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不懂中國 百思買關閉全部門店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2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報導)2011年2月22日,美國最大消費電子零售商百思買(Best Buy)宣佈,關閉其在中國的全部9家門店及上海零售總部,門店共約1,000名全職員工也將解散。這9家門店也是目前百思買在中國的全部門店,分別為上海6家,北京、蘇州、杭州各一家。同時,百思買宣佈未來重點投資五星電器來角逐中國市場。百思買的退出令中國業界震驚,分析人士稱,百思買不懂中國,其銷售模式難以適應市場是其遭受「滑鐵盧」的主要原因。

百思賣關閉全部9家門店

早在幾天前,百思買撤出中國市場的消息就作為「流言」傳出。由多位財經記者組成的「藍鯨財經記者聯盟」更是提前一天發佈了消息預告,全球最大家用電器和電子產品零售集團百思買要退出中國市場,將遣散所有中國員工。

22日10時,百思買官方網站正式宣佈,即日起關閉在華9家零售自有品牌門店,同時關閉其在上海的中國零售總部。從早上開始,負責公關聯絡的高層手機統一關機,官方網站迅速刊登出完整的「告顧客書」和相關解釋文件。下午2點,亞太區總裁在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公佈詳情。

百思買同時公告表示,將於2月24日至3月24日選擇4家門店受理客戶有關商品、積分、禮券、退款、發票以及其他方面的問題。4家門店中在上海有2家,分別是徐家匯店和聯洋廣場店,另外2家分別在蘇州和杭州。

但百思買方面否認全面退出中國市場。百思買中國公關負責人表示,百思買在中國有三項業務,分別是零售業務、國際貿易和五星電器,百思買只是撤出零售業務。

百思買被遣散的員工也獲得了相應補償。據瞭解,百思買此次的員工賠償方案為「N+1+4」乘以底數,「N」為工作年限,底數為每月3,500元。這意味著只要工作1年以上,基本都可以拿到2萬元左右的遣散費。據瞭解,百思買一名普通基層員工一個月工資在1,000元左右,就補償金額而言,並不算低。

據瞭解,大部份員工都已同意百思買的賠償方案並簽字。

不懂中國成關店主要原因

2006年,百思買高調進入中國,但經營5年後,百思買宣佈關閉在中國的所有門店。甚麼原因導致全球最大的消費類電子產品零售商百思買失意中國市場?

家電專家劉步塵認為,百思買入華時間過晚。2006年百思買再進入中國已經失去先發優勢,早在2005年,中國家電連鎖業已經完成在中國的佈局,所以此後一直被國內大連鎖壓制。

業內人士分析,全球電器零售市場上主要有兩種商業模式,一種以國美、蘇寧為代表,其將銷售區域分租給不同的家電廠商,並由廠商派駐促銷員在賣場銷售,連鎖賣場從中收取租金,並從產品的銷售額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為利潤;另一種則以百思買、沃爾瑪為代表,企業通過規模採購低價買入產品,然後在賣場內用自有員工加價銷售,零售商賺取買賣差價。

而百思買堅持「買斷經營」,還需要自己購買供貨商的樣機,並承擔樣機折舊的損失,使得運營成本遠遠高於本土家電賣場。

雖然百思買提供個性化服務,購物體驗好,但商品的價格高於國內本土家電賣場。一位業內人士評價說,百思買銷售的商品跟本土賣場同質化,消費者自然願意買價格便宜的,結果導致百思買門店的營業額很低。

分析人士認為,百思買關閉門店主要原因是其「中國模式」水土不服,百思買不懂中國。

據悉,百思買在中國的經營業務將整合到旗下五星電器品牌中,而五星電器將執行「本土化和百思買體驗式模式」相結合的經營方式。

百思買在中國發展歷程

在進入中國的5年時間裏,百思買在中國一共開出了9家門店。

2006年6月,百思買以1.8億美元收購了當時國內第四大電器連鎖企業江蘇五星電器75%的股權,開始了在華家電零售業的第一步。

收購五星電器部份股權後,它在中國採取了百思買、五星雙品牌運作模式,五星依然按照內資家電零售商的模式,向供應商提供租賃場地進行運營,這也是國美、蘇寧在國內獲得成功的主要模式;而百思買則採取國外方式——自行買斷商品進行運作。

資料顯示,2007年百思買在上海徐家匯開出了第一家百思買門店;隨後在2008年10月,距離百思買進入中國市場19個月後,百思買才開出第二家門店;同年底,百思買在北京採取與賽特集團聯營的方式開出了一家「店中店」,但這家店並沒有列入百思買在中國的門店網絡中。2010年,百思買走出上海,先後在蘇州和杭州分別開出一家門店。

2009年2月,百思買斥資1.85億美元收購了五星電器剩餘的25%股份,全資控股五星電器,坐上了中國家電連鎖市場老三的位置。但五星電器被百思買全資控股後,在2009年和2010年就沒有再開設過新店。

目前五星電器擁有總共100多家門店,與國美、蘇寧上千家門店相比,僅約為其1/5。

多家外企撤出中國

在中國業務遭到失敗的並不僅百思買一家,許多在海外的巨頭在中國都曾遭遇「水土不服」,面對中國的國情,及中共控制下的所謂「市場經濟」,使許多海外巨頭退出中國。

2010年3月,搜索引擎巨頭谷歌(google)宣佈正式退出中國。據媒體報導,原因在於中共政府此前對谷歌郵箱的黑客攻擊事件,及中共的網絡審查制度違背了谷歌「不做惡」的原則,而且中共的審查制度不能使谷歌充分發揮自身的搜索優勢,許多業務不能開展。

隨後幾天,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域名服務商之一GoDaddy宣佈,他們停止為中國客戶註冊域名。此外,另有一家域名公司也宣佈停止在中國登記以「.cn」為結尾的域名,退出中國業務。該公司擔心客戶安全和中國政府新要求引發「激冷效應」(人民害怕因為言論遭到國家的刑罰,或是必須面對高額的賠償,不敢發表言論),此前中共要求他們提供客戶的照片和其它身份識別文件。

2007年,由於中共在2005年要求外國人將控制權交給中方合夥人,媒體集團時代華納公司(Time Warner Inc.)將在中國境內經營的戲院轉移給其合夥人,無奈退出中國。

2006年,網上銷售巨頭eBay退出中國,結束了與湯姆網(Tom Online)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在這家合資企業中,湯姆網擁有過半數控股權。eBay退出中國是因為它面臨與中國最大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Group)旗下淘寶公司(Taobao)激烈競爭,其盈利模式難以對抗它的對手淘寶網持久的免費政策。

2005年,雅虎將在中國的分公司併入阿里巴巴集團,並將所獲得的10億美元作為投資,交換阿里巴巴40%股權,退出中國。

相關新聞
中國品牌之殤
百思買在溫哥華提供免費電腦手機優化服務
百思買告面板廠 台友達奇美下跌
外資又碰壁 百思買關閉陸分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