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錢:美國往事--大陸會議

老錢

人氣 28
標籤:

【大紀元12月30日訊】在美國住了快二十年了,對當地的風俗人情和文化也有些瞭解。原來國家民族和個人一樣,也有自己的性格。美國就有美國的性格,美國的性格與其它國家和民族的很不一樣。美國是一個大熔爐;不同的政見、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只有在美國才能共存;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人們可以在美國和睦地生活在一起。這一點和其它的國家很不一樣。放眼世界,決大多數的紛爭、衝突、戰爭來自宗教信仰、意識形態、和種族的矛盾。衝突的雙方最後兩敗俱傷。世界上只有美國能讓有不同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的民族和睦相處。美國和其他國家有什麼不同呢?美國為什麼會被稱作是民族大熔爐呢?這要從美國建國之初說起。美國的立國和其他國家不同,它是英國殖民地脫離英國的運動。它先有立法機構,再有軍隊,最後才有政府。美國不是由種族、語言和文化上的認同而立國的,美國由人權政治的原則立國,不同意者可以離開。美國最初的立法機構是一七七四年在費城,由北美最初的十三個殖民地集結召開的大陸會議。這個大陸會議,怎麼看都不像一個能成大事的組織,它只有簡單的約法,任何決議都要所有成員一致通過才生效,任何成員都有否決權。可想而知,它的效率十分低下,但很公平。它沒有收稅權,因此它的財政常常陷入危機,軍餉也成問題。就是這樣一個鬆散的機構,在成立了十幾年之後,讓美國從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的統治下獨立出來。人們不禁要問這是個什麼樣的立法機構?這個讓人刮目相看的立法機構,到底是如何組織起來的,又是如何發揮效用的?

北美的獨立運動有兩個原因:新英格蘭商人要求對外貿易的自由,和以弗吉尼亞為首的南方種植園主對西部的土地要求。最初的反抗源於新英格蘭商人們反對英國國會的無端加稅,英國殖民當局對此處理不當,最後不得不駐軍波士頓。到了一七七四年,駐軍達十一個團。這時幕後指揮波士頓人民反抗英國殖民當局的塞繆爾·亞當斯,覺得單靠波士頓和馬薩諸塞的力量已無法應付了,有必要召開北美所有殖民地參加的會議來討論當前的局勢。在塞繆爾的倡議下,馬薩諸塞議會通過決議,決定召開北美各殖民地的代表大會,並由議會的通信委員會出面通知各殖民地議會。決議在六月十七日通過後,馬薩諸塞的英國總督蓋奇解散了議會。梢早一些,弗吉尼亞的英國總督,反對民選議會,解散了弗吉尼亞議會。被解散的弗吉尼亞議會在威廉斯堡開會,五月二十七日,通過了召開有十三個殖民地參加的會議的決議。在馬薩諸塞和弗吉尼亞的號召下,除喬治亞以外的十二個北美殖民地的五十六位代表於一七七四年九月五日,在費城召開了第一屆大陸會議。這是一次美國革命的群英會。馬薩諸塞的代表有塞繆爾·亞當斯,塞繆爾的堂弟美國政治學的奠基人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代表團長約翰·漢考克等人。弗吉尼亞派出了喬治·華盛頓、派屈克·亨利、理查德·亨利·李、和代表團長佩頓·倫道夫等人。佩頓·倫道夫當選為會議主席,約翰·亞當斯在會上最活躍,是會議的靈魂人物。第一屆大陸會議向英國遞交了請願書,要求取消對各殖民地的強硬措施。會議還通過了與英國斷絕貿易關係的決議和由約翰·亞當斯起草的《權利宣言》。宣言聲稱:

