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

三峽工程36計(四十二)

14 圍魏救趙:避開鋒芒,攻其弱處

「圍魏救趙」,為兵法三十六計之第二計。

原文:「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

敵陽不如敵陰

圍魏救趙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時期。西元前三五四年,魏國進攻趙國,包圍了趙國的首都邯鄲。趙國向齊國請求救援,齊王命令田忌、孫臏率部前去救趙國。孫臏認為,魏國大將龐涓率主力

正在攻打趙國,魏國國內空虛,不如率部去圍打魏國,迫使魏軍放棄進攻趙國而回師來救,這樣既可以解趙國之危,又可以在途中設伏,重創魏軍。於是齊國軍隊向魏國進攻,包圍了魏國首都大樑(今開封),龐涓聞訊後,率部兼程趕回魏國,在途中陷入孫臏的埋伏,魏軍大敗,龐涓喪命。

圍魏救趙的智慧,正是兵法所言,與其進攻兵力結集之處,不如打擊敵人兵力分散的部位;攻擊敵軍陽剛之處,不如攻擊敵人陰弱的部份。

三峽工程主上派採用圍魏救趙的計謀,避開三峽工程反對派的批評,而將攻擊目標指向三峽工程緩建派。利用有意壓低三峽工程所需要的投資,造成三峽工程虛假的各項優秀經濟指標,從而得出國家財政可以承受三峽工程建設的結論。而由於政治因素,緩建派只是向中央領導建議暫緩興建三峽工程,無法直接在生態環境和移民安置等重要問題上,向三峽工程主上派進行挑

戰,以致被對手所利用。

三峽工程「緩建派」

一九八二年鄧小平為三峽工程開了綠燈,一九八四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原則批准興建三峽工程方案,引起國內外強烈反對,特別是來自全國政協委員的反對。但由於政協委員的政治身分和以往教訓,致使三峽工程反對派不敢正面反對中共中央,而是以「緩建派」的面目出現,抱著「武死戰,文死諫」的忠誠之心,向決策者上書,提醒政府,三峽工程投資過大,國力不足,工程經濟效益不好,不宜過急做出決策。因此三峽工程的反對派,在很大程度上是緩建派。真正公開提出堅決反對三峽工程建設的,只有黃萬里、侯學煜等少數幾人。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周培源,為三峽工程反對派領軍人。周培源是個物理學家,早年留學美國和德國,曾師從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其後事業也頗有建樹。在其後半生中,以科學家的身分活

躍於中國政治舞臺,是位不倒翁。周培源先生擔任過北京大學校長,中國科協主席,九三學會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等高職。

長江三峽工程論證是周培源生命歷程最後十年中,最關心的事情之一。一九八四年以來,周培源先生一直反對長江三峽工程快速上馬。他曾率一百八十二位全國政協委員,視察三峽工程所涵蓋的湖北省和四川省,回北京後又上書中央,建議緩上長江三峽工程。此時,周培源先生並未如同以往,和黨中央保持一致,統一思想,統一行動註。他從解剖自己開始:為什麼在五十年代是個長江三峽工程的積極的支持者,到八十年代卻站到另外一面去了?他認為當時是從狹隘的愛國主義出發。

「我在五十年代曾是三峽工程上馬的積極分子 ,那時主要是看了我們自己選的三斗坪花崗岩壩址,比過去薩凡奇所選的南津關石灰岩壩址要好的多,其他方面未作研究。近幾年來,因多看

了些材料,多作了些瞭解,特別是政協經濟建設組作了詳細而切實的調查,使我認識上有了很大轉變。我覺得這個問題關係國家千年大計,必須慎之又慎。」

博大出版社授權(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