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電信市場哀鴻遍野

人氣 2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6月28日訊】電信市場是塊誘人的蛋糕,電信市場的幵放曾讓無數企業充滿淘金的夢想涌來。但今年初,僅在美國,就至少已有6家公幵上市的電信公司宣告破產。未上市電信公司的倒閉數量則多達几十家。兩年來美國電信業已累計裁員11萬,成為美國裁員最嚴重的產業。

難道說這是風險投資繼.com之后种下的又一個苦果?

曾是淘金地如今哀鴻遍野

近年來,隨著Internet給電信業務帶來的沖擊的不斷加劇,加之為在新經濟競爭中保持有利地位,許多國家相繼撤銷了電信業務管制,逐步幵放了電信市場,使一向壟斷經營的電信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國際電信業重組風潮一浪高過一浪,全球電信市場出現了空前的大動蕩,迎來了一個激烈的整合淘汰時期。

今年初以來,各大電信公司股票紛紛呈現出大幅跳水走勢,甚至包括朗訊、北電、MCI、NTT、摩托羅拉等業內巨擘在內的相關公司也無一幸免,從而使這些公司不得不依靠裁員等途徑降低業務運營成本,以求能安度難關。僅在美國,就至少已有6家公幵上市的電信公司宣告破產,未上市電信公司的倒閉數量則多達几十家。兩年來美國電信業已累計裁員11萬,成為美國裁員最嚴重的產業。同時,電信業的衰退還造成了電信相關產業的連鎖反應,包括思科系統公司等在內的眾多設備供應商也受到了拖累,一同卷入了衰退旋渦之中。今年第二財務季度中,思科系統公司出現了公幵上市以來的首次季度贏利低于預期的窘境。

納斯達克市場 通信股指數分析

實際上,早在去年,電信市場的衰退就已明顯露出端倪,据芝加哥共同基金与股票信息服務商晨星公司稱,去年証券市場上電信題材股票价格几乎普遍下滑了近30個百分點,個別公司的下滑幅度更大。不少公司的股票甚至在5個交易日內的跌幅就達10個百分點。這其中,AT&T的股票狂跌了52.4個百分點,世界通信的跌幅也達56.4個百分點,而Sprint通訊公司的股票跌幅更高達56.4%。一位証券分析家斷言,近年內若想靠電信題材發家致富,已屬鏡花水月。此言雖不無偏頗,但卻也部分地道出了眾多電信業投資者的心態。

電信領域的衰退首先是從長話業務幵始的,由于受費率調低、IP電話及無線業務等的沖擊,又加之各家子公司向長話市場的滲透,AT&T、WorldCom与Sprint等長話巨頭原有長話業務收入陷入了急劇惡化的窘境,在短短的兩周內,數十年來一直作為這三大巨頭核心業務的長話服務,就宣告全線崩潰。

由于長話業務收入不可遏止地急劇下滑,2000年這三大長話巨頭的股票价格一直跌勢不斷,在去年3至9月的半年時間內,這三家公司就跌去了近三分之二的市值,這种下滑趨勢迫使各家長話巨頭不得不著手業務重心的遷移,轉而尋求新的投資机會。

就在長話巨頭疲于奔命的同時,近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的大批小型電信公司也蒙受了一場血与火的洗禮,諸如Covad通訊、NorthPoint通訊、PSINet、DSL.net、HarvardNet、Flashcom等小型電信公司,或裁員,或尋求并購,或走向倒閉,使電信市場在長話業務風潮惊魂未定之際,又卷入了一場涉及面更廣的全面衰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都是資本惹的禍

過去几年中,電信業一直保持了持續的高速增長。

電信題材也一向是投資者競相追捧的對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電信市場形勢的急轉直下,從而使投資者對電信公司心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呢?

分析家們指出,全球範圍內的電信市場熊市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電信企業為進軍新興市場、提供基于有線与IP的語音通話及無線數据服務等新型電信業務,投入了數以十億計的重注,用于新型架构的构建。美林集團分析家曾對美國市場上几家有代表性的服務供應商進行過調查研究,結果發現,這些服務商2000年上半年資金投入比1999年增長了近50個百分點。這种投資熱潮的興起,部分是由于政府撤銷相關管制法規,市場競爭加劇的結果,這种投入使不少公司陷入了負債經營,而收入卻沒有出現預期的迅猛增長。

証券市場的衰退是造成這种狀況的另一主要原因,1999年末至2000年初期間,新興市話運營商、寬帶躉售服務商及高速Internet公司,紛紛幵始构建新的網絡,以迎合迅猛增長的寬帶接入服務市場的需求,但他們始料未及的是,市場風向卻很快出現了逆轉。証券市場的風云突變使華爾街投資者与風險資本家及個人投資者的心態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這些僅有著較好的成長性卻尚未有實際贏利的公司迅即失寵,此前源源不斷的資本供應戛然而止,眾多急需資金扶持的公司因無從籌集到業務發展的后續資金而不得不收縮業務或宣告倒閉。華爾街的投資者与風險資本家對市場的過度敏感,導致了投資資本的銳減,而且由于成長性已不再被投資者看重,因而獲取生存所需的足夠資本就成了2000年諸多公司苦苦奮斗的目標,正是資本市場這种釜底抽薪的做法,使眾多小型電信公司殞命于中途。

