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批丽江商业化是因为游客不了解历史?

人气 91
标签: ,

【大纪元2013年03月17日讯】近日,云南丽江古城的一场大火又一次将古城的保护与管理问题推至风口浪尖。一直以来,丽江古城以越来越现代化和商业化的姿态招来了一片质疑。众多游客纷纷表示,如今的丽江早已失去了昔日的蓝天白云,古朴幽静,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商业气息的酒吧街和购物区。对此,丽江市长和良辉给出这样的解释,他说因为游客对丽江古城的历史了解不够,才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和错觉。

相信每一位亲身游历过丽江古城的游客都会对市长的“如是说”持有不同的看法。走进古城,首先印入眼帘的的确是一座座醒目的纳西族建筑和一些不同于繁华都市的质朴和纯净,且偶尔也能听见小商贩们几句地道的纳西族叫卖声。然而片刻的舒适和新鲜感过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嘈杂的喧闹声,时尚酒吧和高档餐厅一家连着一家,商铺和小摊挤满了整条街巷,甚至在某些店门外的招牌上还能看到英语和他国语言的介绍。感慨于古城如此“与时俱进”之时,不免会在心中留下些许失望和遗憾。这种感触不知是不是市长脱口而出的“误解和错觉”,且不知游客又如何能在这样的氛围中去了解和体会丽江这座古城的历史和文化呢?

丽江,一颗镶嵌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的璀璨明珠,在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域范围之内诉说着纳西族人民经久不衰的传说和古老的历史文明。置身腹中的古城更是呈现出当地独特的风俗文化和原生态的生活气息。古城从南宋建立至今,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了。明朝时期,丽江古城以“大研厢”命名,只因身在四面环绕的青山中,一片碧野之间绿水萦回,犹如一块通透碧绿的玉砚。意境甚美,因此得名。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之后,丽江仍保留着其古朴、纯美而又充满诗意的田园风貌,渐渐成为都市人心向往的世外桃源。

1997年,丽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第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事实上其内涵和价值并非能用其创造的经济效益来考量。一旦沦为赚钱的工具和平台,对其遗迹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将成为一句空谈。而作为贪恋功绩的政府来说,丽江就这样毫无例外的成为地方官员发财致富、创造业绩的摇钱树。对于丽江古城的发展,百度也有颇为详尽的介绍。自丽江古城成功申遗后,古城内的旅游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包括旅游、餐饮、住宿、商业、休闲娱乐等各类消费行业。从分配比例上来看,住宿占比37%,购物和餐饮分别占25%和23%。如此大份额的占比足以看出,古城日渐发展的商业模式和日益浓厚的商业气息是政府一手安排和打造的。而在游客人来人往的观光消费中,各种商业利益和经济增长都与政府官员的收益有着紧密且直接的联系。如今,那位市长却睁眼睛说瞎话,否认众人眼中的事实,将自身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除此之外,有人还提出对于保护还是发展古城是当地政府的一道难题,言下之意即为了发展,不得不做出牺牲。实际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不过是对政府早已决定力求敛财,不惜弃旧造新的决断而编造的借口和说辞而已。因为只要是打开大门,迎来送往,以赚钱为最终目的,必然会破坏古城原本幽静淡然的韵味和当地民众免受打扰的田园生活,尤其是大肆兴建旅馆和酒吧,对当地居民的质朴民风和古镇的文化积淀是一次不可扭转的冲击。对于一旦消失便不可原貌恢复的古老遗迹来说,发展就意味着在逐渐改变原有的风貌和历史痕迹,就意味着在融入新的、现代的,适应某种口味和需求的变异因素。而这样的改变必然是打着发展的幌子,实则干着只为谋利,不计长远的买卖,是一种最为彻底的破坏。

的确,无论是有幸前往一睹古城风采的外地游客,还是从未远游踏足过丽江山水城镇的普通民众来说,真正了解丽江古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可以说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因为古城已然远去,历史和内涵早已在发展商业、谋求经济利益时随之消亡,人们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从如今充斥着现代感、商业感、时尚感的丽江古城中品味出一丝人文古韵,更无法窥探到先民们留给后人的古老文明。

相关新闻
中国古城:丽江的新年传说
古朴典雅的纳西古乐
盛暑陈昇端热茶 邀请歌迷喝好茶听音乐
世界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面临失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