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鋒 : 2008奧運北京內懮外患   

凌鋒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18日訊】 北京申奧成功,在歡騰的激情過了之后,恐怕也不能不考量面對嚴峻 的現實,凡事有利有弊,喊口號容易,要真去做,就要克服重重困難,解 決件件問題。

最傷腦筋的問題可能是環保生態。這些年來北京的生態急劇惡化,除 了缺水,就是沙漠化,以致不斷有遷都之說。今年華北大旱和沙塵暴不斷 襲擊北京更證明了這一點。實際上如果北京這次申奧不成功,也許難再有 申辦奧運的机會了,因為不知道大自然將會如何改造北京。為了對抗生態 環境的惡化,這五年內北京將投入二百四十億元人民幣對水利進行綜合治 理。但是要解決沙塵暴的問題要更困難了。六月底新華社報導沙塵暴源頭 在內蒙古自治區陰山北麓,要從那里開始根治;但是七月初別的專家就推 翻此論,說沙塵暴的源頭在外蒙古。如此以來,沙塵暴發生的問題均同北 京當局無關。不知道這是不是為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先埋下伏筆。

奧運的經濟收支要怎麼算法?北京市估計收支各十六億多美元,可以 有一千六百万美元的結餘。但是為了舉辦奧運所要建造的基本公共設施和 場館,數字就遠遠大於這些,据宣布要投入三百二十億美元!絕大部分當 然由中央政府資助,還有來自各方面的捐獻,而中共最大的本事是可以把 各种強迫性的行為包裝成“自覺自愿”,當然背后是來自權力的恐怖。所 以江澤民的根据地上海和其他城市都沒有因為北京申辦成功而興高采烈, 因為他們都擔心中央政府會來攤派。當開發大西部同舉辦奧運同步進行的 時候,不知道中央政府如何“端平一碗水”。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只怕 要拖慢發展西部的大計。這就將擴大本來已經很懸殊的東西部差距。中共 為了擺脫通縮不斷刺激內需,這些年來每年發行大量國債以赤字預算來擴 大開支,而且一年比一年多,這個包袱越背越重,且看它如何湊集資金。

腐敗問題是中共一党專政下無法克服的頑症,舉辦奧運會需要大規 模的基礎建設,自然是貪官們的特級肥肉。如果連申辦2000年奧運被江澤 民死敵陳希同所貪污的款項都搞不清楚,那麼現在坐鎮北京、同賴昌星案 有關的江澤民心腹賈慶林及其党羽,能期望他們雁過不拔毛嗎?北京這次 舉辦奧運為了要解決空气污染問題,還要遷走大批工厂。如果我們知道三 峽的移民問題肥了多少貪官,那麼北京工厂的大遷移自然也不會虧待這些 蛀虫。

大陸的專家承認目前的貧富差距已經超過國際警戒線,連最保守最僵 化、家屬也很不乾淨的人大委員長李鵬最近也承認民眾的收入差距在拉大 ,因此舉辦奧運會肯定使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從而加劇社會矛盾和沖突 。社會上會出現什麼惡果,且拭目以待。

從兩岸關系來看,表面上似乎北京將因此而收斂窮兵黷武的面孔。但 從歷史紀錄來看,這也不是絕對的。例如希特勒一九三六年辦奧運,一九 三九年進攻波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九八0年莫斯科辦奧運,一九七九 年十二月蘇聯軍隊入侵阿富汗;一九九0年北京辦亞運,一九八九年六四屠 殺也不手軟。有人說蘇軍出兵阿富汗,國際間抵制了奧運;但是別忘了, 六四后沒有人抵制北京的亞運,台灣還積極支持。現在為了獲得大陸的“ 商机”,還有什麼不可以犧牲的?反過來如果中共正是顧及奧運形象而不 敢動武的話,不也正是搞台獨的最好時机?所以兩岸關系還是按照它原來 的規律發展,奧運的影響是有限的。

至於國際方面,美國由反對變為中立,只是策略上的變化,當然同它 最近放軟對北京的政策也有關系。有人形容這是美國在中共的脖子上套上 了一條絞索,中共如果亂動,美國就可以拉緊絞索。這种說法雖然言過其 實,但是它還是可以起個“絆馬索”的作用,一旦中共不規矩的時候,絆 它一下,使它清醒。但這始終也是輔助手段,中共是否理性,是否會改善 人權、推進民主,取決於它自己,外界只能起著提醒的作用,向它施壓。 當然有外界的提醒好過沒有。而在獲准舉辦奧運會的同時,北京也會加入 WTO。因此如果是絆馬索的話,是兩條絆馬索,中共的日子就不會那樣好 過了。

總之,离開二00八年的北京奧運還有七年的時間,抗日戰爭也才八年 ,因此七年之中可以發生很多事情,包括人們難以預料的事情,但是也可 以主動做很多事情。主動權在北京領導人手里,是因循守舊、抱殘守缺, 還是改革陋習、勵精圖治。江澤民已經喪失太多的時間,不必再抱什麼期 望,新的一代又能否擺脫他的控制、利用奧運同加入WTO的時机為中國找出 一條新出路?

轉自<<大參考>>(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澳洲體育風起雲湧,英雄少年索普欲奪世錦賽七金 (7/18/2001)    
  • 「中國人權」指北京申奧成功 翻臉無情 (7/18/2001)    
  • 為什麼江綿恒拒絕記者的采訪 (7/18/2001)    
  • 申奧成功第二天 中共逮捕青島异議人士燕鵬 (7/18/2001)    
  • 【紀元專欄】鄭義:猜一猜八年後北京奧運的環境 (7/18/2001)    
  • 白說 :奧運成爲一場政治大沖喜 (7/18/2001)    
  • 白宮發言人談俄中關係和中國主辦奧運會等問題 (7/18/2001)    
  • 南希·佩洛西對北京申奧成功發佈新聞稿 (7/18/2001)    
  • 中國辦世界杯﹐最快2022年 (7/18/2001)    
  • 聖火圈地 (7/17/2001)    
  • 以理性冷靜心情看北京奧運 (7/17/2001)    
  • 世界日報:法輪功學員車隊 金山市區遊行 (7/17/2001)    
  • 苹果日報 :主辦奧運犧牲民生 (7/17/2001)    
  • 李怡:奧運蘊藏的危機 (7/17/2001)    
  • 北京能賺錢嗎?申奧花費誰來出? (7/17/2001)    
  • 陳勁松 : 奧運經濟影響中國未來 (7/17/2001)    
  • 中國申辦世界杯還有多遠?張吉龍稱最快也得2022年 (7/17/2001)    
  • 中國的承諾可信嗎﹖ (7/17/2001)    
  • 多倫多不必依賴奧運也可使人民安居樂業 (7/17/2001)    
  • 鮑威爾﹕北京辦奧運有助于改善民主 (7/17/2001)
  • 相關新聞
    多倫多不必依賴奧運也可使人民安居樂業
    鮑威爾﹕北京辦奧運有助于改善民主
    中國申辦世界杯還有多遠?張吉龍稱最快也得2022年
    陳勁松  : 奧運經濟影響中國未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