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杉原灣發現貝氏耳紋珊瑚 珊瑚礁生態豐富

人氣 16
標籤:

【大紀元3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三十一日電)台灣海洋生態傳出好消息!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研究中心陳昭倫博士在台東杉原灣發現「貝氏耳紋珊瑚礁」,這是在台灣島海域首次記錄的珊瑚品種,此外,杉原灣還發現相當完整的珊瑚群落,宛如十幾年前的墾丁海域。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珊瑚演化生態與遺傳研究室副研究員陳昭倫博士,近日在台東東海岸進行珊瑚棲地調查,在杉原海域的調查,在學術上有重大發現。不僅發現杉原海域的珊瑚種類、分布和棲地環境,有全台獨有的特色外,也發現了台灣前所未見的新記錄種。


中央研究院陳昭倫博士調查,台東杉原灣擁有台灣島最豐富的珊瑚生態群落,岸邊五十公尺處就有完整的珊瑚礁,和岸邊的美麗灣渡假村形成強烈對比。(圖:陳昭倫提供)//中央社 九十七年三月三十一日

陳昭倫表示,杉原灣杉原海域的珊瑚礁分布相當廣泛,離岸一公里外,水深約八至十米處就有珊瑚礁群落,最近的珊瑚礁距離岸邊僅有五十公尺。他這次潛水記錄到的珊瑚種高達一百一十種,佔了台灣珊瑚種類的三分之一。

其中包括十一科三十三屬九十四種石珊瑚,十一種軟珊瑚與五種水螅珊瑚,這樣高的珊瑚多樣性與綠島目前已知的珊瑚多樣性相當接近。

陳昭倫表示,調查發現杉原灣擁有完整的片星狀孔珊瑚群聚,裡面有豐富的魚蝦貝類生存,這是墾丁和綠島海域不曾發現的群聚;另外,三至五米深的水螅珊瑚完整發育,也是目前台灣島海域非常少見的群聚。

最讓陳昭倫興奮的發現是「貝氏耳紋珊瑚」(Oulophyllia bennetthae),這是台灣島珊瑚多樣性的首次發現,相當難得。陳昭倫表示,「貝氏耳紋珊瑚」主要出現在印度太平洋,雖然分布很廣,但是出現頻率很低,台灣首次紀錄到這品種。這棵「貝氏耳紋珊瑚」高約一公尺,寬約六十公分。

陳昭倫表示,杉原灣海域的珊瑚生長情況就像是十年前的墾丁,再不立即保護就來不及了!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研究中心陳昭倫博士在台東杉原灣發現「貝氏耳紋珊瑚礁」,這是在台灣島海域首次紀錄的珊瑚品種。(圖:陳昭倫博士提供)//中央社  九十七年三月三十一日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研究中心陳昭倫博士在台東杉原灣發現「貝氏耳紋珊瑚礁」,珊瑚表面紋路就像耳紋般。這是在台灣島海域首次紀錄的珊瑚品種。(圖:陳昭倫博士提供)//中央社 九十七年三月三十一日

相關新聞
馬英九:未來與大陸日本漁權談判 保障漁民權益
南台灣大峽谷:龍坑生態保護區
綠島紀錄片 呈現沈船殘骸破壞珊瑚礁
擬抽濬珊瑚礁碎屑 澎湖邀專家討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