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4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金靖報導)日前,中共個稅改革草案出台,圍繞個稅起征點、個稅制度及稅收征管體制等問題,專家、學者見仁見智,而大陸民眾對個稅起征點提至每月3,000元並不買賬,更有維權及民主人士質問,憑甚麼拿納稅人的血汗錢為「三公消費」買單。
中共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日前表示,草案擬將工資薪金減除費用標準(個人所得稅免征額)由現行的每月2,000元提高到每月3,000元。
2009年,財政部個人所得稅課題研究組撰寫的《我國個人所得稅基本情況》報告指出,1994年開始實施新稅制後,個稅收入當年73億元,2008年增加到3,722億元,以年均34%的增幅增長。
3,000元與5,000元之爭
中國大陸有多位專家、學者聯合發起議案、提案,建議將個稅起征點提高到5,000元。財政部副部長王軍也承認,有調查顯示,70%的人覺得目前確定3,000元的個稅起征點還是比較低。
個稅起征點提高,會不會對稅收規模產生影響?王軍表示,工薪所得費用扣除額如果由2,000元調整為3,000元,納稅人口將減少到稅基人口的12%,也就是減少4,800萬人。但是,如果提高到5,000元,則只有3%的人納稅,這個稅存在的意義就不大了。
為此,社科院財貿所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指出,個人所得稅並非中國的主要稅種,2010年中國個稅收入是4,800多億,只佔總稅額的6%左右,因此個稅減少不會對稅收規模產生很大影響。
稅收征管體制改革比稅制改革更重要
國泰君安總經濟師、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個稅改革的目的是縮小貧富差距,向高收入者、灰色和隱形收入獲得者實行有效徵稅;向低收入家庭退稅。
李迅雷指出,中國的個稅改革不僅是稅制改革,更重要的是稅收征管體制改革必須同步開展,對高收入者有效徵稅應成個稅改革目標。
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個人所得稅4,837億元,儘管比上年增長22.5%,但占稅收收入的比重一直沒有上升。而美國2009年的個稅收入已超過9,000億美元,幾乎接近政府稅收收入的一半。中國的個稅收入大約只有美國的8%,但GDP已經是美國GDP的40%以上。
李迅雷分析稱,美國個稅收入高的主要原因是能夠對高收入者進行有效徵稅,如年收入11.3萬美元以上者只佔美國納稅人的10%,他們繳納的個人收入所得稅占聯邦個人收入所得稅總額的71.22%,而中國卻難以對高收入者、尤其是隱性收入和灰色收入獲得者徵稅,據稅務總局提供的數據,高收入者只貢獻個稅收入35%左右。
個稅起征點爭論――稅制問題的誤區
大紀元記者為此採訪海外財經評論人士雲中劍,他認為,個稅起征點提到3,000,並沒有真正解決廣大工薪階層被政府盤剝的問題。以月入5,000元和月入10,000元計算,起征點提高到3,000後,減少稅額的幅度分別占月入的3%和2%。相比今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拿官方的4.9%來算),減稅額趕不上物價漲幅,仍然低一半左右。所以,如果單用提高起征點來減負,提到3,000元幅度仍然遠不夠。更何況實際的物價指數還遠不止官方宣稱的4.9%。
雲中劍指出,其實,企望提高起征點來提高收入,本來就是個誤區。中國的個稅問題,根子不在起征點,而在於稅制本身。一個作家花半年寫了一本書,得稿酬18,000,按起征點3,000算,須納稅2,100元,而另一個人,每月收入3,000,半年下來,納稅額為0;一個三口之家,老婆下崗在家帶孩子,僅老公月薪4,000支撐,每月要納稅75元,另一個三口之家,小孩都長大工作了,三個人都有工作,平均月薪2,500,家庭實際收入遠大於前者,每月納稅額反而為0。現行稅制的不公,由此可見一斑。
雲中劍分析,要解決民間迫切的呼聲,必須從體制上下刀,近期可以改為相對公平的辦法,按年徵收和按家庭徵收,而不是按個人徵收;遠期來看,就必須扭轉中國間接稅遠大於直接稅的局面,給整個中國稅制動大手術。問題是,中共政府是絕對不會這麼做的。提高免征點,充其量也就只是個緩兵之計,在民間壓力太大時做做姿態而已。
民主人士:應提倡「避稅光榮、納稅可恥」
大陸民眾王玉林認為,關鍵是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交的稅金幹嘛用了,公款吃喝一頓飯吃掉老百姓一年的收入也不是沒有的,各種名義的費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花在刀刃上了,缺乏監管機制!!!
大陸維權人士王謝認為,公款吃喝、公車使用、公款出國的所謂「三公消費」每年高達9,000億元,相當於年財政支出的30%。收入3,000多都要交稅,拿納稅人的血汗錢去為這麼多官員買茅台酒喝,憑甚麼?!
流亡海外的民主黨人士李志友對大紀元記者表示,中共無論從理論基礎、群眾基礎及道德等方面全方位的失去了其執政的合法性。稅收是維持中共殘暴專制獨裁的血液,為解體中共,應提倡「避稅光榮、納稅可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