「北美的諸英國殖民地的居民,根據不容改變的自然法、英國憲法的原則以及若干合約,享有以下的各項權利:」

「他們享有生命、自由和財產權,他們從來沒有把未經他們的同意可以自由處置以上三項中的任何一項之權,出讓給任何一個主權國家。我們的祖先,也就是最早定居此地的人,在他們從母國移居本大陸之時,就享有凡英格蘭領域內的臣民所享有的一切權利、自由和豁免。他們移民到此,並不意味著放棄、交出或喪失上訴權利中的任何一種。相反,他們有權,他們的後代今天仍然有權行使和享有上述所有權利,並可根據當地的具體條件加以行使。」

「英國式自由的基礎及一切自由的基礎,在於人民有權參加他們的立法會議。由於英國殖民地人民沒有在英國議會中派有代表,也因殖民地所處的地理位置,殖民地人民不可能在英國議會中獲得代表,因此,他們有權在他們的地方議會中享有自由和完全的立法權,他們有權在地方議會中保持他們的代表,和處理一切內政和稅務的權力。」

「殖民地人民有權舉行和平集會、對當局表示不滿、並向國王遞交請願書。和平時期,未獲殖民地議會同意,在該殖民地駐軍違法。」

第一屆大陸會議團結了北美各殖民地的抗英力量,為北美獨立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七七五年初,列剋星頓和康克德打響了北美獨立的第一槍。五月十日,大陸會議召開了第二屆會議。波士頓的武裝衝突成了會議的主題。上屆會議主席佩頓·倫道夫已病逝,會議推舉約翰·漢考克出任主席,由此可以看出會議的反英傾向。特拉華代表,約翰·迪金森提出了《關於必須拿起武器的原因》的公告,公告說:

「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我們的聯合是完美的,我們有充足的資源,我們可以得到外援。我們被迫拿起武器捍衛我們的自由。我們萬眾一心,我們決意為自由而死,而不願活著做奴隸。」

公告宣告了大陸軍的成立。軍隊成立後,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指揮機構和總司令。六月十五日,大會統過決議:「任命一位將軍來指揮已建立的和待建立的大陸軍以保衛美利堅的自由。」馬薩諸塞的亞當斯兄弟在這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上,為美國獨立作出了一個最重要的決定。他倆個密謀後,認為總司令必須由弗吉尼亞人擔任,他要有大公無私的品德。喬治·華盛頓上校是他們心目中的最佳人選。約翰·亞當斯在會上提議由華盛頓擔任總司令,獲得全體通過。

華盛頓在投票之前就意識到了人們將會選他作總司令。從內心來說,他不想擔當這個責任重大、前徒未卜的使命,但一經決定,他別無選擇。於是,他發表了一篇先小人後君子的就職演說。十三個殖民地的人民得知華盛頓擔當大陸軍總司令的消息後,非常高興。歷史證明,亞當斯兄弟和美國人民做出了一個最明智的選擇。後人評論說:「英國對人類的最大貢獻是莎士比亞的作品和牛頓的萬有引力;而美國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是華盛頓的品德。」這時的大陸會議成了國家政權組織,擔當起了中央政府的作用。一七七五年十月,大陸會議通過決議創立了海軍。十一月建立了海軍陸戰隊。十二月,在大陸海軍「阿爾弗雷德」號軍艦上第一次升起了一面用紅白相間的十三條橫道標誌十三個殖民地聯合的旗幟,是為美國國旗的雛形。

有了立法機構、有了軍隊、也有了總司令,但北美殖民地的反叛者還是不太清楚他們到底要幹什麼,也不清楚他們反抗的目地究竟是什麼,儘管他們切斷了與英國的一切聯繫,包括政治上和經濟上的聯繫。這時,《賓夕法尼亞雜誌》編輯,來自英格蘭的托馬斯·潘恩,於一七七六年一月十日,發表了一本政論小冊子《常識》,《常識》給了北美殖民地的獨立一個理論依據。不到二百五十萬人的北美殖民地,三個月內《常識》出售了十多萬冊。《常識》是當時最能說服殖民地人民從英國統治下獨立出來的政治理論。《常識》中,首先根據啟蒙政治理論提出了人權,這一抽像原則作為立國的根本;再從理論上證明了世襲的政權的荒謬,同時也列舉了歷史上由世襲而產生的暴政。最後,潘恩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呼籲北美獨立:

