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

【京劇欣賞】—七星廟

佘洪一念放鬆造成局勢大亂

《七星廟》又稱《佘塘關》,是芙蓉草(趙桐珊)的常演劇目,原來是一齣梆子戲,芙蓉草飾演活潑聰慧的佘賽花,不慌不忙,解開一樁被父親搞砸的婚事,而能嫁給自己的意中人。

從前的婚姻有父母做主。佘賽花的父親佘洪,將女兒許配給楊家(楊繼業),但是一念的干擾,他竟又將女兒許配給崔家(崔龍)。這下事情糟糕了,一家女兒吃了兩家的茶,這兩家誰也不肯退讓。佘洪拿不出解決的辦法,佘賽花怎麼經歷這個死關?



《七星廟》佘賽花(朱民玲飾演)帶著女兵行圍打獵,手拿鞭子代表她騎著一匹桃花馬。



佘賽花(朱民玲飾演)騎馬奔馳而過。臺灣戲曲學院附設復興國劇團演出。

佘洪的一念之差,造成局勢大亂。如果我們能夠看到原始的演法,可能比較容易了解佘洪為什麼會這麼做。他可能有某種心結,以為嫁給崔家能多給女兒一些什麼。但1960年共產黨說是為了提高思想、提高藝術,硬將受到歡迎的《七星廟》改造成《佘賽花》,原來父親佘洪的角色(丑角),一拆為三:佘洪成了無知的老糊塗,另外多了個專出餿主意的佘英(佘賽花之弟)、及專門說謊造謠的呼延平(佘洪的同事)。活脫三位黨代表,沒正經事,專門攪局。為的是給人洗腦,你看黨代表多能幹,讓大家都動起來了!讀過「九評共產黨」的人,一下子就能拆穿這個技倆。

新劇佘賽花,變成殺伐決斷的主導者,她急切的抓緊自主權,是個剛強的革命女將,她說打贏她的才能娶她,她「很輕鬆」的打贏崔龍,又「很輕鬆」的故意輸給楊繼業。佘賽花這麼愛自我主張、這麼愛出風頭,應該把名字也改為「佘賽男」才是,其實傳統女性不是這個樣子的。



佘賽花(朱民玲飾演)美麗的掏翎身段。身段指導為戴綺霞老師。



佘賽花(朱民玲飾演)兩手掏翎的身段。

原本《七星廟》,佘洪偏愛崔家多一點,使得佘賽花壓力大增。不過,佘賽花心中自有定見,她不任性,她沒有鬧脾氣講些女權主義的話。這使亂子不會變大,事實,冷靜的面對,亂子就變小了。而且她沒有為了嫁給楊繼業,不管父親的為難感受。佘賽花是柔順的,而楊繼業則是著急、衝動,他才是陽剛的。



佘賽花與楊繼業比武。

原劇佘洪夥同崔家來打楊繼業,在自衛之下楊繼業竟打傷準岳父佘洪,佘賽花因此出來追楊繼業報仇,追到七星廟裏,這場關鍵戲,相當浪漫與溫暖。楊繼業純真的追求佘賽花,結果是添亂子,他沒有佘賽花的理智與冷靜;感情受挫,徒生事端,使事情變得棘手。但最後福至心靈,在七星廟裏他化解災厄,獲得美人的芳心。觀眾也都了解,這錯不能算在他頭上。



佘賽花(朱民玲飾演)與楊繼業(趙揚強飾演)不期而遇。



佘賽花(朱民玲飾演)與楊繼業(趙揚強飾演)的雙人翎舞。



兩家爭婚局勢大亂,中為佘賽花(其後為佘洪,周陸麟飾演),右為與楊繼業爭婚的崔龍(曾漢壽飾演)。

新編《佘賽花》,七星廟裏這場戲,佘賽花是聽呼延平造謠以為楊繼業殺死弟弟佘英才追到廟裏,詢問之下知是誤會,就允諾婚事;沒有原劇佘賽花的寬容與楊繼業的真心,而感覺像兒戲一般。這種輕薄的編法,只能讓人想到編劇很感謝小人的挑撥,這是黨文化邏輯:感謝流氓地痞的參與鬥爭,才有共產黨的「新社會」。如果正常編下來,佘賽花有這麼高強的武功,這麼剛硬的個性,在盛怒之下,應該一刀劈死楊繼業,怎麼又一下變軟去聽楊繼業囉唆?轉的未免太硬,性格前後不一致。好好的戲,被共產黨改的可真夠彆扭。



佘賽花與楊繼業比武,楊繼業差點敗陣。



兩家的父親楊袞(張德天飾演)、崔子建(閻倫瑋飾演)在場外也打起來了。

原來《七星廟》塑造的佘賽花,具備傳統女性柔德,她的柔調和了男人過剛的一些失誤(父親佘洪的偏見、楊繼業與崔龍的爭執)。不懂剛柔相濟的道理,致使新編戲將劇本重心,由命運弄人顯出女性的可貴韌性,改變成迎合革命,製造扭曲的剛強女性,把坤德的溫和與包容貶值了。

在從前只會把這種女人視為母夜叉,其實佘賽花的形象根本不是這樣的。從前大家心目中的佘賽花,由至今尚存的資料中仍可想見。如,勝利唱片劉芝蘭《七星廟》梆子的唱段,這是當年中路梆子輝煌狀況下所塑造的佘賽花。



在七星廟裏面,楊繼業(趙揚強飾演)向佘賽花(朱民玲飾演)求情。



在廟裏面,佘賽花(朱民玲飾演)仔細端詳楊繼業說話是否出於真誠。

那時還流行兩句諺語:「前晌看了七星廟,後晌再看梵王宮」。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原為梆子花旦演員,《梵王宮》是他的拿手戲,改成京劇一樣受到歡迎。荀慧生(藝名白牡丹)與趙桐珊(芙蓉草)被稱為「花草生輝」,可說是這兩句諺語最好的註解:芙蓉草的七星廟、白牡丹的梵王宮,看的人滿目光彩。《梵王宮》也在講命運弄人,但女主角耶律含嫣,盼望愛情卻失去愛情;表面看耶律含嫣不如佘賽花的幸福,可是這樣的遺憾更博得眾多觀眾的同情。所以看了《七星廟》尚有意猶未盡之感,再看《梵王宮》才補足甜酸苦辣的滋味。@*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