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谈

闺阁教育(9-1):擦亮女儿们的眼睛

自从小家庭成为社会主流,又加上少子化的结果,造成现在的女儿们少了很多与兄弟姐妹以及亲族互动相处的机会。原本从兄弟姐妹的日常相处上面,女儿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处理磨擦以及冲突之后如何和好,还有很重要的彼此妒嫉的问题。但如今很多家庭只生一个孩子,少了这些互动对女儿们有什么影响呢?很多家长疏忽了,等到觉察问题时常常已经为时晚矣。

在“闺阁教育”的前几篇里我们曾经谈到如今女儿们的“教育”几乎都交给了学校,剩余的时间不是去学琴棋书画就是再进补习班加强英数理化。于是在亲族一年三节的聚会或是婚丧嫁娶的场合,女儿们常常缺席。我们经常听到的缺席理由有时候是“唉呀,她要上课”或者是“喔,她要补习”,甚至是“她长大了,不愿意参加这些聚会了,因为很无聊”。

这些被视为比钢琴课、文理补习更不重要的聚会,或者根本被视为无聊的聚会,真的对女儿们毫无益处吗?非也。但造成这些问题的责任大部分在父母身上,所以“闺阁教育”的第八篇与其是写给女儿们看,不如说是为了给家有女儿初长成的父母们看。

应对进退必须经常练习

所谓好汉不提当年勇,咱们也不必学白头宫女忆当年。可是如今偶见一个应对进退、礼节得当的女儿时,每个长辈都会按一个“赞”。为什么会如此?在过去是普遍的规矩,如今却成了凤毛麟角。

按照《弟子规》的标准,弟子入则孝,什么都不说就先讲“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有句俗话说“不打勤、不打懒,专打不长眼”。说的都是耳朵要张开,眼睛要睁大。

但现在的父母因为工作忙碌或者忙着自己的交际应酬,经常塞给孩子们一台电动玩具或智慧型手机,然后孩子们就乖乖地坐在一角,不吵不闹。等长大了之后,掌上型的玩具换成一部电脑。整日泡在网路世界里的孩子越来越多,经常连吃饭都顾不上。喊他吃饭,最常听见的回应是“等一下”。但等一下之后经常就是几个小时过去了。

这样的孩子不仅耳朵塞住,眼睛也看不到其余,最严重的是心灵对这个世界关闭了。倘使父母拿出权威来,逼着孩子走出房间、戒绝社群网站与网路游戏,或许就是亲子战争的开始。但如果父母不拿出权威来,那就要有养出一个“啃老族”的心理准备。

但毕竟是人玩游戏而不是游戏在玩人,是人在社交而不是社群网站在制约人。社群网站与网路游戏本身没有错,它的确提供了现代人一个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特殊时空,可以透过网站与游戏与全世界的其他人群互动。可是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网路也一样,更需要自制力才能避免网路上瘾。

所以古人说“君子慎独”,独自一人时如何运用时间又做些什么事,遇到问题时又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比其他时候更真实地呈现了一个人的内在本质。

假设爸爸妈妈们可以先跑到十年后看一眼,相信所有的爸妈都不会再以忙碌为借口,轻忽了对子女应对进退、呼必应、行必果的要求,反而把孩子丢给了电子机器;爸爸妈妈们如果能预见未来,必然不会让孩子们错失每一次家族聚会,还会千方百计制造更多的社团聚会,让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与长辈及同辈接触,从而学习到什么是一个有教养的弟子──就从称呼与应对开始。

补回被取消的公民道德课

因为升学主义挂帅,即使在施行教改多年后的今天,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有很多学校的“公民与道德”课程都被视为鸡肋,长期被调课借用,挪去上那些所谓的“重要科目”。

所以把女儿们交给学校去教育,回家后势必得再补强公民与道德。否则如果教出一个完全反社会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反社会的女儿,真的一点都不足为奇。

曾经有人呼吁要化解世间灾难就从落实《弟子规》做起。是否真有此奇效婆婆与妈妈不敢擅言,但如果要化解女儿们的灾难,给女儿们平安顺利的一生,落实《弟子规》应该是很好的选择。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将《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段文字加以阐释,相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现在有很多学校推广学经,挑选了很多优质的古文让幼儿背诵,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弟子规》。但背诵是一回事,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落实在生活中却是另外一回事。而且刻意的教导有时流于形式,未必能起到作用。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再多的公民与道德课程,还不如平常的家族聚会以及婚丧喜庆的现场见证。

如果让婆婆与妈妈来说,《弟子规》对于男儿与女儿哪个更重要?婆婆与妈妈会说:“一样重要,但对女儿又更重要。”因为女儿将来要融入夫家的家庭,如果不懂得应对进退、长幼有序这些道理,将增加女儿们婚姻失败的风险。

--转载自《看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