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人

调味魔术师 用咖啡看人生

【大纪元8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伟婷台北13日电)1杯卡布奇诺,杯中绵密的奶泡、精致的拉花,温润的咖啡香和柔滑的奶香巧妙融合之类,对许多人来说,这只是1 杯饮料,但对咖啡师侯国全来说,卡布奇诺改变他的人生。

侯国全是2005年、2007年的台湾咖啡大师冠军,他的名字,没有面包大师吴宝春来的响亮,但他在2008年夺得WBC世界咖啡大师赛第12名,打败众多以咖啡文化起家的欧美好手,也将亚洲咖啡重镇日本踩在脚底。

1998年时,24岁的侯国全只知道罐装咖啡,不懂得精致咖啡为何物,当时他喝到2004年台湾咖啡大师冠军林东源煮的1杯卡布奇诺,“咖啡上有很漂亮的1朵花,对称、细致、油亮,怎么会有这种东西?”侯国全惊为天人,从此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做这个!”

那时,侯国全月领新台币2万6000元,每天从早上11点工作到晚上11点,月休仅3天。为了训练味觉,前3个月,每天要喝十余杯浓缩咖啡,夜夜数绵羊到清晨 5、6点才能入睡。休假的3天也不得闲,要四处跑咖啡馆,累积不一样的咖啡经验。

日以继夜的努力,让侯国全愈来愈熟悉咖啡,从本来什么都不懂的傻小子,摇身一变成为1分40秒就能做出1杯卡布奇诺的达人。

2004年,侯国全首度参加台湾咖啡大师比赛,虽没有入围,却开了眼界,认识许多咖啡界的精英。2005年他再度参赛,15分钟内做出总计12杯的Espresso、卡布奇诺和创意咖啡,拿下咖啡大师冠军。

这样的成功并非幸运,而是靠扎实的基本功、勤奋的苦练而来。“同样一个动作,必须要反复地做,做到像本能反应”,每一个基本动作他练习上千次也不喊苦,取粉量要足、填压的角度要正、刮奶泡的次数固定等等,如此才能确保每一杯咖啡的品质。

2006年,侯国全再次参加咖啡大师比赛,却因为准备不足,从第1名跌落到第5名。除了比赛受挫,工作的压力、侯妈妈轻度中风等状况纷至,让他萌生退意,也质疑自己辛苦追寻的道路是否值得。

“我觉得我很幸运,我有跌倒”,受挫的经验让侯国全反思对咖啡的热情,“我不相信只能到这样”,他的不甘心激起斗志,他毅然辞掉工作,专心准备下一次的比赛。

没有公司资源挹注,没有丰厚资金,连买水杯都要斤斤计较,侯国全花光存款,就为了追逐梦想,而支持他一路走过来的,莫过于家人的支持。

“妈妈因为中风的关系,讲话不太清楚,一字一字慢慢讲,跟我说‘阿全,要加油!’”,妈妈的叮咛重重敲在侯国全心上,成为最甜美的期待。

2007年的台湾咖啡大师比赛,他不负众望,重回咖啡大师冠军的宝座,并获得代表台湾参加世界咖啡大师比赛的资格。

WBC 世界咖啡大师比赛一场45分钟,前置作业15分钟、煮咖啡15分钟、收拾15分钟,侯国全以半年的时间准备比赛,每天练习10场,一天至少煮120 杯咖啡,光是填压的动作,“填压会有一个角度,要成直角,力量才会一次到位,才能均匀”,他每天练100 次,练到右手张不开,肌腱发炎,甚至担心影响手感,仍先忍痛出国比赛,回国后才就医。

“我从来不觉得我是大师,大师都是人家叫的”,参与无数比赛,领过数个冠军奖杯,侯国全从比赛中赢回的,从来不是名次,而是更谦卑的心。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自己很厉害,但到国外看到那些选手,发现有那么多人跟你一样,你就会把身段放得更低。”对侯国全来说,煮咖啡的技术可以随着不断练习而专精,但从咖啡学习谦虚、学习克服挫折,就能看到更宽、更广的人生风景。

侯国全现在除了是咖啡馆的老板,也从事咖啡烹煮的技术教学。不管是比赛或经营咖啡馆,侯国全持续保持对咖啡的热情。“如果煮到很好的咖啡豆,让客人喝得幸福,那就很棒,是继续前进的动力”。

对侯国全来说,咖啡不可或缺的是甜味、苦味和酸味,这3 种味道调合得宜就是顺喉的好咖啡;生活也是如此,尽管过程中有挫折、有险阻,但尝过人生的酸苦,迎来的将是更甜美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