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再注資6,000億買國債 刺激經濟

標籤:

【大紀元11月04日訊】美國聯邦儲備局公開市場委員會(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FOMC)2日開始
了為期兩天的政策會議,並於週三下午會議結束後宣布,將推出一個新的六千億美元國債收購計劃。其目的在於壓低長期利率,從而加快美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以振興美國經濟。此舉深受全球關注並備受國內外爭議,全球央行隨即也將密集集會宣布因應措施。

美聯儲表示,將於明年第二季之前再增購六千億美元的國債,亦即今後的八個月每月約購買750億,並持續觀察其刺激經濟的效應以做出採購調整。FOMC也將盡力維持聯邦資金利率在0與1/4之間,並預期經濟環境適合於低利率。

這項新政策大致符合市場預期,也意味著放開信貸閘門,並將把新印製的數千億美元注入到金融市場濟當中。然政策宣布後,股市應聲下跌。

美聯儲此舉恰與世界諸國的經濟政策逆向而行,除了日本以外,亞太地區印度、澳州、韓國、新西蘭與中國都已或明或暗的表示將增息以對抗通貨膨脹。歐洲國家因持續強硬的反通膨政策,一些成員國希望歐洲央行做好收緊政策的準備,因此預計歐盟在週四的會議上不會跟進美國的措施。此現象凸顯全球各經濟體之間逐漸增大的鴻溝,一邊是緩慢增長的美國,一邊是諸多新興經濟體和商品生產國。

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官員憂慮美聯儲的寬鬆貨幣政策可能會引發該地區的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中國擔心其快速增長的經濟所帶來的通膨危險,並表示這種危險將因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而加劇。

美聯儲這項被稱為第二輪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 Ⅱ,QE2)的措施非常具有爭議性。其所做的計算顯示,每購買五千億美元的債券,其效應約相當於短期利率削減半個百分點。但美聯儲官員對實際效果很沒把握,因為對這種政策並沒有多少經驗。

這項政策的反對者,包括美聯儲的一些官員認為,量化寬鬆政策並非當前經濟的解決之道,並辯解說,聯邦政府於大衰退時期的類似情況下也曾注資兩萬億(2 trillion) ,但結果證明效果甚微。

資深經濟學家艾許沃(Paul Ashworth)舉出兩年前美聯儲第一次採用量化寬鬆政策時,投注的資金由當初的6,000億增加至18,000億的例子,認為目前的政策規模太小,發揮不了作用。

美聯儲直言不諱的異見人士、堪薩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赫尼格(Thomas Hoenig)也認為該政策弊大於利。

世界最大債券投資管理公司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 (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PIMCO)投資長葛洛斯(Bill Gross)日前向路透社表示,若美聯儲採取此非傳統貨幣寬鬆政策,預估美元在未來幾年將面臨高達20%的貶幅。其貶值幅度與速度都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並預期其後果將是出脫美元與資金湧入新興市場與成長快速的地區,例如亞洲與拉丁美洲等。

相關新聞
美主流專家預期美聯儲很快有新動作
提高通脹預期 美聯儲既想做又怕做
伯南克:美聯儲擬進一步刺激經濟
美聯儲稱需採取新經濟刺激措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