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一鼓作气

成语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243
【字号】    
   标签: tags:

【原文】
夫(1)战,勇气也。一鼓作气(2),再(3)而衰,三而竭(4)。彼(5)竭我盈(6),故克(7)之。

《左传.庄公十年》

【注解】
(1) 夫:语助词。
(2) 一鼓作气:第一次擂鼓时,士气最旺盛。
(3) 再:第二次。
(4) 竭:音“节”,全都没有了。
(5) 彼:对方。
(6) 盈:丰盛,此指精力充沛。
(7) 克:打败。

【故事阐述】

春秋时代,齐国出兵攻打鲁国。鲁庄公和他的参谋曹刿(音“贵”)带兵前往应战。两军在长勺这个地方摆好阵势,齐军首先擂了第一次鼓,鲁庄公在此时也将击鼓准备进击,曹刿却阻止他说:“不行。”直到齐军擂过了三次鼓后,曹刿才说:“我军此时可以击鼓进攻了!”

当鲁军“咚、咚、咚”的战鼓一响,马上激起了士兵们的士气,结果齐军惨败,狼狈而逃。接着曹刿看出庄王想乘胜追击,马上阻止的说:“现在还不可以!”接着他就下车,仔细观察敌军留下的车迹,和地上散落的旌旗,确定了无诈,才说:“现在可以追击了!”果然此役把齐军打得落花流水。

事后,庄公问曹刿擂鼓一等再等的原因何在?曹刿说:“打仗这种事,全凭着大伙儿一股勇气,第一声鼓响时,士兵的勇气正旺,第二声鼓响,勇气就会有些许的衰退,等到第三声鼓响,大家的勇气就已经没了!当敌军击了第三声鼓响,这时我们才刚击第一声鼓响,正是敌人士气大减,而我军勇气最旺盛的时候,所以才能打败敌人啊!”

“另外,我之所以会下车仔细观看,是因为我担心他们会有埋伏,故意引诱我军上当。我看到他们的军队车迹混乱,旗帜也歪斜倒地时,才可以断定他们是真的惨败,才敢乘胜追击啊!”后来,“一鼓作气”就被用来比喻做事时要鼓足勇气,勇往直前,才能一举成功。

【讨论】
(1) 曹刿在敌军击了第几次鼓才命令自己的军队开始击鼓?为什么曹刿一等再等,等到适当时机才擂鼓?
(2) 曹刿为什么一开始阻止庄王乘胜追击?
(3) 回想看看,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须要“一鼓作气”的完成,才不会越拖越没劲儿,永远做不完?和同学分享看看。

【造句练习】
例:跑一百公尺竞赛最须要选手一鼓作气的冲刺了。
例:平常我们做事,如果都能一鼓作气的做好,那就不会老是有事情做不完的困扰了。

【相似成语】
趁热打铁、一气呵成

【课后时间】
动动脑,想想看:
曹刿论战(猜一歇后语)

【参考解答】
一鼓作气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朝武则天称帝时,有一位名叫娄师德的宰相,他待人宽厚有度量,由于十分爱才,也屡屡举荐人才。
  • 微子是殷商末代皇帝纣王同父异母的哥哥。纣王继承了帝位后,荒淫无道,微子几次劝谏,纣王都不听。
  • 汲黯是汉武帝时的大臣,个性正直不阿,守节死义,不畏权贵,以民为本,有什么不满就直接对武帝劝谏,武帝因此不重用他,外调他到东海当太守。
  • 战国时代,蔺相如因为立了大功,从原本只是一名默默无闻的门客,被升为上卿。当时赵国有一名将叫廉颇,见到蔺相如的官位居然比自己的还高,因此很不服气,怀恨在心,想要报复,并声言不愿和蔺相如同在一起做事,有机会也要当面侮辱他一番。
  • 作为有君子人格的人,他应当顾全大局,而不在细微末节上锱铢必较,才能从宏观中,取得较易成功的抉择。“大德不逾闲”就好比在江河里游泳,顺流而游,游得就快就轻松,逆流而游,游得就吃力。
  •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坚守自己的志向,有疑问要切实的问清楚,从浅近的地方去思索推究,仁德便在其中了。”
  •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坚守自己的志向,有疑问要切实的问清楚,从浅近的地方去思索推究,仁德便在其中了。”
  • 子张问:“什么叫四种恶政呢?”孔子说:“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发令迟缓,到期却不宽假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像做小官员般的小气。”
  • 子张说:“士遇见危险时能献出自己的生命,看见有利可得时能考虑是否符合义的要求,祭祀时能想到是否严肃恭敬,居丧的时候想到自己是否哀伤,这样就可以了。”
  • 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在各种制作的场所,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以求得一切道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