及成分就有嚴格的規定,一九二四年更在法律上,明確標示出黑巧克力應具有的成分。

在產製過程上,僅就碾磨可可豆就可知道比利時製造巧克力的技術,早已遠超越其他國家。范貝爾強調:「比利時機器碾磨成的可可豆粉顆粒祗有二十微米(一微米等於一百萬分之一米),遠較美國碾磨成三十至三十五微米可可豆粉的顆粒要細的多,生產的巧克力糖自然不同,不但入口較易融化,同時也更醇美可口。」

他並驕傲的說:「二十年前瑞士巧克力是舉世第一,但現在比利時巧克力已青出於藍。」

除了品質佳外,和其他歐洲人一樣,比利時人普遍嗜食巧克力,顯然和近年來醫學報告多指稱巧克力有助身體健康有關。

根據Choco-Story 博物館的說明,已被視為「健康食品」的巧克力,不但含有蛋白質及包括鈣、磷、鉀、鎂、鐵等促進細胞新陳代謝重要元素,同時也含有豐富的纖維與重要的維他命B1、B2、E及PP。

此外,巧克力中含有能刺激人體神經系統的物質,也具有防止發生心臟血管疾病及治療憂鬱症的功效。事實上,巧克力的功效在藥史上也早有記載。二千六百年前阿茲特克人在享用巧克力時,已用它做為防止勞累、瀉肚及與蕃薯混合治療膀胱炎的聖品;

十八世紀時,法國醫生也已用巧克力,做為醫治婦女沮喪與悲傷的藥方;即使是拿破崙,每次上前線打仗也都會攜帶巧克力,用來提神醒腦,維持體力。

儘管范貝爾並不否認比利時人嗜食巧克力與身體健康有關,但對巧克力有深入研究的他也提醒,含有較少油脂及最多抗氧化物質的易溶黑巧克力對身體最有利,而在提煉製成巧克力前分離出的可可粉,對身體也有極大的助益。

當然,產品的多樣性與無止境的千變萬化,也是比利時人對巧克力趨之若鶩的另一原因。除了傳統的巧克力條、包著各種內餡的巧克力軟糖與半軟糖外,敢於創新的比利時巧克力大師巧手做出諸如啤酒巧克力與鵝肝巧克力等新產品,更令當地消費者心甘情願地掏出荷包,搶著嘗鮮。

四月六日至十日在比利時著名古城布魯日舉行,有「最令人愉快的罪惡之節」美譽的比利時巧克力節,展出各類巧克力製品,以及糕點烘焙大師、雕塑家、畫家及人體彩繪家聯手創作出的巧克力藝術品,早已使巧克力在比利時的發展,遠超出原來僅提供消費者口腹之慾的侷限。

至於個人嗜食巧克力的特別理由,除了「因為我們有世界最好的巧克力」的標準答案外,諸如「巧克力是神的食物」、「巧克力令人愉快」、「巧克力與抽煙一樣會令人上癮」、「巧克力有絕佳風味,令人著迷、滿足」及「巧克力能助長戀愛滋味,也能為失戀解憂」,也是經常掛在比利時巧克力迷口中的藉口。

在比利時一家廣告公司擔任經理的德拉杜威談到巧克力,就眉飛色舞的說:「我崇拜巧克力,是因為巧克力在我口中融化時那種令人飄飄欲仙的感覺,尤其是入口即化的純黑巧克力...何況,巧克力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我太太也認為,巧克力是唯一能使她高興的糖果。」

居住在比利時、擔任一家跨國公司接待員的希臘人柯薩瑞地斯也說:「我每天都買巧克力,不只是因為它使我感到愉快,同時也和許多人一樣,我需要巧克力就如同其他人需要抽煙一樣,每當吃下一塊巧克力,就會覺得很舒服。」

根源可追溯至三千五年前的巧克力,自從西班牙人在十六世紀從美洲傳入歐洲,並從最初僅供貴族做為飲料,再經荷蘭人在十九世紀發明萃取可可油的方法、生產塊狀巧克力後,時至今日,巧克力早已在比利時生根且成為它藝術與文化的一部分。

誠如范貝爾所言:「當一樣東西成為一個國家的文化,也就成為這個國家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比利時人嗜食巧克力的文化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並表示,長時間生活在傳統優質文化及高品質環境裡的比利時人,已對周遭事物培養出極高的鑒賞能力與凡事要求完美的性格,巧克力能在比利時發揚光大與這種文化環境背景顯然有關。

相關新聞
想要心醉神迷嗎?深情一吻比不上巧克力
喜憨兒與餐旅學校創意母親節蛋糕上市
世界最大花鐘蛋糕  台北國際烘焙展亮相
台灣蛋糕達人 小蝦米打敗大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