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教案

文化课教材(高级):洛阳纸贵

成语故事

【原文】

及(1)赋(2)成,时人未之重。……司空(3)张华(4)见而叹曰:“班张之流(5)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于是豪贵之家竞(6)相传写,洛阳(7)为之纸贵。(《晋书.卷九二.文苑列传.左思》)

【注解】

(1)及:等到。

(2)赋:指“三都赋”。

(3)司空:官职名。

(4)张华:西晋一有名学者。

(5)班张之流:形容这是和班固、张衡同样好的一流作品。班固着《两都赋》,张衡着《二京赋》。

(6)竞:抢着。

(7)洛阳:当时西晋的首都。

【故事阐述】

西晋时,有个文人名叫左思。他的长相并不讨好、口才也笨拙。当时,他决心要做一篇述叙三国时代都城的文章,消息一传开,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陆机,便十分不以为然,把它拿来当作笑谈。

左思并不以为意,他花了十年的功夫搜集数据,并加以构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但却没有得到他人的重视。幸亏,当时一位著名的学者皇甫谧看了《三都赋》之后非常欣赏,并为他写了一篇序;另外,连另一位学者张华,都对左思的“三都赋”极力赞赏,认为左思的《三都赋》不输给班固、张衡等大文人的作品。

由于这些学者的大力推荐,左思的这篇作品很快的便在当时的京城洛阳流传开来,人们争相传抄,造成洛阳的纸居然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了。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为“洛阳纸贵”,用来形容著作受欢迎,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讨论】

(1)“洛阳纸贵”是在形容哪一个人的什么作品?

(2)左思完成《三都赋》后,受到了哪两个人的赞赏,使得这篇作品很快的流传开来?

(3)左思的《三都赋》当初如果没有学者的赞赏加持,当代的人是不是就有可能错失发掘这篇好作品呢?想一想,这其中存在着什么问题,值得我们深切反省的地方?和同学讨论看看。

【造句练习】

例:好的作品一出炉,总是会造成洛阳纸贵的轰动场面!

例:他日夜不停的写作,就是希望有一天作品能造成洛阳纸贵、供不应求的局面。

【课后时间】

想一想,连连看,各行各业中所适用的题辞用语:

仁心良术• •作家

诲人不倦• •医生

运笔如飞• •老师

洛阳纸贵• •书法家

【参考解答】

仁心良术:医生

诲人不倦:老师

运笔如飞:书法家

洛阳纸贵:作家

--转载自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