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住”的选择

人气 4

【大纪元2011年11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钱正富香港报道)前两年香港“伪豪宅”热销,部分以破纪录呎价、最高逾7万港元出售,创世界最高房价纪录,将香港楼价推到高峰,致“夹心阶层”想置业安居却步。在社会要求复建居屋的呼声越来越高炽的压力下,早前有指行政长官曾荫权将在下月发表任内的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中,宣布复建居屋,每年推出5,000个单位。但有学者及地产界人士认为不足以解决问题,地产界更建议政府拨出土地,规定所建楼宇只许售予港人或某类收入水平以下的人士;而立法会已通过动议促请政府复建居屋,希望当局能制订长远房屋政策,应付市民需要。

2009年一个又一个“袖珍豪宅”及“新豪宅”单位以破伦敦市中心平均豪宅的价格纪录出售。尖沙咀楼盘名铸以3万港元呎价卖出一个800平方呎的高层单位,港岛西半山楼盘天汇(2010年6月15日,恒地证实天汇24个单位仅得4伙完成交易,其余20伙全部挞订。因涉嫌造市,警方已就事件介入调查)、港铁九龙站上盖的天玺同时也有数个单位以逾7万港元呎价卖出,超越欧美豪宅最高单价,为全球新高,冲击香港楼价,同时带动租金上扬。

新豪宅热,亦带动香港其它地区包括新界的住宅,同样部署包装成为新豪宅准备宣传,针对大陆客出击。因此,近两年新界区楼宇价格和租金亦显着上扬。炒卖活动亦因而扩展到新界区,尤其是靠近边境、有火车接驳的上水和粉岭。

09年豪宅升幅逾四成八

一般香港新豪宅呎价比2008年高出接近一半。香港2009年第三季九龙区豪宅呎价已回升至金融海啸前水平,年初时平均呎价约8,700港元,至年底已是12,900港元,升幅逾48%。

有趣的是部分叫价破纪录的所谓天价豪宅,并不是半山豪宅或跑马地高尚住宅,也不是一般人心目中数千呎面积的别墅式楼房,而是往往只有800呎至千多呎,坐落在尖沙咀、九龙西及西环等地,不要说花园,有些连阳台也没有,全都是楼高四、五十层的大厦。有人认为现在的天价豪宅为“伪豪宅”,只刻意在名牌装修及厨具方面作卖点,并拥有闹市邻近购物中心及铁道之便,新豪宅似乎针对内地客而度身订造。除大陆热钱涌入购“伪豪宅”外,市场传说有大陆富豪及阔二奶以港豪宅入货洗黑钱。根据香港各大地产销售代理的资料,约一至四成的“伪豪宅”是由内地客人买走。不过,有些内地客以在港亲友的人头买楼,这些都不会在统计数据中反映。

香港楼价跑赢英美俄

今年初先有美国调查机构指,香港买楼负担远比主要西方城市沉重,1月28日,英国房地产经纪行第一太平戴维斯亦于伦敦发表研究报告,调查包括香港、伦敦、莫斯科及纽约等四大国际城市的楼价,发现香港楼价较伦敦高出55%,较纽约更高逾八成。而香港中价楼的价格与其它城市的差距更加明显,香港行政人员住房呎价达约8,155港元,比伦敦的约4,640港元呎价高出76%。

调查发现,香港在过去5年楼价升幅相当惊人。以第一太平的指数计,香港楼价在过去5年,足足升达92%,仅次于莫斯科1.02倍的升幅。而伦敦楼价同期只升26%,纽约的升幅更只有1%。其中,香港豪宅升势更为强劲,反映豪宅的行政总裁指数,在5年间翻了近1.5倍,力压莫斯科1.1倍的升幅,成为四大城市之最。

报告指出,香港楼价在近年远远抛离全球主要城市,主要因低息环境下,借贷成本极低。而且,私人住宅供应不足,加上内地买家涌入本地楼市,令楼价升势未止。

“天价楼”及内地热钱流入,引起香港中产的无房产者不满,“关怀香港”又批评地产商利用旧区重建机会,在平价楼地区打造豪宅,拉高平价楼水平。香港虽有约42%的人口住政府廉价房屋(公屋),但没资格申请政府房屋,但交税比例相对比较重,收入有限难以入市买房的“夹心阶层”想置业安居变得难上加难,社会强烈要求复建居者有其屋的呼声亦随即提出。

2010年夏,港府进行资助市民置业的公众咨询,初步发现大部分市民都希望复建居屋。港府于是在同年8月11日初步表示会复建居屋,为基层市民置业。


部分在天水围嘉湖山庄的地产代理,针对内地买 家,用简化字介绍楼盘。( 摄影:钱正富/大纪元)

新计划不足应付庞大需求

政府将于下月发表施政报告,预料行政长官曾荫权届时将宣布复建居屋。有报道称,政府计划每年兴建5,000个居屋单位,并倾向由私人参建或房协负责,对象为没资格申请公屋、但又未符合“置安心”计划入息下限的家庭。当局亦拟为新居屋提供较大的折扣率,并为买家提供最高九成五的按揭保证,但不会设立回购机制。

香港电台节目《城巿论坛》9月18日讨论本港房屋问题,理工大学建筑及房地产学系教授许智文在会上指出,政府若每年只兴建5,000个居屋单位,并不足够,因为相信若复建居屋,合资格申请或跌入居屋网的家庭多达10万个,即要20年时间才能让这些家庭上楼。

中原集团董事施永青则表示,即使政府复建居屋,亦不能解决香港的住屋问题,因本港的楼市不单纯是本地市场,现时不少内地人也来港投资房地产。他呼吁港府拨出土地建房屋,但规定所建楼宇的销售对象是本地人,或是某一个收入水平的人士,以限制内地人投资炒卖。

议员:应定长远房屋政策

立法会建筑、测量及都市规划界议员刘秀成表示,今届政府任期虽然不足一年,但不应只推出短期措施,立法会已通过动议促请政府复建居屋,希望当局能制订长远房屋政策,应付市民需要。他指政府推出的资助房屋,是针对有需要的人士,无论是居屋及“置安心”计划,都要定出一些限制,减低投资成分,以免这类楼宇等同私楼,令价格进一步被推高。

面对楼价和租金高居不下,申请到居屋又似乎遥遥无期,甚至不乎合居屋资格申请的情况下,越来越来港人问津村屋或独立屋。任副校长的陈女士最近搬进一所独立屋。曾经在外国生活的她说,决定要搬到独立屋去是因为想要多点空间:“生活的质素很重要,而且五百多万的价钱可以买屋连地,在市区是不可能的。”陈女士是有车族,但她说,现在交通网络发达,穿梭巴士很方便。在香港住了平房,陈女士说,一定不会再搬回去住高楼。

无论是居屋、村屋,还是独立屋,居住是人生大事,面对目前香港楼市的现状,加上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港人“边缘化”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趋势,预料整个地产生态正在经历着一种蜕变。

相关新闻
美国人为买房做了哪些牺牲?
预测:珀斯房价三年内或飙涨30%
西澳年轻夫妇在哪里买房攒首付时间最短?
美国到底有多少种房型?一次全解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