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紀錄与國家發展

標籤:

美國國務院宣布,將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提出譴責中國大陸人權的決議案,此系基于中國大陸在言論自由、法輪功、西藏和工人權利等諸多領域均出現惡化或倒退現象。國會兩院的兩党議員均連署譴責提案,布希的新政府既強調道德標准,自然順水推舟。

与柯林頓主政時期將人權与政經關系脫鉤的政策相較,中美關系遂回到從前,人權紀錄又成為雙方角力的領域。

中共這次也不甘光挨打不還手,隨即相對發表美國人權報告書,指責美國在獄政、婦女地位、干涉他國人權方面紀錄不佳,甚至諷刺美國總統大選低得票率卻獲胜的民主制度,要求美國先改善自己的人權,不要「動輒藉口人權,對他國頤指气使。」

平情而論,任何政府都不應免于人權紀錄的公開,這是現代國家在國際社會中存在的檢驗標准之一。從烏干達、智利、中國、俄羅斯到美國、法國、加拿大,無一能豁免。美國既能公布中國大陸的人權報告,中國大陸當然也能公布美國的人權白皮書,大家各持一本帳投訴聯合國,讓國際社會攤開來檢查、討論,自然發生監督改善的作用。

因此,美國的態度毋宁值得肯定。她承認自己有缺點,也愿面對事實去改善,并持為政府的施政目標,從改善選舉方法、防制家庭暴力、懲治性別及族裔歧視、管制槍枝、改良獄政等,無不成為聯邦及州政府努力方向。那些違背人權的事實,未待外國政府檢查,本國的媒体、人權團体即率先揭發,訴諸司法求直。

天下沒有完美的社會,總有冤屈不平的慘事。重要的是,持有公權力的政府在促進人權上,有無制度上建构的目標,有無監督的机制,以及領導人有無推動改善的決心和可檢驗的成果。

准此而言,中國大陸做的确實不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所保留地批准了聯合國經濟、社會与文化權利公約,卻拒不實施支持工人組織自由工會的權利。而更重要的聯合國公民与政治權利公約,在簽署近三年后仍未經「人大」批准。

且不說「人大」是「政治橡皮圖章」的政治机制,其實反映的是中共當局的治國心態;光在外部而言,作為安理會成員國,中國對兩項聯合國重要的人權公約不能全付執行,在國際社會中便不能執領導角色,也沒有服眾的聲望和地位。看看今天中國大陸除了在反霸權方面能產生良性作用之外,其他方面的貢獻何在?

人權絕不是「關起門來打不打狗」的國家內政問題,而是普世必須提高警覺、堅持維護、可供攤開來面對國際社會的共同議題。人權自然也不是外交籌碼,拿來討价還价。人權是執政者的原則、國家的目標,与聯合國宗旨是相同而非對立的。

從這一點看,江澤民辜負了執政初始海內外對他的期望。他把市場經濟搞活(賴朱噷基之力),除此之外乏善可陳。政治改革迄無蹤影,也未見政策目標与實施步驟;反腐治貪的結果,是貪腐愈多愈大,并且走上黑金之路;人權的打壓則劣跡昭彰,迫害法輪功、教會,壓制組党,控制网路、監控媒体……他沒有把國家帶上正确方向。港澳回歸,未發生良性帶動的作用,反而在政治上退化,使「一國兩制」更缺乏說服台灣的力量。人權之路,江政權沒有愈走愈寬,反而愈走愈窄,竟至妨礙了國家發展。中國大陸申請主辦奧運,將立即是繼聯國人權委員會譴責后的又一考驗。

轉自《風向》

相關新聞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為信念從沒退後?
【名家專欄】你的口罩為什麼是中國製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