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欣賞】

【京劇欣賞】—《沙橋餞別》

唐太宗贊助玄奘遠行求經
袁榮易
font print 人氣: 40
【字號】    
   標籤: tags: , ,

西遊記裏的唐三藏,是根據真實高僧玄奘(600-664)而來的。玄奘自幼喜讀佛經,十三歲出家為僧後,遍訪名師,洛陽、長安、成都、荊州等地都有他的足跡。他感覺到佛經由於翻譯有誤、經卷又不完整,造成很多地方衆說紛紜,莫可適從。於是立志去天竺(印度)尋求梵本原典。貞觀元年(627)啟程,貞觀十九年(645)帶回657部經書歸國。唐太宗命宰相房玄齡前往迎接,並親自接見於大內。

台灣著名景點日月潭的湖畔,建有供奉玄奘舍利子的「玄奘寺」,牆上並詳細繪製取經路線圖。大陸西安著名景點大雁塔,氣勢宏偉的唐式石塔,即為當時保存玄奘所取回真經的藏經樓,塔前為慈恩寺,玄奘在此譯經。這兩處景點遊人如織,唐三藏取經的壯舉,永遠在人間為人所景仰。


1. 金鑾殿上,唐太宗詢問唐三藏(廖秋碧飾演)真經要從何處取得?

京劇《沙橋餞別》,描寫唐太宗為唐三藏餞行的事,這是依照西遊記的情節搬演的,表現國王敬仰求取真經的人。史實並沒這段,當時突厥為患,關口不放人出入;因關中天災,唐太宗特許饑民關外就食,玄奘才藉以出關。

穿過八百里沙漠來到高昌,高昌國王將玄奘認為弟弟,還送錢給各國及西突厥以保障玄奘便於通過;越過蔥嶺後,玄奘去見西突厥可汗,可汗下令屬國照顧玄奘行程,果然這些屬國都禮遇玄奘,使玄奘順利到達北天竺。這麼多國王都敬重玄奘,那麼就把它集中在一個國王身上來表現,其實這是戲劇常用的手法,《沙橋餞別》就是如此。如果斤斤於史實而抹煞此戲,則殊無必要。

《沙橋餞別》重點在於求取真經。太多人念經有口無心,走走形式而已;佛經內容甚麼樣,根本不在意。但是,像玄奘這樣講求實修的人,知道其中的不足,主動的去找到真實。那個麻煩是千辛萬苦,西遊記用九九八十一難來象徵。玄奘,無疑的,是個真正不畏魔難的修煉人。


2. 唐三藏(廖秋碧飾演)表達不畏魔難,求取真經的決心。

劇裏,唐三藏變成皇帝委託他去取真經的人,玄奘個人志願已擴大成眾人的願望,希望他取回真經造福人類。唐太宗在戲裏,是個強有力的贊助者,他處處、事事為唐三藏著想,道路既阻且長,沒有牒文、足夠的物資,是很難達成這個艱辛任務的。

唐太宗由老生扮演,唐三藏由小生扮演(也有由老旦扮演的),演出唐太宗對唐三藏的鼓勵與細心安排。《沙橋餞別》這是一齣奎派獨有的戲,奎派指的是張二奎;刊於道光二十五年(1845)楊靜亭的《都門紀略》記載,三慶班程長庚、四喜班張二奎、春台班餘三勝都是著名的老生演員。張二奎以嗓音洪亮、唱功突出而大受歡迎。


3. 唐太宗驅車至沙橋為唐三藏餞別

張二奎擅長王帽戲,舉止大氣,有人以唐詩(王維)「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形容他這種氣度。歸納奎派老生唱工的特色:淵厚、款式、酣暢、綽約(搖曳生姿)。還有人稱奎派老生為「安工」老生-溫文爾雅、靜謐安恬。總之,奎派指的是一種從容又有變化的表演風格。

奎派的唱法延續不輟,楊小樓的老師周春奎是奎派,楊小樓融化了奎派唱腔創出武生的新唱法。余叔岩的老師吳連奎也是奎派,余叔岩其實沒演過《沙橋餞別》,卻常用這個唱段吊嗓子(練唱),晚年在國樂公司所錄《沙橋餞別》(1940)成為他所有唱片中的冠軍-爐火純青,腔嗓俱佳,使得這齣戲變成一齣人人都想去唱的戲了。

