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臨時外勞政策長遠利益不看好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5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根據加拿大移民部的數據,在加拿大的外藉臨時勞工人數,從2002年至2008年增加迅速,從10萬人增加到25萬人。公共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Public Policy)5月13日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加拿大的外勞政策對絕大多數的外勞不公平,也不能滿足國內遠期的勞工需要。

研究從是否考慮長期接受這些臨時勞工,是否漠視他們將來在社會中的地位,是否妨礙他們融入加拿大等方面做了調查分析,包括僱傭、家庭團聚及申請成為永久居民的機會。

臨時外勞易遭到不公平待遇

該報告指出,在臨時外勞應有的權利方面,政策與實際情況有出入。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的工作許可規定只適用於一個工作、一個僱主及一個地點,使他們的權利及保障受到限制,加拿大似乎不關心外勞將來的社會地位。另外,他們還容易受到招募過程中的非法行為的影響。

在移民機會上,具有高技能的外勞有機會在境內獲得永久居民身份,其配偶也可以獲得工作許可。而低技能的外勞極難成為移民,其配偶的工作許可也有限制條件。

移民政策專家、皇后大學教授Naomi Alboim在回答大紀元的提問時曾說,臨時外勞在有些方面受到省勞工法保護,但實施及監管不夠,他們不一定真正受到保護。作為臨時工,有些計劃他們付了錢,但不能享用,比如就業保險,他們給這個計劃付錢,但不能從失業保險中領錢;他們給加拿大退休計劃付錢,但不能享用,除非長期給該計劃供款。

按聯邦的政策,臨時外勞只要有工作,就可以更新他們的臨時居民身份。不過,2008年底開始的經濟衰退,這個人群則首當其衝,他們遭到各種不公平待遇甚至虐待,一時成為公眾關心的焦點。他們很多人英文水平有限,不知道自己享有的勞工權利。

之後,政府開始了一些列立法程序來保護外勞。去年5月,安省議會通過了一個針對臨時工的139法案,不允許代理機構向外勞申請人收費,並增加了一系列保護臨時工權益的措施。

去年12月12日,加拿大政府宣佈一項保護住家保姆的新提案,除了有一系列保護保姆的措施外,還將使保姆申請移民更容易。移民部長肯尼當時在多倫多宣佈這項提案時,幾名菲律賓保姆當場流出了眼淚。

不過,肯尼去年10月宣佈的一項修改臨時外勞政策的提案,就遇到勞工組織的炮轟。該提案要求,臨時外勞在加拿大住滿4年後,之後的6年將不能再來加拿大工作。

肯尼當時說,這個修改是經過廣泛諮詢後的結果,旨在解決這項政策在執行中所發現的最嚴重問題。同時也表示,該政策只是用來解決短期勞工缺乏的措施。

加拿大經濟需要臨時外勞

這項聯邦臨時外勞政策在近幾年迅速增長,2008年,臨時外勞及外國學生的合計數量達到 272,520人,已經超過新移民的總數247,202人。

根據統計,外勞主要是外籍保母及季節性農場工人等。近年阿爾伯特省對低技能的外籍勞工需求大增,如食品廠工人、廚房工、肉廠工人及建築工人等。在加拿大的外勞有近一半在阿爾伯特及卑詩省。

外勞確實幫助了加拿大的經濟。不過,Alboim對大紀元說:「我的擔心是,很多招聘臨時工的職位不是臨時的。如果他們有很多要求技能低的長期的工作職位,僱主及政府需要正視這個問題,應該招收永久性工人。」

他表示,在難民、家庭團聚移民、原住民等群體中有不少技能低的人,他們應該可以承擔這些工作。

加拿大政府從去年春天開始,要求所有的工作需求必須在加拿大首先刊登廣告。移民部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加拿大接受的外勞人數隻有約18萬人,比前一年明顯降低。移民部收到來自僱主的最多抱怨是,限制多了之後,更難利用這項聘請外勞的政策。

臨時外勞影響加拿大移民政策

移民政策專家Alboim說,目前政府資源轉向臨時工人而放緩處理技術移民的申請,會影響到加拿大吸收最好技術移民的能力。

多倫多Maytree基金會去年的一項研究,也認為迅速增長的臨時工作許可已經走得太遠。因為在加拿大的臨時外勞及外國留學生中,很多人想成為移民,但研究也表明,那些有更好整體素質的人比臨時工人更能適應加拿大的勞工市場。

目前,在加拿大的外藉臨時居民有更多機會可以申請成為永久居民,比如加拿大經驗類別計劃、省提名計劃等。而在海外的技術移民申請人,則必須根據聯邦技術移民計劃,按照大學學歷、工作經驗以及語言能力等評分。而且還需要所學專業符合要求。

加拿大的移民策略看起來更看重效益了。雖然在加拿大的外藉臨時居民不像在海外的申請人那樣面臨更嚴格的篩選,但他們移民的前提條件通常是已經在工作,就是可以給政府交稅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洲放寬574類中國留學生簽證
阿威視窗 (6):人情味 公德心 移民惡習快快改
6月份移民排期 親屬和勞工各有前進
移民局開始發放重新設計的新綠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