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和第七個的不同

經濟學的100個妙聽聞(2)

董典波、黃曉林

人氣 4
標籤:

邊際效用

第一個和第七個的不同

◎妙聽聞

佛教《百喻經》中有一則寓言:有個人肚子餓了,去買煎餅吃。他一連吃了六個,覺得還是不飽,就買了第七個吃,剛吃了半個,就覺得很飽了。

這時,他心中很懊悔,用手打自己的嘴巴說道:「我怎麼如此愚癡而不知節約!早知道後頭的半個煎餅能吃飽,那麼我只要買這半個煎餅就是了,前頭的六個煎餅不是多吃了嗎?」

經濟學這麼說

「邊際」(margin)是經濟學上的關鍵術語,常常是指新增的意思。邊際效用(margin utility)就是消費者多消費一單位商品而得到的新增效用。

一八七○年代初出現的邊際概念,是西方經濟學自亞當‧斯密以來的一個極為重要的變化。經濟學家把它作為一種理論分析工具,應用於任何經濟中任何可以衡量的事物上。

正因為此一分析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背離了傳統的分析方法,因此有人稱之為「邊際革命」。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會碰到需進行邊際分析的問題。

譬如:你是火車站附近一家小百貨店的經理,是什麼使你決定營業二十四小時,而不是朝八晚九?你可能會這樣考慮:二十四小時營業當然要額外(邊際)花費一些成本(如水電費、工資等),但也會有一定的額外收益(多營業十一個小時的收入),只要額外收益比額外成本高便是可行的。

其實你是在拿額外增加的成本與額外增加的利潤做比較,而不是以建百貨店的費用、購櫃檯、售貨架等的成本作為決策的依據的。

在經濟學上,這「額外」的部分便稱之為「邊際」,而把由某項業務活動引起的邊際收入與其邊際成本(而不是全部成本)比較的方法,就叫邊際分析法。

如一家民航公司開闢從甲地飛往乙地的新航線,每運載一位旅客的全部成本是260元,那麼,當每次飛機有空位時,它能不能以每張130元的票價賣給學生呢?有人可能會說:「不行!」理由是每個旅客的全部成本是260元,低於這個數目的票價將使航空公司虧損。

但是,如果我們用邊際分析法一分析,便會發現,行!因為我們此時做決策不能依據全部成本(包括飛機維修費用以及機場設施和地勤人員的費用等),而是要依據邊際成本。

飛機維修費以及機場設施費等的開銷,不論是否搭載學生,都是要發生的,而學生在機上的就餐費和飛機因增加負載而增加的燃料支出,才是因學生乘坐飛機而額外增加的成本。

若該邊際成本只有30元,則邊際收入130元大於它的邊際成本,說明學生乘坐飛機能為公司增加利潤,所以,按低價讓學生乘坐飛機對航空公司是有利的。

邊際分析法是經濟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不僅在理論上,在實務中也有相當大的作用,是打開經濟王國的鑰匙。

知識鏈結

邊際效用遞減(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對物品的欲望會隨欲望的不斷滿足而遞減。如果物品數量無限,欲望可以得到完全的滿足,欲望強度就會遞減到零。

中午你肚子餓了,去麥當勞吃漢堡,吃第一個的時候你會覺得漢堡太好吃了,於是你又買了一個;吃第二個時你可能感覺沒第一個好吃了,但也還行,於是再買了一個;吃完第三個,你真的覺得飽了。

碰巧的是,一個要好的朋友來了,硬拉著你又吃了一個漢堡,這時你就覺得有些膩了。如果再要你吃一個,你可能以後看到漢堡就想吐。每個漢堡帶給你的滿意度是遞減的,從好吃到想吐,這就是邊際效用遞減。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 指在任何產量水準上,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需增加的工人工資、原材料和燃料等變動成本。

例如:生產某種產品100個單位時,總成本為5,000元,單位產品成本為50元。若生產101個時,其總成本為5,040元,則所增加一個產品的成本為40元,即邊際成本為40元。@(待續)

摘編自 《一口氣讀懂經濟學:經濟學的100個關鍵詞》 臉譜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新紀元】減少溫室氣體 須對中國採嚴格措施
波蘭經濟暢旺  歐盟一枝獨秀
美國家庭資產淨值回升  有利消費支出
回望21世紀頭十年(3)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