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上白袍之前的14堂課

多重身分 多重快樂

黃瑞仁 教授

人氣 4
標籤:

臺大醫療體系的醫師角色是多元的,他同時是病人眼中的醫師,是學生眼中的老師,是同儕或同行專業眼中的研究工作者,認清這多元角色,並且對這些角色加以肯定,才能勝任這些工作。

譬如我通常是利用週六下午臨床工作告一段落後,在辦公室裡撰寫或修改研究論文,對很多人來說,週六下午是休閒時間,如果我否定了自己研究工作的責任,就會覺得花這樣的時間並不值得。

沒有人規定我們一定要走怎樣的路,但如果選擇一條有興趣的路、適合自己的路,認真的做自己,則任何事做起來就會勝任愉快。

七年前,我被派任到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擔任副院長,多了一個醫院行政的角色,每週要台北雲林來回跑,很多人問我:「不會累嗎?」

累,當然會累,但我只要想到,可以在那裡建立制度,塑造理想醫療環境,讓醫療團隊有好的環境回饋、幫助地方上的人,這也是一種社會責任,是一件有意義的事,身體上的勞累又算得了什麼呢?

每次當我要南下雲林時,心情都很愉快,總想著這個禮拜又可以做些什麼,讓這個醫院再往前多推進一點?

醫院更進步,民眾來就醫就能得到更多好的結果,健康地回到他們的家庭,這樣一來,自己也覺得為這個社會上的正面影響力多貢獻了一些,特別開心。

幸福如何定義

其實也有很多醫學生在進入醫學院時,初始的價值觀都是正確的,目標都是想救人、想幫助人,但為何會在中途變了質呢?

有時同儕或家人給的壓力也會扭曲自己的價值觀。大部分的人都會認為當醫生可以賺大錢,回想起來我算是很幸運的,家人從沒有質疑我為什麼不多賺點錢。

我在第三年主治醫師時,想在台北市興隆公園附近買一間約二十坪左右的公寓,總價三百萬,價位其實並不高,但當時我才猛然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購買,結果是三個妹妹各借我一些錢,無期無息貸款,才得以買到這個房子。

很多人會把在臺大當主治醫師和賺很多錢畫上等號,其實不然。我後來慢慢存錢,從小房子換到現在的房子,一直到四十五歲,才把房屋貸款還清。

曾經讀到這樣一段文字:「當一個人所擁有的東西,是他自己努力得來的,他得到的滿足感或快樂感會更多。」

我和太太都是南部人,出社會後,我們各自在工作領域裡打拚,我在臺大醫院裡毫無背景,藉由不斷的努力以及同事間互相幫忙,慢慢升等為主治醫師,在臺大醫學院當內科教授,四十五歲還完貸款,有一棟可以安身立命的房子,不管是我的家人或太太的家人,都沒有人給我要賺很多錢的壓力,對我來說,我自己覺得相當幸福。

很多人對幸福或快樂的定義不同。在選擇配偶時,也的確有一些人將結婚對象設定為有錢人,但未來婚姻結果是否如外界所想,公主與王子的快樂結局也未必成真;而在選擇科別上,比較容易賺錢的皮膚科或整形外科等科別,近幾年特別熱門,但根據我的觀察,年輕一代醫師會選擇這些科別,倒不見得全是因為容易賺錢,反而有些是沒辦法面對挫折與壓力,再加上這些科別不需要值班,訓練過程不像內科外科那麼辛苦。

但我也很樂見有些年輕人選擇投入外科、婦產科等較辛苦的行業,有些醫院的耳鼻喉科醫師必須要開頭頸部腫瘤,一開就要花費五、六個小時;又如整形手術的顏面重建,也常需要一進手術房就是長時間的奮戰,依然有一些願意接受挑戰的年輕醫師投入,從中找到價值。

醫學的終極價值

如果行醫是為了賺錢,有一天一定會心理不平衡,因為和從事其他行業的朋友相比,他們也許可以輕輕鬆鬆從股票交易或商業投資等途徑迅速累積財富,那種速度不是一個醫師的收入可以比擬的;又如整形外科醫師,若他所提供的不是專業,而只是拚命打廣告,靠名人行銷,本身技術並不足,不能為病人提供可信任的服務,早晚會被層出不窮的醫療糾紛所困擾。

做任何事,起心動念最重要,回歸醫學這件事,它基本上是個幫助人的行業,一個專業醫師的養成十分漫長,最終可以幫助人,才是醫學的終極價值。

醫療乃全方位的照護

病人最常問醫師一個問題:「我為什麼會得這個病?」癌症病人尤其常問:「為什麼是我?」醫院裡最能看見生老病死,最能體會花開花落的感受。

無助的病人需要醫師的專業幫助,當病人問「為什麼是我?」時,我們只能勸慰:「碰到了就要面對。」

不管是社會賢達、運動健將、養生達人、凡夫俗子、販夫走卒,都一樣會生病,但碰到了就是要醫師與病人共同面對。

醫師不是神,不是全能,但一個稱職的醫師能提供的,包括技術上的幫助,醫術上的病理診斷,此外,語言或非語言的幫助也很重要,不要對病人漠不關心,但關心也不是濫情,而是知道病人真正的需要,感受他人的需要,才能成為一位「真正」幫助病人的醫師。@(本文結束)

摘編自 《醫者:披上白袍之前的14堂課》 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提供

相關新聞
王元甫醫師:健康三大危機的養生之道
【王元甫醫師減肥專欄1】健康先從減肥開始
台國泰醫師人手一台iPad 即時掌握病情
入秋氣溫驟涼 醫師:留意心血管疾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