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轉大人:對隨處革命的看法(2)

艾米麗.內格爾.格林(Emily Nagle Green)

人氣 10
標籤:

我們先來取得共識,從這場革命不是什麼談起。它不只是給持續成熟中的網際網路一個光鮮亮麗的名字而已。

商業、娛樂、資訊,以及其他更多東西,已成為現在不可或缺的世界數位平台,這個平台如果少了隨處革命的第一個要素,它在 1990 年代就不會現身。

更何況,網際網路直到今天還在繼續演進。但隨處不會只是下一個酷炫的社交網站,或者像 Google 的數位資產那樣大肆擴張。

無線技術是這次轉型的基本要素,但隨處不只是指行動電話的成長。隨處除了有地球上的每一具電話、個人電腦、膝上型電腦、黑莓機(BlackBerry)連上網路,我們生活中更多的用品,最後也會有一些相同的連網能力。

我們可能很難想像微波爐、汽車,甚至事務設備,終有一天能夠連上網路。不,隨處革命不只是指網際網路的成熟,也不只是指行動電話的爆炸性增長。

無所不連的崛起將用到網際網路和行動電話技術,但會將這些創新推進成為力量強大的整體,最後會使得這兩種技術的發展看起來相當原始,就像第一代汽車、電話和其他技術創新最後的情形那樣。

它談的是這些裝置如何運作、它們的能力和限制,以及潛力。它談的是它們的連網能力背後的技術,談人有哪些興趣、需求和渴望,驅動我們邁向時時連線的狀態。

要了解因此誕生的一張通訊大網最後可能的面貌,以及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先來探討隨處革命的三個最基本要素:匯流到一個共用的數位網路;全世界對網路增加容量的需求永不滿足;無線傳輸展現開創新局的經濟面。

如果你和我一樣相信這些要素將是我們此生最大的科技轉型,也是促使你經營的業務起革命性變化的關鍵來源,那就有必要花點時間去了解它們,以及它們如何結合起來,產生這樣的原動力。

隨處的三個要素歷史上的革命,都是由互有關聯的一些事件,在極少的社會、軍事和經濟因素下結合,卻形成極為複雜的連鎖效應。數十年來,研究工作者試著抽絲剝繭,釐清導致大變動的重要因素和點火事件。

這段期間,學者的學術生涯,因為苦心孤詣的研究和辯論而誕生或消失。分析革命的一個挑戰,是探究起於何處。

法國大革命爆發,是因為挨餓的窮人很多?還是因為氣候異常,導致作物歉收?或者和選擇栽種什麼作物有關?我想,如果我們要逐一列舉引導出隨處革命(也就是無所不連)的各項創新和發展,可從電晶體談起。

畢竟,它是電視機、收音機、電腦和電話的共同元件─這是現代電子第一個徹底無所不在的零組件,也是我們邁向無所不在全球網路的要件。

從這裡,我們可以提起二十世紀電腦運算、數位儲存的進步,以及其他不可或缺的工程發展。少了它們,我們不會有全球網路,更沒辦法利用全球網路。

但且讓我們跳過十八世紀法國大饑荒的起因,聚焦於三個最立即和最根本的要素。由於它們,最近這一次科技變移,是我們見過最大的。

■■■ 時時用到的網際網路協定:共用的數位網路

隨處的第一個要素是共用的數位通訊網路,能夠搭載可以化為或者譯為二進位位元的任何東西:語音、音樂,當然還有影像,但也包括金錢和浩瀚的資訊之海,數量之多,種類之繁,以及成長之迅速,幾乎不可能描述它們的特性。

今天的商務網際網路是在 1990 年代中期躍入主流意識,但它背後的核心觀念,亦即把數位數據分解成封包,而封包可以經由不同的網路傳遞,送到最後的目的地,然後在到達的時候正確地重新組合,這個概念出現的時間則要早得多,那就是1970 年代初開發的傳輸控制協定/網際網路協定組合(TCP/IP suite)。

自有電信通訊以來,資訊就在各種獨立、有時不相連結的網路上傳送。這些網路各用不同的技術,起初各有目的,用於執行特定工作,並各具與任務相關的特色。

固定線路(fixedline)電話網路,剛開始是把纜線架在電桿上,穿越地表,將住家、辦公室和電話公司擁有的交換設備連接起來,這是專門為處理語音通話而架設,甚至供應本身的電力,以防電力網斷電。

有線電視網在二十世紀中葉出現,使用完全不同的銅線,把電視節目傳送到住家,因為這些住家經由廣播收訊不是很好。

如果你家沒電,就不會看電視,所以這個網路沒有附加供電解決方案。有一段時間,這些獨立和不相干的網路和平共處,業主從沒想到有一天他們會彼此競爭。

然後是商務運算崛起,開始打造龐大的數位資訊新圖書館,而且促使我們開始發展各種方法,把傳統的媒體轉變為數位形式。

有了 1970 年代的網際網路協定(IP)組合之後,IP 基本上成了共同的語言,能在講這種語言的任何網路上,傳送任何形式的數位數據。

數據機的發展,起初是要讓類比電話網路能夠傳輸數位數據,因此開啟了一波熱潮,人們開始使用獨立的網路,去做它原始目的以外的事情。

在 1990 年代的撥接式網際網路服務推波助瀾之下,電話和有線電視網都開始用於傳輸更多的數據。

電話和有線電視網的經營者突然之間發現自己在競逐叫人血脈賁張的新機會,因為他們都看到,在自己的服務中加進新東西,向使用者收費,可以增添網路的價值。(見圖表 2-1)

當電話網和有線電視網都能做基本上相同的工作,我們在任何地點,需要兩個網路都用嗎?由於現在有數量龐大的資訊以數位的形式呈現,也有共同的語言加以傳播,所以通訊部門和法規環境正發生大變動。

理由很簡單,那就是槓桿:當一座數位網路能夠支持任何想像得到的通訊形式,為語音、電視,或其他任何事物而建立的單一目的網路,價值就會急轉直下。

槓桿:對擁有網路的業主來說,IP 帶來的好消息是有更多的方法可利用網路,因此會有更多的收入來源。壞消息是,以前不具威脅性的其他單一目的網路,現在成了新的競爭來源。

單一目的網路合流為多目的網路蔚為趨勢後,全球各地的網路擁有者正爭先恐後,想要趕緊和競爭對手有一樣多的目的,或者多多益善。@(本文結束)

摘編自 《ANYWHERE:引爆無所不連的隨處經濟效應》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分公司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詐騙法全都露:手機病毒!切勿回電
拒絕審查 谷歌中國出新招
消費者買不買  臉書推特影響大
18歲的圓夢計畫(4)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