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

在乡村行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方农村(一)

荒芜的田园(1)

【大纪元9月22日讯】我找不到路了。

只得一脚踏进干枯的田间。有个孩子领着狗跑过我身边,他们用蹦的动作前 进。尾巴翘得高高的小狗一蹿,看不见了;接着,穿粉红上衣的孩子也看不见了;最后 ,连我自己也看不见了。

蒿草太盛。蒿草将狭窄的田间小径彻底掩藏起来,蒿草完完全全将我们淹没在它漫天漫地的世界里了。

此时是秋天,我正走在湘中益阳一个名叫金盆桥的小村庄里。与我的鞋底进行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是当地农民原本世代用来种植水稻的良田。现在,这不是良田了,是荒芜寂寞的田地。我在蒿草里艰难行走,蒿草拚命拉扯我的脚我的手。

与蒿草紧紧团结一起霸占了田园的是稗子。稗子,据考证,它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比稻谷还早。别看它长得颇像稻子的近亲,实则是稻子的宿敌。稻谷出现在哪里,它们就跟随到哪里。农民与稗子进行过坚持不懈的斗争。稗子还年幼,瘦弱纤细的它们就开始厚着脸皮跟秧苗争夺肥料——我偶尔会瞎想,若谁没事找事去弄部稗子的发展史 ,很可能写完一看,是部稗子与人类作长期斗争的“血泪史”——农民在稻田里仔细搜寻,找出稗子躲藏的身影,扯了扔掉;但很快,新稗子又长出来了,于是又扯;又生, 又扯……稗子用最坚忍不拔的斗志告诉人类:我们是赶不尽杀不绝的。

现在好了,稗子胜利了。趁农民冷落田地哪怕只是一年时光,它们就伴随着蒿草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席卷整个田园。村人没谁去想这是悲哀或别的。他们在秋后的季节里,用懒洋洋的目光打量着稗子,打量着蒿草。他们懒得去田间里走走,他们看着稗子在风中摇头摆尾的得意样子 ,他们也不生气,他们更不会觉得好笑。由得你们去,你们想占领了田园就占领去吧。

这,就是我为撰写《在乡村行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方农村》一书,而在中国南方六省乡村行走途中所看到的最令我陷入忧虑的情景——稗子用醒目的密密麻麻靠在一起的挺立姿态告诉我:田园荒芜啦,田园是我们的天下啦!

得了500万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的袁隆平先生骑着款式很陈旧的摩托车在田间跑来跑去,带领弟子们使劲作着试验,使水稻的亩产量节节涨高,涨到令一位生于 1937年的江西吉安的老农孟春来吃惊不已:“现在的稻子只种一亩,就够得着过去种四五亩地了!”确实如此,1950年中国大陆农田亩产平均242斤,到2001年,亩产平均数已达950斤。

说来,袁隆平这位扎根于中国乡村泥土上的科学家,他的科研成果不管对全世界还是中国,绝对都算得上大大的福祉!但他显然没料到,他千辛万苦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产量再高,我们的农民兄弟也越来越不乐意与田园打交道了。我拍下了众多田园荒芜的镜头,那些看起来美丽实际上令人痛惜的照片,用最直白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农民告别了田园,农民告别了农村。

———节选自《在乡村行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方农村》

@

作者简介:

蔡成,中国青年作家,现居海外,在中国大陆、台湾、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共发表近200万字作品,长于散文、随笔创作,已出版有《左手跟右手下棋》、《花花草草与人生菩提》、《情人看招》、《生命向左转弯》等散文、随笔集。

2002年开始,蔡成怀着社会忧虑之心,从繁华的深圳出发,先后19次前往福建、湖南、江西、安徽、广东、湖北、广西、浙江、上海等省市农村,开始“风土中国”系列丛书的创作,接触过中国农村成千上万的农民,通过文字记录和照片拍摄的形式,与 120多位生活在最底层的中国农民开展面对面的直接采访,先后成书《在乡村行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方农村》、《地工开物 ——追踪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老江湖——追踪神秘的传统江湖术》、《角落—— 99个民间人物的背影》等四部著作。其中《在乡村行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南方农村》一书的删改版已在中国大陆公开出版,引起众多忧国忧民人士的关注。《广州日报》、《深圳商报》、《城市晚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扬州晚报》、《海南日报》、《中国新书》等报刊杂志曾进行报导和激烈讨论。与此同时,由于该书以照片加文字的形式,平面直观、真实深入地揭示了中国农村的现状与存在的大量问题,因此受到指责和批驳,被指为“无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的飞速发展”,有对 “三农问题”扩大化之嫌,是否定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的抹黑之作。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