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长廊

台湾画家写下台湾美术史奇迹

【大纪元2月2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凌美雪台北报导

多年前,陈澄波以一幅20号的《嘉义公园》油画小品,在国际拍卖会上以高于预估底价3倍的价钱卖出,成交价约合台币2600万,不仅写下了画家个人作品单位最高价,也为台湾画家创下纪录。

至今,陈澄波的画作单位高价纪录,曾出现过1号130万,在平常的画作底价也可标到1号70万之谱;在国际拍卖会上还曾高价留名的,如廖继春的作品《西班牙古堡》,去年创下4千3百多万台币成交额,都意味着台湾前辈画家作品价值水涨船高的现象。

如今,已故前辈画家中,作品单位售价高达1号数十万的并不稀奇,而这些画家多数都是日治时期留日的艺术家,虽然当时台湾处政治、社会上复杂多变的环境,这些留日学生被视为“有管道”赴日的权贵份子,但在美术史上,这些人的艺术成就仍旧被视为台湾近代美术发展史的奇迹,也是台湾最珍贵的文化资产之一。

日本人如今积极回头来向台湾借件,自然有其历史与文化教育交流上的意义。其中陈澄波也特别值得一提,出生于嘉义的陈澄波,生于民国前7年,1924年赴日就读东京美术学校,之后便以《嘉义街外》成为台湾入选帝展第一人。

陈澄波于1934年与李梅树等人创立“台阳美术协会”推动台湾美术运动,还曾以专业画家身份参加欢迎国民政府筹备委员会,只是没想到竟于“二二八”事件中成为被捕以至于枪决的受害者。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