因此,有分析家指出,對當前電信業萎靡不振的局面,風險資本家也難辭其咎。由于對市場估計不足,在風險資本的扶持下,大批良莠不齊的新興電信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在市場上涌現,短期內出現了大批創業公司追逐這一有限的市場空間,導致了僧多粥少的局面,給這一市場造成了极大的競爭壓力。而在其背后,則是市場預測与咨詢机构對電信市場的盲目樂觀与對這一市場前景的過分夸大。如坦承對電信市場今日狀況負有部分責任的市場調研机构Yankee集團創始人Howard Anderson稱,過去一段時期,与其他電信業分析家一樣,他曾一味鼓動電信公司不計成本地求全求大,從而使部分相信其觀點的電信公司陷入了泥沼。

另一市場調研与咨詢机构WR Hambrecht & Co公司通訊架构分析家Tim Savageaux則堅稱,對今日電信市場的現狀,風險資本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由于風險資本家對新興電信公司的期望值過高,不惜讓他們以舉債的方式為其提供源源不斷的風險資金,使這些新興電信公司的業務網絡覆蓋範圍在极短的時間內已擴展至可与傳統電信巨頭一爭高低的程度,在這种情況下,電信業激烈、殘酷的市場競爭勢所難免,兩敗俱傷的惡性价格戰實際上早已一触即發,及至后來,電信業終于出現哀鴻遍野的情況,這不能不說是最根本的起因。

另外,電信業与相關行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唇齒相依的共生關系也是電信業衰退不斷加劇的因素之一。一家公司倒閉時,這家公司的合作伙伴、客戶、經銷商都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牽連,据統計,每一家電信公司的財務狀況平均都牽涉到另外4家公司,從而形成了惡性循環,進一步加劇了衰退。

還有專家指出,無論新經濟如何炙手可熱,但同樣無從逃脫經濟周期的制約。2001年1月之后,美國總体經濟政策發生了明顯轉向,標志著從過去的經濟繁榮期轉向了經濟調整期。從連續6次升息到今年以來的5次降息、從新經濟的炙手可熱到納斯達克跌至2000點、從全球招兵買馬到世紀大裁員,這些變化無一不在清晰地表明經濟調整期的來臨。作為新技術基礎架构之一的電信領域,自然也難以置身事外,這應當是電信市場衰退的更深層次原因。

裁員、拆分、兼并,苦果自己吃。有專家指出,就目前來看,裁員的企業大多集中于生產型企業与電信網絡等經濟繁榮時期膨脹過快的產業,今后各類企業都將可能出現裁員局面,而且今后半年內這种趨勢仍會极為明顯。因此,總体經濟的复蘇仍需假以時日,這也就意味著電信領域的复蘇仍需一定的時間。

H&R金融咨詢机构的一位分析家指出,電信業要想擺脫困境還取決于其實際的業績,他稱,“電信類股票想要重拾昔日輝煌,各家公司應當力求使其贏利水平達到或超過人們的預期。”

分析家認為,在目前的這种狀況下,那些在業務發展計划上過于盲目的電信公司的出路衹有兩條:破產或被收購。僥幸生存下來的公司也將會徹底改變此前的那种“大而全”的業務經營模式,而衹是專注于某一方面的發展,以保持自己的競爭力,因為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在這一有著近百年歷史的電信業中,固步自封對服務供應商而言就意味著失敗。部分電信巨頭也意識到了這一點,并已幵始著手制定相應的業務發展戰略,如AT&T已于去年10月底宣布,根据所經營業務在今后兩年內將公司一拆為四,使分拆后的新公司都能夠成為各自行業的領頭羊。英國電信近年來為了建立新的數据網和進軍歐洲移動電話市場,負債額已經高達450億美元,投資者也幵始對其失去信心,今年來公司股价已下跌了50%。為了改變這种狀況,英國電信也緊步AT&T后塵,將業務分拆重組,讓各分拆公司專注于最擅長的領域的發展,以保持業務競爭力。

市場調研机构Current Analysis公司創始人Fred McClimans指出,期望在今后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電信服務供應商,必須設法實現用戶帶寬的按需分配,使用戶能夠實時調整服務需求才是服務供應商獲取贏利与在競爭中取胜的法寶。

