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艰困童年磨练坚韧意志 彭木生迎向红茶顶峰

彭木生红茶厂的产品获得2010年全国百大观光特产金牌奖。(黄淑贞/大纪元)

人气: 67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6年09月16日讯】(大纪元记者林萌骞台湾南投报导)鱼池乡彭木生红茶厂创办人2岁丧父,四处寄人篱下的童年经历及没有父亲可依靠的青少年时期,让他比同辈老成20年,也锻炼出过人胆识及不怕苦的创业精神。他24岁当乡代,28岁任农会理事长,32岁投入完全外行的红茶创业,挺过30年产业低迷,最后如倒吃甘蔗,以近古稀之年享受产业荣景。

幼年丧父 坎坷人生磨练坚韧性格

出生于国姓乡南港村的彭木生,2岁时父亲就过世了,家里既无田产也无房舍,小时候跟着母亲四处流浪依亲,到叔叔伯伯家借住一年半载,经济上则靠母亲做散工维持生计。

这段没有父亲依靠、寄人篱下的坎坷日子,8、9岁就要学赚钱的本事,磨练出他独立、坚韧、不怕苦的性格,也为后来能在红茶景气低迷中持续打拼30多年奠定基础。

超级山村柑仔店 展现不畏苦创业精神

小山村的工作机会真的不多,后来,他母亲好不容易找到一份比较稳定的林场厨娘工作,存了一点钱,用旧木料搭盖一间山村中的柑仔店,开始做起小生意,在交通不便的年代,让村民能比较方便地补充生活物资。

小学毕业后彭木生到埔里高农就读,每年寒暑假打工赚取学费、贴补家用。除了第一年住在埔里阿姨家,往后的4年都必须通学。从14岁开始,每天早晨4点多就从家里步行到南港国小,再到北山搭车至埔里。肩膀上除了书包,还有一担山上的香蕉、李子等当季水果,交给青果合作社后才去上学。

一放学,就要到埔里街上批货,搭车到北山已7、8点,如果车子有到南港国小就坐车到南港国小,走回去要1小时,否则就从北山开始步行,肩上背着书包、挑着货品,2小时半才能走到家,平均晚上10点时钟响起才能进家门。“当时只知道有饭吃、有书读,就很幸福了”,整整4年,他丝毫不以为苦。

“总有一天要出头”,一个偏僻山村的憨厚小孩到埔里镇上读书,难免有矮人一截的感受,再加上没有父兄可依靠,面对正值血气方刚年纪同学的欺凌,只有忍气吞声、不敢反抗,但心里总有一个声音:“我将来一定不能输人。”他告诉自己,现在输没关系,将来再辛苦也要拼出头。

当完兵回来,他改用旧货车运山产、批货。当时交通不便,小杂货店生意本来就不错,加上他的创举:买1千元就赠送点数,年底结算换摸彩券,以电视、脚踏车等丰富摸彩品吸客。每年生意蒸蒸日上,生意好到需用大卡车载货回来卖,有点像山村的大超市。

彭木生说,生意最好的时候,一星期需进货1卡车饲料,供应全村养猪、养鸡鸭。年节时,村民需要应景的蔬菜、鱼等全都备齐,在广场上铺开,外加堆饲料的仓库,柑仔店已不再是小杂货店,简直成了有相当规模的销售点。

广结善缘 28岁任农会理事长

他在南港、北山两村的附近山头收山产时,也与村民广结人缘,一辆货车进进出出,以搭便车搭起人的桥梁。

“要去外地,请上车,一担货也上来。”他说,顺路的,只要挤得上的都收。当时的南港村民要去外地,必须走7、8公里到北山才有车子可搭乘。回程,像他以前读埔里高农时的夜归村民,他只要碰到,都会请他们上车,也都知道要在哪个路口停车,一律免费服务。

人脉如此日积月累,北山和南港这一选区,几乎人人认得他,24岁开始选国姓乡民代表,连续两届都是最高票。28岁担任农会理事长时,已有20年的社会历练,面对人群、面对农会的农民代表和员工,已有40几岁中年人的老成和稳重。

彭木生红茶厂创办人(右)与高龄95岁的母亲彭梁妹(左)、孙女彭采欣(中)在红茶厂合影。(黄淑贞/大纪元)
彭木生红茶厂创办人(右)与高龄95岁的母亲彭梁妹(左)、孙女彭采欣(中)在红茶厂合影。(黄淑贞/大纪元)

在产业低迷中入行

鱼池乡的红茶是日治时期引进的,由于纬度、土质都和印度阿萨姆省相近,试种之后发现非常适合,因此大量推广,民国50年时种植面积达到巅峰,超过1千公顷,当时都是手采茶,品质优良,外销供不应求,茶农各个口袋满满,家家都有楼房住,荣景一直维持到民国60年。

由于行情太好,地下工厂四起,手采红茶也改为机器采收,产量暴增10倍,但品质遽降销不出去,信誉整个垮掉。民国68年,对红茶完全外行的彭木生开始接手五城巷71号的红茶工厂时,产业已跌入谷底,红茶没人要,埔里加上鱼池共有20几家工厂,全都倒闭关门。

在他之前,这座由前乡长黄登凤创立于民国45年的红茶厂已连换了5、6手,但是每位老板都是撑了1、2年就不行了。原本在隔壁的国姓乡收山产的他,因缘际会听到人家在谈论 “红茶厂又倒了”,心里盘算,工厂位于县道131线上,大观、明潭水库将要兴建,路也会拓宽,不如买下来当作买卖山产的据点。

全省走透透开发通路

买下来后先放着,后来很多茶农到他家提出建议:“既然工厂都买了何不做点茶试试?”当时很多茶厂都一间接一间地拆了,茶菁没人收,茶农没法生活。

“不过,制茶我完全外行。”彭木生一开始也没信心。茶农们说,没关系,他们多少都懂一些,他们可以帮忙。老乡长的儿子黄新赞曾跟着父亲学习,懂得制茶,连同彭木生共5人,共同出资500万元想在红茶产业大展身手,不过,5年后赔光所有资金,还是老问题“茶销不出去!”