「你們這些熱愛人類的人!你們這些敢於反抗暴政和暴君的人,請站出來!舊世界遍地是壓迫,自由遭到驅逐。亞洲和非洲早就把她放逐了,歐洲也把她當作異己份子,英國已對她下了逐客令。熱愛自由的美利堅人,讓我們接待這個逃亡者,及時地為人類準備一個避難所吧。」

當時,很多大陸會議的代表對是否要獨立還在猶豫不決,其中包括華盛頓。在讀了潘恩的《常識》之後,他們斷然決定追求獨立。

《常識》極大地推動了獨立運動。一七七六年六月七日,第二次大陸會議上,弗吉尼亞代表團長理查德·亨利·李在和亞當斯兄弟商量後,提出了《李決議》。決議明確宣佈:「這些聯合一致的殖民地從此是自由和獨立的國家,並且按其權利必須是自由和獨立的國家;它們解除了一切對英國王室效忠的義務,它們與大不列顛王國的一切政治關係從此全部斷絕。」大陸會議於七月二日表決通過了該決議。會議還決定,必須發表一個宣言,以宣告北美各殖民地脫離英國而獨立的理由。宣言起草委員會由五人組成,李太太在裡士滿患重病,李回裡士滿了。五人委員會由亞當斯、謝爾曼、利文斯頓、傑弗遜和富蘭克林組成,本來李是宣言的當然起草者,但因李的離去,亞當斯成了最有資格的起草者,但他說「我是個不討人喜歡的人,還是另找人吧」。接下來的最佳人選應是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認太老了無法作筆。於是,起草工作由傑弗遜來完成。最後由五人委員會修改了四十多處宣言乃成。七月四日就《獨立宣言》進行表決時,紐約州棄權了。七月九日,紐約議會授權其代表投了贊成票,大陸會議於七月十五日得知這個消息。七月十九日,會議通過了宣言。宣言開宗明義地指出了北美獨立的理由:

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幹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在他們之間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當權力,是經被治理者的同意而產生的。當任何形式的政府對這些目標具破壞作用時,人民便有權力改變或廢除它,以建立一個新的政府;其賴以奠基的原則,其組織權力的方式,務使人民認為唯有這樣才最可能獲得他們的安全和幸福。為了慎重起見,成立多年的政府,是不應當由於輕微和短暫的原因而予以變更的。過去的一切經驗也都說明,任何苦難,只要是尚能忍受,人類都寧願容忍,而無意為了本身的權益便廢除他們久已習慣了的政府。但是,當追逐同一目標的一連串濫用職權和強取豪奪發生,證明政府企圖把人民置於專制統治之下時,那麼人民就有權利,也有義務推翻這個政府,並為他們未來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

在宣言結尾處,擲地有聲地宣告:

這些聯合一致的殖民地從此是自由和獨立的國家,並且按其權利也必須是自由和獨立的國家,它們取消一切對英國王室效忠的義務,它們和大不列顛國家之間的一切政治關係從此全部斷絕,而且必須斷絕;作為自由獨立的國家,它們完全有權宣戰、締和、結盟、通商和採取獨立國家有權採取的一切行動。

《獨立宣言》直接把啟蒙思想中的激進成分當作普世真理,為殖民地獨立確立了正當性。同時宣言還提出了一個理論:任何政府存在的目就是對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這三種權利的保障。這是一種全新的國家理論,這一理論一經確立,任何國家政府存在的合理性都要被它重新檢驗。於是,十九世紀各個民族國家的革命都從北美獨立的經驗中找到了改變國家建制的正當理由。從這個層面上來評價《獨立宣言》在近代史上的意義,除了《共產黨宣言》沒有一個政治文件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從此。北美殖民地人民有了奮鬥目標。為了把十三個殖民地聯合成統一的整體,大陸會議於一七七八年七月八日通過了特拉華代表約翰·迪金森起草的《邦聯條款》,該條款稱新生的共和國為美利堅合眾國(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條款規定了各殖民地對邦聯的義務和表決程序。《邦聯條款》直到一七八一年才通過(馬裡蘭是最後批准《邦聯條款》的殖民地),並更名大陸會議為邦聯國會,大陸會議到一七八九年三月為止一直是北美全國性的立法機構。

