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天災、糧價與對策

吉光羽
font print 人氣: 17
【字號】    
   標籤: tags:

一、天災、糧價與對策

令狐文負責治理兗州時,正遇到管轄地區境內發生了旱災。他預料到糧食會暴漲。

於是召集下屬官吏,先問他們:目前市場上,米價賣多少?官府現有四個糧倉,各倉能拿出多少,去供應市場?再商量決定:以什麼價錢賣出為合適。官吏們又制定出如何抵制投機倒把糧商的策略。在場的人聽到後,很快把有關的話,傳遍了整個兗州。

當地的富戶,本來想囤積居奇,乘旱災抬高糧價,以宰人利己的。現在看來,鑽不到空子,便競相出售自己儲蓄的糧食。這樣以來,糧價也隨之平穩起來。兗州地方的老百姓,便度過了大旱災年。

二、錯時之計

唐代名將段秀實擔任兵馬使的期間,王童之陰謀作亂,準備在五更時發難。

段秀實聽到這件事後,明著召見值更的人,假裝對他不能按時準確報時,很生氣,命令他每更都來匯報。就這樣,把打更報時的時刻,向後推遲了幾刻,到四更時,天就亮了。王童之也因此沒法發難。

另外,馮瓚擔任梓卅知州時,偽軍校上官進(姓上官,名進),聚集一些兵卒,準備夜攻州城。馮瓚說:「這些都是烏合之眾,乘夜來攻城。我們應當沉著冷靜,等到天亮時,他們會自己崩潰。」

於是他率眾巡城,並密秘通知打更的人,提前並且密集的打更。當打到五更時,天色都還沒有完全黑下來。賊兵本想乘黑夜攻城的,感到非常怪異,心中害怕,就全部逃跑了。

三、聽憑神主宰

顧憲之擔任建康縣令的時候,碰到一個盜牛賊,正在和牛的主人,為牛而爭執不下,都說是自己的牛。

顧憲之讓他們把牛的韁繩解開,聽憑牛自己走動。說:「神會主宰牛,去找它的主人。」結果牛回到了主人的家,盜牛賊只得認罪。

人們稱顧憲之判決如神。把他管轄下的好酒,都稱之為「顧建康」,以清冽甘美的酒,來比喻顧憲之清廉高尚的品德。

四、誦經尋衣

胡汲仲在寧海縣為官的時候,遇到一群老太婆在廟中唸經,其中一個老太婆說:自己的衣服丟了。而別的人,全都不承認偷了衣服。一時吵鬧不休。

胡汲仲便命令:發給每個老太婆同樣多的麥粒,放在她們的手掌中。然後,要求她們,合掌圍坐在佛像面前,像剛才一樣的唸經。

胡汲仲自己則閉上眼睛,正襟危坐,過了一會兒才說:「我已經請求神靈監督,偷衣者手中的麥粒,將會發芽。」

胡汲仲話音一落,這時,就有一個老太婆,多次看自己的手掌。

於是,胡汲仲便下令將她抓起來,命令她交出了所偷的衣服。偷衣之案,遂即告破。

(以上均據明代鄭瑄《昨非庵日纂》)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彥超是北宋初年人,年輕時到寺院去出家,僧人說:「你是富貴之人,怎麼能屈居此地呢?」沒有能夠如願。
  • 「盜亦有道」的說法,古已有之。那麼,再深入一步的探討:什麼是「盜之道」呢?清代的大學問家紀曉嵐,在一篇文章中,記敘、回答了這個問題。
  • 宋朝時,河南的劉溫叟多次擔任要職,但是清貧自守,是當時人的道德楷模。
  • 宋太祖開寶三年,供備庫使李守信到秦隴間買木頭,貪污了許多錢,後來被他部下告發,李守信害怕的自殺了。太祖命蘇曉來審理這件案子。
  • 張平是宋朝人,他在秦王府任職時,因為勤懇能幹而遭人嫉恨。幾個官史誣告他偷拿王府中的錢物,秦王報告到開封府尹。雖然經過審問沒有查到證據,但是秦王還是把他打發走了。張平也不喪氣,說:「雖然現在我命運不濟,但以後未必沒有福分。」
  • 清代後期,有個叫彭三的人,他因為幼年喪父,所以母親對他有些寵愛的過頭了,成了溺愛。結果,彭三便養成了好吃懶做,橫行霸道的性格,經常在外惹事生非,鄉鄰對他的印象都極壞。
  • 人們把用錢買官,叫做「銅臭」。東漢時的崔烈,曾名重一時;漢靈帝時,他花錢五百萬,買官當上了司徒,結果是很快名譽掃地。崔烈問兒子崔鈞說:「外面的人,對我議論紛紛,他們在講我什麼呢?」
  • 仁公心地善良,樂於施捨,視助人為其樂事,是位廣積陰德的志士。一生做了很多助人之事,同時是位遠近聞名的大善人。向仁公所居的山村出口處有一座涼亭,這裡是仁公常去的地方,很多有難回不了家的得到了盤纏,很多生病、無錢求醫的人得到了救助。
  • 長安有戶姓張的人家,一天,張氏在家獨居的時候,有只斑鳩突然從外飛入,落在床上。四周靜寂無聲,人鳥四目相望,似乎兩者冥冥之間有種說不出的聯繫。面對不速之客,張氏有點奇怪,又有點害怕,就打破沉默,請求斑鳩:「斑鳩斑鳩,你不會說話,那就用行動來告訴我。如果你飛來是為了給我帶來禍患,那就請飛上屋頂;如果你飛來是為了給我帶來福氣,那就請飛進我懷裡。」
  • 北宋人晏殊七歲就會寫文章,被地方官員以神童的名義推薦給皇帝。正好皇帝親試當年進士,就命晏殊和這一千多人一同參加殿試。晏殊一點也不害怕,提起筆來,一會兒文章就寫好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