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七事:氫化植物油是罪魁禍首

椿油坊

人氣 14

俗語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近三、四十年轉變最大的非「油」莫屬了。

君不見商場上棕櫚油、椰油、橄欖油、芥花子油、菜油、花生油、粟米油、紅花子油、豆油、葵花子油、亞麻籽油、魚油、月見草油、以及各類調合油等等種類繁多。

70年代提倡不要用豬油煮食,應改用植物油。花生油因此大行其道。未幾,花生油有黃麴毒素污染的風險,說要轉用菜油、粟米油才健康。90年代起,超市出現葵花子油、紅花子油。現今又流行芥花子油、橄欖油。近期,自然醫學界更為倡椰油為最健康的煮食油。

◎油脂質主要成份

油脂質主要的成份是脂肪酸,主要是由碳C、氫H、氧O等元素所形成。當所有碳原子都和氫結合時,稱為「飽和脂肪酸」。而「不飽和脂肪酸」則有一個或以上的碳原子不和氫結合,卻以碳與碳互相結合的。以上碳相互結合僅有一處者稱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兩處以上稱為「多元不飽和脂肪」。每一種油脂都由不同比例的「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所混合組成的。

◎氫化植物油是罪魁禍首

50年代初,食油工業界致力推銷,低成本、儲存期特長的氫化固體植物油,給予急速增長的麵包及零食工業。

為讓製造糕餅使之有乾脆鬆軟的口感,因此商人令植物油在室溫像牛油般也呈固體狀,利用氫化過程,將原本不飽和脂肪酸,氫化成高溶點的人造糕油。過程將大部份原本是不飽和脂肪酸,氫化成飽和脂肪外,還形成另一種「變型」的,稱為「Trans fatty acid」的不飽和脂肪酸。

自50年代初,天然的牛油豬油一直被抹黑、扣帽子,說它是飽和脂肪會阻塞血管,甚至致癌。所有食物原有的飽和脂肪,都被恣意去除。然後以平價及含有大量有毒的,變型脂肪酸的氫化植物油替代。人造牛油被商人大力吹虛為較優質,比純正牛油更健康的食物,實際上是很大的謬誤。

50年代後期,首位認為飽和脂肪導致冠心病的美籍科學家Ancel Key宣報──氫化植物油才是真兇。

近年的科學研究,逐一將真相揭露。1997年11月著名的新英倫醫學期刊NEJM公佈一個長達14年,以超過八萬名護士的健康數據,經分析後的結果顯示:女護士進食最多氫化植物油的心臟病發機會,高出少食氫化植物油的達53%。另外,有趣的是,分析發現進食高脂肪(佔每餐46%),卻與心臟病發機會率無甚關係。

所以,罪魁禍首是氫化植物油,及其中變型脂肪酸TRANS。另一科研發現,精製氫化植物油增高患癌症的機會,脂肪酸愈不飽和,致癌機會愈大。@*

相關新聞
開門七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開門七事:「味素症候群」迷思解密
如何把惱人的海鷗從你家趕走? 專家這麼說
如何讓蘭花重新開花? 園藝達人教你祕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