一七八三年,北美人民獲得了獨立。獨立後的美利堅合眾國,情況很不妙。這個國家沒有國家元首,沒有政府首腦,沒有真正的政府。對外宣戰權、和約締結權、外交主導權、甚至貨幣製造權,是由一個一院制的議會來行使。儘管該議會身兼立法和行政兩職,但權力很小。像組建海軍、從各州招募軍隊、解決州際爭端等,就至少需要三分之二的殖民地同意。這使得獨立戰爭的成果很難得以鞏固和發展,更無法有效地抗擊印第安人的反抗和英國的海上騷擾,以及本國農民的起義;也承擔不起協調金融貿易、調節市場流通、保衛國家安全的重任。原本鬆散脆弱的邦聯,面臨動亂、內戰、無政府狀態和分崩離析的危險。於是,在詹姆斯·麥迪遜和華盛頓的策劃下,大陸會議召集分道揚鑣的各個殖民地,於一七八七年五月二十五日,在費城開會討論解決辦法,史稱「制憲會議」,它的任務是修改《邦聯條款》。

制憲會議開了近四個月,會上提出過四個制憲方案:倫道夫方案、平克尼方案、彼得森方案、和漢密爾頓方案。前兩個方案代表了大州的利益,彼得森方案代表了小州的利益,漢密爾頓方案強調中央集權,他認為君主立憲制是最好的制度,只要保持政府官員民選就能保障共和。各州代表對政府由立法、司法、和行政三大部門主成毫無疑義。立法機構的兩院制,也無疑義。但在立法機構代表的分配上和行政官員的選舉上有著重大分歧,尤其是在立法機構代表的席位分配上,大小州之間爭論不休。在小州的讓步下,眾院採用了人口比例代表制。在參院的代表席位上,小州不再讓步,堅持每州權力相同,大州則以大陸會議為例,指其效率低下無法成事,會議陷入僵局。最後各州達成所謂的「偉大的妥協」,奴隸制起了關鍵作用。南方支持奴隸制的五個州中有四個大州,北方的大州和中等州對奴隸制深惡痛絕,為了反對奴隸制他們和北方小州站在了一起。於是,參院中可以以州為單位來平衡眾院中人口比例佔多數的南方蓄奴州的勢力。制憲會議給了奴隸制很大讓步:第一,五分之三方案,每個奴隸以五分之三個自由人來算,給了奴隸主比一般公民更大的權力;第二,延長蓄奴州的奴隸進口到一八零八年;第三,廢奴州無權解放蓄奴州的逃奴。這些讓步,導致了六十多年後的南北戰爭,美國用了四年時間的戰爭和六十多萬條人命的代價,最終解決了奴隸制及州權和聯邦權之爭。

九月十七日,制憲會議結束。會議決定,十三個州中必須有九個州批准,憲法才能生效。在富蘭克林的呼籲下,只有三位代表沒在憲法上簽名。經過兩年時間,歷盡艱難憲法才被各州批准生效。一七八九年三月,北美十三個州終於根據其居住地人民自己制定的憲法選出了自己的立法機關和總統。至此,大陸會議不復存在。

大陸會議,這個北美臨時性的州際議會,在北美獨立的過程中起到了立法機構和中央政府的職能。儘管它效率低下,但很公平,在獨立最關鍵的時刻建立了軍隊,宣告了獨立,聯合法國推翻了英國在北美的統治,大陸會議功不可沒。

--原載:《華夏快遞》,2009-12-12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50個讓顧客乖乖聽話的科學方法(5)
【圖片新聞】印度獨立日遊行 聲勢浩大
名人傳記:美國建國元勳富蘭克林(60)
名人傳記:美國建國元勳富蘭克林(61)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