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政改 學者:魔鬼在細節中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3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梁路思香港報道)立法會本月初將就政改本地立法進行表決。一批學者昨日就為「2012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本地立法」進行聯署,提出修改建議之餘,還警醒市民,去年通過的政改方案,極可能是特區政府受制於中共政府壓力下的方案,處處設下關卡,有意製造不公平競爭,把香港政制導向假普選。

去年在民主黨妥協下通過的「2012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辦法」,立法會今日恢復二讀條例草案。超過30名學者昨日聯署一份意見書,要求港府取消行政長官不能有政黨背景的限制;擴大選委會的選民資格,將新增選委會名額分配給代表性較強的民選區議員;新增的5個區議會功能界別議席,應以5個區單議席選出。

學者聯署:政改是假普選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表示,很可能通過的政改立法,不是真普選,因政府處處維護親政府、親建制力量的利益,製造不公平的競爭。

成名表示,07年開始到現在,政府從來都沒有承諾會全面廢除功能組別,甚至港府和北京政府還多次強調,傳統的功能組別,與他們理解的普選沒有違背。他指出,在此狀況下,港民要面對香港普選,不會自動來臨的殘酷現實。

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高級講師陳士齊指,當局將提名、選舉和被選舉權制度「愈搞愈複雜,一塌糊塗」,離真普選愈來愈遠。

「魔鬼在細節中」

學者在聯署中指出,整個方案是「魔鬼在細節中」,並狠批超級區議員的選舉是偏幫財雄勢大的建制大黨,令建制大黨可以大派福利,將超級區議員的選舉變成「蛇宴乳鴿」的選舉。

成名指出,超級區議員的提名門檻只需15名,但只有民建聯、民主黨和民協有資格,其它小黨派都沒有資格,包括建制派的工聯會、公民黨、社民連等,已違反了公平競爭原則。另外,超級區議員的選舉經費是600萬(77萬美元),已經超出一般政黨的負擔能力,自似乎是在制度上偏幫建制派的大黨。

他指,香港政黨不需要公開資金來源,在金融風暴的08年、09年,民建聯籌到的款項為公民黨和民主黨的5倍多,就算拿中共的錢,也不違反香港法例。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助理教授黃偉國表示,政黨背後資金若來自中共,再透過政黨派發給選民作為福利以換取選票,如同中共在操控整個政治選舉,最終受害的不只是香港民主,還有香港市民。他指,好多政黨在「人前說一套」,贊成擴大選民基礎,等到投票最後階段,又要求支持政府立場。

成名表示,在特首選委會方面,800人的小圈子僅代表20工商界和建制派利益者。無論增加成多少人的選委會,都是以比例增加,還是不公平的延伸。他舉例,舊選委會中,漁農界代表有40席,比教育界還多,擴大後增加到60席;就業人口和對經濟的貢獻明顯不成比例。另外,有消息指政府打算將資訊科技界的專業投票資格選民取消,令人感覺港府嘗試營造有利建制派或親北京的力量當選。如果真是這樣的情況,香港的選舉是假普選。

洗牌後 民主建制比例不再

區議員選舉和立法會選舉的戰場已展開,各大陣營正在進行緊張的秘密部署。有學者認為由於香港政局已重新大洗牌,下屆選舉建制派與民主派難有6、4的黃金比例。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林蔚文表示,建制派陣營的團結似乎已經打破,建制派想走基層,福利路線已出現。例如葉劉淑儀、田北辰等牽頭的新民黨,選擇走基層溫和路線,對民主派的小政黨發展有影響,例如街工、職工盟等,但香港市民是否接受基層福利路線則很關鍵。

林蔚文預計,在本屆選舉中,民主黨暫時不會失去民主派一哥地位,因為該黨還有多達100多名區議員,所以現時比較難評估選情。但她認為民主黨與社民連的內部分裂,對泛民整體發展不太有利。

陳士齊表示,選舉已進入戰國時代,尤其是建制派,已在無所不用其極地部署,因為這次的選舉對未來10年的影響比較大。整個政局已重新「大洗牌」,無論是建制派還是民主派,可能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候選人。

陳士齊預料下一屆的選舉可能會複雜很多,暫時還不能評估選情,以前預測的6、4「黃金比例」,是基於泛民主為一派,建制為一派,但建制和民主派都出現分裂,所以比例應不能維持。◇

相關新聞
港議員指外國機構可投票或違憲
香港政改本地立法建議周六公佈
港多政黨促降超級議席提名門檻
港學者批政改方案明拒普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