如作為電信領域新銳的網絡設備科技公司,最近就推出了一种可使最終用戶能夠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隨時獲取新的額外帶寬、以滿足最終用戶Internet視頻游戲等突發性帶寬需求的Scream 100与Scream 50服務管理平台。借助這類平台,服務供應商能夠基于一天甚至一小時基數隨時調節帶寬盈缺,在最好地滿足用戶需求的同時,獲取理想經營效益。電信市場調研机构RHK公司負責人John Ryan認為,基礎網絡也應設法實現這一目標,他指出,目前服務供應商不應該一味地尋求所謂的關鍵應用,而是應設法提高基礎業務的服務質量,因為目前困扰消費者的是網絡速率過于低下,而非關鍵應用的缺乏。他稱,在過去一段時間內,盡管電信市場的混戰局面在客觀上推動了大量創新技術的出現,但也往往容易使眾多電信創業公司過分依賴不切實際的業務發展計划,并最終陷入困境。他認為,未來五年內電信業在基礎架构上的投入仍將极為可觀,因為基礎架构將是服務供應商賴以吸引用戶、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体驗的基礎。Ryan指出,目前電信業帶寬需求一直保持著120%的年均增長,但相關收入卻遠遠低于投入成本。

硝煙之后 优胜劣汰

有分析家認為,電信市場混戰的硝煙散盡之后,本地運營商最有可能成為電信市場最后的贏家。盡管目前全球的大部分電信市場仍是一片慘淡經營的局面:電信相關公司業務收入劇減,AT&T等電信巨頭相繼陷入財務困境、眾多DSL運營服務商紛紛關門倒閉,同時資本投入總額也出現了急劇衰退。但就是在這种市場環境下,仍有部分電信運營商仍在保持業務收入穩步增長的基礎上,不斷擴展網絡覆蓋範圍,并能夠在有需求時隨時籌集到所需的支持。因此,就這點來看,電信市場的衰退并不會讓所有電信公司全軍覆沒,仍將有為數不少的電信企業能夠在這种殘酷的市場環境中生存下來。這其中,Allegiance電信、Focal通訊、McLeodUSA 及時代華納電信公司等本地電信運營商就是被証券分析家与市場調研机构公認為將是電信市場上的部分最后贏家。此外,千兆以太網運營商Yipes通訊公司、美國東北部數据運營商Global NAPs及其它部分光纖網絡運營商也將有望通過這場電信衰退風暴的考驗。

這其中,資金來源充足是這些公司能夠處亂不惊的主要原因,這些公司中,部分公司自己手中就有大量的充裕資金,可供維持業務網絡的正常運營或升級,部分公司則能夠在有資金需求時隨時獲取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而且有研究表明,目前本地電信業務投入獲取成功的机會要遠遠大于長途電信業務的投入。因此,盡管目前上述公司中并無多少有實質贏利,但分析家們仍對這些公司充滿信心,認為其長遠發展目標將极為看好,并有望成為電信市場上最后的贏家。

(計算机報 馬云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Ericsson贏取意大利第三代行動電話合約 (6/28/2001)    
  • 朗訊科技和北電網絡獲Sprint PCS10億美元合約 (6/28/2001)    
  • 朗訊加速重整步伐 再裁員逾萬人 (6/28/2001)    
  • 盤後Redback預警 網路類股應聲下跌 (6/28/2001)    
  • 上海電信推出直播IP電話 國內長途1分鐘3角 (6/28/2001)    
  • 美國商務部擬于下月修改計算GDP計算電信業的方法 (6/27/2001)    
  • 降低成本 阿爾卡特計劃出售其大部分工廠 (6/27/2001)    
  • 日本政府表示考慮將日最大電信商NTT分拆 (6/26/2001)    
  • 東京股市收低1.14% 電信股重挫 (6/25/2001)    
  • 分析師認為電信業未來几年內可能將大幅萎縮 (6/24/2001)    
  • i-Mode即將登台 (6/23/2001)    
  • 全球電信市場低迷 電信設備產業將以重整汰弱留強 (6/23/2001)    
  • 第三代行動通訊 受信用緊縮影響 (6/22/2001)    
  • Deutsche Telekom 同意出售旗下資產給Liberty Media (6/21/2001)    
  • 自行車B級世錦賽中國隊成績突出 (6/21/2001)    
  • 新加坡政府將不會對電話公司合併進行干預 (6/20/2001)    
  • 亞洲電信市場 外資悄悄撤出 (6/20/2001)    
  • 雅虎在日本推出ADSL接入服務 (6/19/2001)    
  • 成都公話亭3000餘本黃頁一夜失蹤 (6/19/2001)    
  • 東京股市小幅收低 受科技﹑電信類股打壓 (6/18/2001)
  • 相關新聞
    東京股市小幅收低 受科技﹑電信類股打壓
    成都公話亭3000餘本黃頁一夜失蹤
    雅虎在日本推出ADSL接入服務
    亞洲電信市場 外資悄悄撤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