彭木生指出,其实到第3年他已知道最后的下场,“没有信心、不再增资,只有拆伙”。不过,在合伙的最后2年,由于实际参与制茶,他已懂得制茶的门道,“唯一要突破的就是销售问题”。

他心里很清楚,要靠外销不可能,“通路掌握在贸易商手上”,价钱低到有时有工钱,有时连加工钱都没有,等于卖茶菁给贸易商,只有本钱而已;而且台湾红茶的名声崩坏后,外国人的接受度也不高。

民国70年代,都会区的大街上已开始有泡沫红茶的商机,他尝试带着茶样,搭车到台南、高雄,按着地图一条街走过一条街,只要招牌有写着“茶”或“红茶冰”的商店,就开口:“这是日月潭红茶,请试试看。”送给商家试泡。

这种推销方法在当时的产业中也是一种创举,10家里面总有1、2家会试泡。“品质不错又便宜”,商家试泡后开始用电话叫货“100斤、200斤、500斤”,他心想“只要品质顾好”,机器采的低价位红茶市场还是存在的。

于是,当其他4位合伙人不做时,他干脆整个接下来,变成独资,继续生产。

从30多年前彭木生就对客户坚持,“下回的茶品质不会变,或者只会更好。”在别家茶厂拆的拆、关的关的情况下,彭木生红茶厂就是有办法撑到921之后的产业大转机。

回到手采茶精致生产 坚持做好茶连获大奖

“大破坏后带来大建设”,921大地震为鱼池红茶产业带来大转机。地震后,整个鱼池乡就剩下彭木生、廖家及公家的农林公司日月老茶厂等3家茶厂还在,茶叶改良场、乡公所、农会、南投县政府的资源汇聚红茶产业,目标一致“改走精致化”,不要用机器采。

品质恢复上来了,又经过两任乡长廖学辉、陈锦伦带领公所团队的大力推广,再加上茶叶改良场新品种台茶18号红玉的推出,日月潭红茶的名声再次打响国际。

由客委会设计外盒包装的彭木生红茶厂红茶伴手礼获得获得2010年全国百大观光特产金牌奖。(黄淑贞/大纪元)
由客委会设计外盒包装的彭木生红茶厂红茶伴手礼获得获得2010年全国百大观光特产金牌奖。(黄淑贞/大纪元)

民国99年,2010年国际茗茶世界茶赛轮到台湾举办,全世界的茶都寄到台湾来比,他由儿子彭志嵩送3件红茶到台中的会场参加比赛,对品质的坚持让他一炮而红,获得“第八届国际名茶评比”1金2银佳绩,同年再夺全国百大观光特产金牌奖。

“心情当然高兴”,彭木生说,好不容易撑过将近30年的产业低潮,红茶产业的知名度再度打开,茶厂的产品受到国际及全国的肯定,让他更有信心继续做好茶与客户分享。而茶厂的地点并不在鱼池街上,所以客户主要为老客户或口耳相传受推荐而来的新客户。

暴雨毁工厂 为契作茶农不能放弃

从民国88年开始,彭木生连续遭逢3次人生的重击,埔里的住家先毁于921大地震,爱桥边的10多家铁皮店面又被一场大火吞噬,最后连红茶工厂都被洪水冲走一半,几十年累积的有形资产几乎损失殆尽,但是他的坚韧意志并没有被击垮,擦干泪水重新奋起,只把它当作是老天爷的考验。

彭木生指出,民国96年鱼池乡受暴雨侵袭,曾创下单日累计上千公釐的雨量,路毁,工厂后面的溪水暴涨,堤防溃堤,工厂地基流失,几乎毁掉半个工厂,好几万斤茶叶付诸流水,近30年所打拼出来的产业基础一夕间化为乌有。

“一度想放弃”,但是他想到每年开工10个月的红茶厂,身负70、80户契作茶农的生计,而且很多都是有两代交情的老客户,必须负起企业责任。不久,政府重建堤防,工厂也随之复建。

就在这2年多期间,也就是民国98、99年红茶产业出现转机,手采茶上来了,比赛又连得两大奖,乡公所也大力推广红茶,列为一乡一产业的标的。生产精致化后价钱提升,利润也跟着好起来了,产业荣景终于再现。

彭木生红茶厂源自于民国45年由鱼池乡前乡长黄登凤在特许制度下创立的红茶厂。(黄淑贞/大纪元)
彭木生红茶厂源自于民国45年由鱼池乡前乡长黄登凤在特许制度下创立的红茶厂。(黄淑贞/大纪元)

珍惜产业荣景 部署全方位通路

彭木生的儿子彭志嵩毕业于中山医大视光学系,原本在台中开眼镜行,民国97年时回到五城传承红茶产业,担任鼎崴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开始为红茶厂做网路行销,也到国外开拓国际市场,并参加红茶比赛。包括中国大陆、俄罗斯、日本、泰国、马来西亚都有客户,也藉由贸易商行销到德国和英国。

明年即将进入古稀之年的彭木生对目前的产业荣景相当珍惜,也对合作30多年,一起挺过产业低迷年代的契作茶农表示感谢。善于未雨绸缪他认为,红茶厂能永续经营才能为茶农们的生计负责,因此中高价位手采茶及低价位机器采收茶的通路都须兼顾,在产业景气循环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罗令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