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世界將面臨糧食泡沫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13日訊】(美國之音2011年 1月 12日報導)從中國到印度到印度尼西亞,食品價格都在上漲。有環境專家指出,由於目前全球的過度耕作和過度汲取地下水的糧食生產正在破壞經濟增長的自然支持系統,世界將面臨糧食泡沫,未來糧食價格上漲將是一種趨勢,而這將影響全球經濟和政治穩定。

從世界銀行到高盛公司的經濟學家們都預測,2011年,全球經濟將以3%或是超過3%的速度增長,但是環境分析人士認為,這樣的預測忽略了全球糧食供應的變化。

美國智庫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長萊斯特.布朗(Lester Brown)在為其新書–《走在懸崖邊上的世界:如何防止環境和經濟崩潰》(World on the Edge: How to Prevent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Collapse)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這樣說道:

“作出上述預測的經濟學家都沒有問過這樣的問題,我們是否有足夠的水資源來支持這樣的增長速度?或者,如果全球糧食需求加倍,將會對世界經濟產生何種影響?而這些食物又從哪裏來?他們沒有問過這樣的問題。”

布朗說,過去幾十年來,人類一直在破壞經濟增長的自然支持系統:森林、草地、地下水和土壤等等。他說,正是這樣,世界在製造一個糧食泡沫。

他說:“我們現在製造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個糧食泡沫。我們都知道美國的房市泡沫,當泡沫破滅時,美國房價下跌了30%,這是過度借貸造成的。糧食泡沫則是由於過度耕作和過度汲取地下水造成的。這兩種泡沫都給經濟帶來嚴重後果。糧食泡沫破滅時,全球範圍糧價會飛漲。”

他說,目前,他還不知道這個泡沫何時破滅,但是,如果世界繼續目前的模式,時間就是以年而不是十年來計算。他說,世界目前已經接近懸崖的邊緣,導致政治不穩定的糧食上漲隨時都可能出現。

他說,去年俄羅斯因為高溫天氣導致小麥減產就是經濟增長支持系統被破壞的最好例證。他還說,如果同樣規模的旱災發生在中國或是美國,對全球的影響更大。

布朗說,由於水資源缺乏、土壤被破壞、新的農業生產率增長水平低下、氣候變暖等因素,世界糧食增產面臨困難,但與此同時,由於人口增長、發展中國家國民飲食結構變化–趨向於攝入更多的卡路里以及生物燃料的廣泛使用,糧食需求卻在上升。受供求關係的推動,糧食價格上漲今後將成為一種趨勢。

他說:“我們現在的糧食價格上漲不再是因為某個事件導致的,而是一種趨勢。你只要看看糧食和人口增長的等式就明白了。”

1990到2005年期間, 全球每年的糧食消費為2100萬噸,但是在2005到2010年, 全球糧食年消費量增加到4100萬噸,幾乎翻了一番。

地球政策研究所的布朗說,21世紀的安全將不再是軍事方面的威脅,而是糧食短缺的威脅,他建議改變這種趨勢,重新定義安全。

他說:“我們今天或是未來的威脅不再是軍事威脅,我們不需要擔心大規模的武裝衝突。我們需要擔心的是氣候變化、大規模的水資源短缺、土壤被破壞、人口持續增長等, 這是我們面臨的新威脅,對我們安全的威脅。”

儘管如此,他對未來的發展並沒有失去信心。因為世界已經在行動,已經在開始拯救自然支持系統。他說,以美國為例,過去三四年以來,美國的煤碳使用率下降了8%,去年,有48家煤礦被關閉等。新技術的使用也降低了能源的消耗。輕軌、高鐵以及電動汽車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也是朝正確的方向邁出的重要步驟。他說,但是,世界需要加快步伐,也需要領導力量。

他甚至建議使用電風扇代替空調、用自行車代替機動車等。從個人做起,來改變破壞自然支持系統的做法。(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全球糧食需求大 加拿大農業發展看好
【新紀元】中國糧食危機
調整政策 非洲糧食生產可自給
中國三大主要糧食作物將全部轉基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