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維權組織遭沒收通訊刊物

標籤:

【大紀元7月30日訊】據BBC報道,中國一家維權組織被文化執法部門沒收一批刊物,負責人對當局執法的有效性表示質疑。北京益仁平中心發言人陸軍證實,該中心的一批約90本《中國反歧視法律行動通訊》被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沒收,並要求他們下月初到總隊接受調查。

陸軍星期四(7月30日)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說,3名執法人員星期三(29日)上午來到益仁平中心的辦公室,以涉嫌出版未經批准刊物為由進行「翻找和拍照」。

陸軍說,他們對其中一名人員的執法身份提出了質疑,並報警求助,但是公安部門不予受理。

據益仁平中心網站介紹,該中心主要從事疾病防治健康教育、病患者救助及消除歧視等工作,並為一些因乙肝或愛滋病等疾病而遭受歧視的人們提供法律支援服務。

陸軍告訴BBC中文網說:「這個法律通訊是把國家的法律告訴一些病患者、弱勢群體,並把依法維權的途徑告訴這些弱勢群體,是完全一個公益慈善的印刷品。」

他強調《反歧視通訊》是免費派發的印刷品,是「利國利民」,「他們沒有理由說這個東西違法」。

「非法出版」

根據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布的《內部資料性出版物管理辦法》,「用於指導工作、交流信息的非賣性成冊、折頁或散頁印刷品」也需要申請准印證。

陸軍批評這份《管理辦法》與中國憲法相違背,是無效的部門規章,且不具備法律地位。

他說:「如果說像我們NGO……大量印刷的這些普法材料、健康教育的宣傳頁都是違法的話……對於整個民族來說,恐怕是一個災難。」

他說:「他如果說我們這個出版需要申請,需要備案的話,他應該告知我們,並且應該幫助我們去獲得這樣的一個許可,這才是一個真正負責任的政府所應該做的。」

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倡議機構中國人權批評,這一事件再次凸顯了中國的民間組織生存所面臨的困境,而這種困境正是當局拒絕給予民間組織任何法律地位造成的。

中國人權執行主任譚競嫦同時指出:「當局在此案中所引用的現有法規本身顯示其對信息控制的專橫程度。」(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曾金燕被限制出門 浙江多位人士遭打壓
【快訊】維權律師唐吉田六四遭警綁架
六四期間維權律師唐吉田無故被押
北京維權律師續被監控 四律師赴司法局維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