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轻微反弹 领先指数个别发展

【楼市动向】设定自置比率收窄贫富差距

【大纪元2021年09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勤智香港报导)反映二手楼价走势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CCL)最新报189.75,按周微升0.12%。分区指数除港岛区反弹0.88%外,九龙、新界东及新界西分别下跌0.06%、0.7%及0.42%。其余领先指数亦互有升跌,大型单位及中小型单位分别回升0.71%及0.02%,大型屋苑则微跌0.01%。中原经纪人指数(CSI)最新报67.15,按周回升0.25个百分点。

资讯不对等对民众不利

二手楼价指数轻微反弹继续于高位徘徊。一手楼盘销情畅旺,上周末共录得近600伙成交,创近两年周末销售新高。顺便位于天水围的Wetland Seasons Bay第三轮推售近300伙再度即日沽清,嘉里信置及港铁合作发展的黄竹坑上盖二期杨海开售近200伙亦全数沽清,平均每宗成交价超越2,000万,发展商加价加推新一张价平均呎价高达3.5万。恒基位于启德的The Henley III推售100伙,亦沽出近七成单位。

三大新盘位置及目标客户群不同,难以构成抢客。一手销情畅旺,二手业主叫价强硬,成交量持续横行。另外,政权为了配合中共控制意识形态及资讯自由,不断利用各种手段在经济及名誉上压迫所有非政权支持者,除了逼令苹果日报结业,两位敢言的艺人演唱会被场地负责人单方面取消协议,电影需要考虑国家安全,港台节目无顾被抽起,四十多年历史的城市论坛亦遭停播。除了各种直接压外,还有自我审查及各种软性渗透,主要媒体刻意过滤报道,对中共负面报导避重就轻,专门选择有利支持政权的新闻。

某某基金会赞助多个节目,只提供片面资讯,一味唱好。另一边厢,中共喉舌发放不实资讯,引述“瑞士专家”报告带动疫情溯源舆论风向,被瑞士驻中国大使馆证实查无此人。虽然文章最后全数被屏蔽,但“打手”可以继续传播这些假消息来搪塞资讯不对等的人,同时混淆视听。近日中共网信办又出招,重点加强整治所谓歪曲解读、断章取义、炒作负面讯息、唱衰中共金融市场等讯息,目的都是消灭与政权不同调的声音,令掌权者巩固控制,令遭受不公平不公义的群体噤声。各种研究指出,资讯不对等只会令既得利益者更巩固利益,最终受害者一定是最广大的无权无势无政治面貌的民众。

财富差距源自物业升值

资讯不对等,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剥削及“爆雷”事件,民众重复被骗,政权为了掩饰其过,进行各种打压及负面资讯过虑,造就企业只顾把利润最大化,忽略社会责任。小部分人利用制度获取巨富,连坐拥百亿身家的陈启宗直言“到中国才知自己有多穷”。贫富差距巨大,是构成社会不稳的主要因素。

中共党魁遂抛出“共同富裕”论,各大陆巨企忽然“醒觉”,纷纷以交“保护费”式捐献,单是阿里巴巴便承诺未来捐出千亿。建制派操控的立法会乘机提出议案,促政府制定目标及采取果断措施,解决社会资源分配不均云云。特区极端贫富悬殊是今天的问题吗?为何今天才提出动议?议案欠实质内容,这些政客是真心为民还是借机奉承,看官自己评论。叶刘淑仪称㓥房是特区耻辱,怕且更大耻辱是贫穷与极端贫富差距,特区贵为亚洲金融中心,却是全球数一数二贫富最悬殊的地方。

16年特区坚尼系数高达0.539,远高于国际公认警戒线0.4水平,中共管治的中国亦高达0.47。疫情令贫富悬殊加剧乃事实,意味今天贫富差距较16年更高。政府公报数字显示,有近两成人口活在贫穷线下。那边厢,准买家大排长龙争相抢购3万多元一呎的豪宅。较早前花旗银行统计数字显示,拥有千万资产的港人多达52万,平均物业占资产71%,可见是否拥有自置物业就是财富巨大差距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特区政府土地房屋策略严重失误,今天的CCL是18年前的586%,特区住宅价格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难负担的城市。政府未能调控楼市是贫富差距扩大的元凶。

定立置业比率是第一步

既然自置居所对减低贫富差距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房屋政策应该全面体现市民拥有自置居所的大方向。可是置业比率自10年来反复下跌至低于5成水平,有几大问题政府需要向市民交代。其一,98年长策明确定立8年内达致七成住户拥有自置居所比率的目标,这个目标被大众认为相关且有意义,明确可量,在合理时限内完成,如此其他政策便相应配合,楼价逐渐回复合理可负担水平。

林郑指她的房屋政策也是置业主导,但表明不设法目标,既然今天议会已全无实质反对声音,若政府依然不在置业比率上作出承诺,如何体验承担?其他政策配合置业主导时何谓达标?其二,为了达致置业主导,除了供应量,加快供应时间亦是关键,从来没有人反对政府在房屋及土地相关上增加资源,简化内部程序。为何各党派猛烈抨击多年,未见政府改善流程加快供应?

其三,资助房屋占总存量比例不断下跌,13年长策在基础不明之下将资助房屋新供应占比定为六成,事后亦证明比例太低,即使提高至七成,亦不知何时资助房屋可以回复到占总量的五成水平以上,为何资助房屋供应不是以达致总存量的百分比为目标?

其四,政府赠送物业发展权给港铁,港铁全数变作豪宅,政府作为港铁最大股东,理应令港铁履行社会责任,协助填补资助房屋缺口,为何未见港铁有系统地增加资助房屋供应?

其五,供应不足,调控力度需要体现自置自住优先的大方向。可是特区调控措施长期存在巨大漏洞,就是假设首置就是用家而非投资者,结果投资者以“借人头”继续入市,政府有必要以实际用途界定从而制定相关调控措施。辣税实施八年多,为政府带来额外千多亿收入,愿意付辣税的大有人在,证明辣税未能取得应有成效。为何没有人提出堵塞漏洞又或对投资设立适当的限制?以上种种问题,若政府不向市民清楚交代,只会令人怀疑政府根本无意大幅提升置业比率,收窄贫富差距。

孟子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政权理应定立制度,令人民拥有足够资产。可是过去廿年,特区各项政策失误,大量民众堕入贫穷线之下,二十多万人住在㓥房,大部分新一代无力置业,年老没有自置物业者难以安享晚年,结果引爆民怨。若果政府今天仍不作承担,大幅调整策略,让大部分民众在合理负担能力范围内拥有自己的居所,又怎会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同?◇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楼市动向】楼市与97年截然不同
【楼市动向】缺地建院舍养老面临大灾难
【楼市动向】议会失效“重中之重”解决无期
【楼市动向】土地共享变杂乱无章式发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