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巫石吉:每个人都是天才

叔本华说过:“实际上,小孩子都是某种程度的天才;天才也是某种程度的小孩子。两者最接近的特点是表现朴素和崇高的纯真,这也是真天才的基本特征。”

在舒利希田格尔的【故人小传】中,也说莫札特一辈子都像是小孩子。

是的,天才眺望世界,好像看戏一样,都是以纯客观的趣味,就只这点,便足够具备“大孩子”的资格。

一生之间,若不能像个某种程度的“大孩子”,总是板着脸孔,了无生趣地埋头苦干,完全沉着理智的人,也许是个能为世人所用的人才,但绝不是天才的材料。

天才之所以为天才,是因为感受系统和认识活动的优越,并且,这样异常的状态,必要继续保持一生。此现象常人也能持续到青春期,我们常可发现一些禀赋优异的年轻人,那种纯粹的精神努力以赴,充满了纯真与崇高的使命感,俨然有着天才的特质,但到了成年期又回到世俗的层面上来,表现出来的尽是些争财夺利,显得俗不可耐,使以后邂逅他们的人,惊讶于他们的巨大变化。

歌德说过美丽的词句:“小孩子不能践守约定的事情,年轻人也很少能遵守;然而,他们守约时,社会方面反而食言背信了。”

每个人都有他一度青春的美丽与梦想,同样的,每一个人也有他青春智慧的存在。这是爱学习、爱理解、能把握事物的特质,这种特质在儿童期每个人都有,到了青春期淘汰一大部分,到最后,和青春的美丽与梦想一般,终于梦想破灭消失踪影。

最后只有极少数得天独厚的人,才能保持一生,虽然年华老大,还能依稀辨认,这些人才是真美,真实的形而上哲思的人才,才是真正的天才。

一般来说,小孩子大都伶俐、具有想像能力、富于求知欲、容易教导,他们比成人更喜好、更适于理论工作。由于神经系统的发达,儿童的智力优于愿望、激情等等的所谓意志。

因为智慧和脑髓是一体的两面,正如生殖系统是一切欲望中最激烈的欲望一样,所以将此系统称为“意志的焦点。”

儿童时期是一生中不可再有的纯洁、幸福的时代,是人生最美好快乐的时期,往后,我们只能以憧憬之念来回味回忆它。

他们之所以幸福快乐是因为儿童时期的全存在中认识多于意志,这种状态使一切的事物都罩上新奇的色彩。这样的世界,如沐浴在人生的晨曦中,眼前的一切充满着蛊惑和魅力。

小孩子纯真清澈的眼睛,令人喜爱,而且,偶尔还散发崇高的眼神,有位哲学家说过:“从一个人的神情与目光,可以读出一种境界。”

拉斐尔就运用这样的表情,画出一幅美丽动人的头像画,这种纯朴纯洁可爱高尚的眼神,就是因为他们不含意欲。

精神力的形成远比应该为自己服务的“需要”还要发达,在这一点上,大自然的办法是适应他的目的。

因为在这智慧与资讯占优势的年代,儿童开始吸取大量的网路资讯,为了将来的需要,无意中做了知识的储存,他的智慧没有休憩的活动,把握一切的汲取所知的资讯与知识,全都揽进脑海中,为了来日,做准备周到的储存。

这情形如同蜜蜂的预感将来的需要,而采集大量的蜜相似。从整个人生来看,人类在青春期以前,所得的见解和知识,确比以后的学习总和多得多。

人在儿童时期,一直都是以“可塑性”为主宰,这种力量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实质发生变化而进入生殖系统中,再进入青春期,开始表现情欲,从此,意志就逐渐占了上风。

以心理特征来说,从理论的、爱好学习的儿童时期,进入时而如山风般的劲烈,时而沉腻于忧郁不稳定的青春期,然后又移到热烈而认真的壮年期。儿童时期还未孕育性欲的本能,所以他们的意欲很稳定,儿童时期特有的天真、睿智及理性等等性格,就是由此产生。

因此,关于儿童时期和天才的类似之处,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其似曾相识的特质!

从叔本华说过:“实际上,小孩子都是某种程度的天才;天才也是某种程度的小孩子。两者最接近的特点是表现朴素和崇高的纯真,这也是真天才的基本特征。”更可应证一个论点,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天才的特质,随着进入青春期以后,逐渐丧失一部分,等到成年以后,面对家庭、工作、家人与小孩的教育,却自然地淡忘与生俱来天才的特质与本能,到最后,成了平凡平庸的世俗人物。

成功的人一定具有天才坚毅、持之以恒的特质,具有天才坚毅、持之以恒的特质一定是成功的人。

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从成功的人身上去感受天才的特质,发现就在每个人的身上,这种与生俱来天才的特质与本能,千万不要白白浪费,发掘它,善用它,激励它,坚强且持之以恒的奋战不懈、发愤忘食的精神,久而久之,你将寻觅到你天才的特质与强大的力量喔!

切记!每个人都有天才的特质,善用它,激发成无法阻挡的强力意志吧!你将成为下一个成功的天才!@*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