最後我們把余叔岩唱片的唱詞錄在這裏,供大家想像這齣戲的進行。

[二黃慢板]提龍筆寫牒文大唐國號,
孤禦弟唐三藏替孤代勞。
各國內眾蠻王休要阻道,
到西天取了經即便還朝。


4. 《沙橋餞別》唐太宗祝福唐三藏取得真經,唐三藏答謝。

[二黃快三眼]孤賜你錦袈裟霞光萬道,
孤賜你紫金缽禪杖一條;
孤賜你藏經箱僧衣僧帽,
孤賜你四童兒鞍前馬後、
涉水登山好把箱挑。
內侍臣與孤王將寶抬到,
金鑾殿王與你改換法袍。
<--ads-->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洪薇:應台灣玄奘大學校長等人的邀請,南京一個佛教代表團到台灣參加宗教活動,下榻在台灣新竹福泰商務酒店。1月14日上午代表團團長南京靈谷寺住持淨然法師和監院兩位僧人,卻被發現死在酒店。台灣警方調查的結果是:一位被殺、一位自殺。這起命案引起了人們對大陸宗教界的關注。橫河先生,出家人在出訪期間,卻發生了自殺和殺人如此恐怖的事件,很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您聽到這個消息後的感受是怎樣的?
  • 此時已是人疲馬倒,最後也因乾渴難忍昏倒過去。忽被寒風吹醒,又繼續前進,幸而奇蹟出現,在荒涼的沙漠地帶上出現了一塊綠洲。玄奘見到了泉水,如遇救星,生命得以延續。在沙漠上艱苦的歷程,是很難用文字、語言來表達。這裏引用西域記裏的一段話;“上無飛鳥、下無走獸,草木不生,人煙絕跡。時而飛砂卷石,時而暴雨濕蒸,無飲無食,昏去醒來。時而枯骨折劍,戰場遺跡。時而兇惡恐怖,鬼魅形象。”此中足見在沙漠中的旅行實乃九死一生。
  • 玄奘在言辭明辯和學問淵博方面都很出眾,所到之處都一定要講解經義辯論詰難,蕃人不論遠近都尊敬佩服他。
  • 人生中難免遇到各種困境,有時魔難來臨如同將人整個籠罩,即使個人的能力再好,卻因為看不清現實而難以掙脫;甚至情況越來越糟,眼見就要被沒頂了。在這種情況下,有的人消沉沮喪,撐不下去;但也有人從消沉沮喪中神奇的走出。京劇《獨木關》演的就是這種叫人捏一把冷汗的題材。
  • 《草橋關》是一齣銅錘花臉(姚期)與老生(劉秀)的唱工戲。戲很單純,它演劉秀當上皇帝,思念鎮守邊境的姚期,宣他從草橋關回朝。皇帝出自內心真誠邀約,於是命吳漢、岑彭、杜茂等前去換防,讓姚期回京。果然君臣、還有郭皇妃,三人在萬花亭會面宴飲,十分高興。這齣戲因此也叫做《萬花亭》。
  • 醒悟後的窺基,勤學苦練,嚴守戒律,日漸精進。他協助玄奘譯經,最後成為一代高僧大德。
  • 大唐聖僧夢中見,
    求取佛經漢譯翻。
    期盼聖王法輪轉,
    苦海輪迴人世間。
  • 王顯和唐太宗兩個人,有著如同嚴子陵和漢光武帝一樣的老交情。小時候,他們一起遊戲打鬧,常常互相扯褲子、摘帽子取樂。
  • 寒山寺位於蘇州城西閶門外楓橋古鎮,始建於南朝時期的蕭梁代天監年間,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曾名「楓橋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宋嘉佑中又改名為「普明禪院」。范成大《吳郡志》載:「普明禪院,即楓橋寺也。在吳縣西十里,舊楓橋妙利普明塔院也」。唐太宗貞觀年間,傳說聖僧寒山子者,曾「來此縛茆以居」,遂更名寒山寺。元朝以後,一直沿用寒山寺的用名。
  • 生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可有的人任憑意氣,選擇糊裏糊塗的死去。《鎖五龍》裏的單雄信就是這樣的人物,他武功了得,單騎踹唐營,可是不明時勢,終於自取滅亡。很少有人會把單雄信視為英雄,他也是隋末抗暴者之一,瓦崗寨(賈家樓)結義有他。但因看重私人恩怨,不能考慮大局,有勇無謀就被大潮流給淘汰掉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