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6日訊】“目前盛行的核酸等‘基因食品’對人体健康并無多大幫助,”人類基因組計划中國項目執行人、中國科學院遺傳研究所楊煥明教授日前對所謂的“基因食品”提出質疑。
新華社記者在楊煥明的辦公室里,見到一張報紙的版面正中登著一幅楊教授与人的合影照。“我都不知道這是什么時候拍的,未經我同意就用于商業目的。”
對于這种打著“基因”大旗的偽基因現象,楊煥明表示強烈憤慨和抗議。
近年來,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划“工作草圖”的繪制完成,一股“核酸”熱忽然在神州大地上興起,以保健品名義出現的“基因食品”一時間充斥著大小媒体,屢見報端。
楊煥明說,基因無疑和人類的健康密切相關,人類所有的疾病都直接或者間接和基因有關,但是從科學角度看,所謂人体需要補充外源核酸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他分析說,人類生命由蛋白質、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四种基本物質組成,核酸是基因的載体。人們每天都在吃“基因”,只不過通過消化系統的 將原來的基因分解成人体能夠吸收的核 酸等并不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
“組成生命的四种物質中,除核酸外,都是要從人体外吸收的。人体缺的是營養,而核酸不可能缺,”楊煥明說。
“某些廣告上說人老了或得病,制造基因的能力可能會減弱,這更是無稽之談。我要問,人得了腫瘤,腫瘤細胞里不就有基因嗎,但得了腫瘤的人,腫瘤長得很快,這不就說明基因生成的能力很強嗎,”他說,“事實上,除了几种特別的遺傳病會影響基因生成外,人最不缺的就是基因。而得了這些遺傳病的人,一般出生不久就死了。”
楊煥明更指出,“這吃進去的‘基因’也不可能使你增長什么,因為它不會帶入什么信息。”
針對老年人急于補充營養的心理,這位教授指出,最重要的是平衡膳食,沒有必要購買高价的所謂“基因食品”。
同時兼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生物倫理委員會委員的楊煥明,是人類基因組計划中國項目的“領軍人物”之一,他和其他中國科學家一起順利完成了中國所承擔的百分之一的測序任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