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管理學:解除危機(下)

莊銘國、陳益世

人氣 34
標籤:

活用本土案例

鴻海集團在郭台銘先生的領導下,已經成為台灣目前最大的製造業集團。如果我們用良好的組織設計的八大原則,逐一來檢驗鴻海集團,可以發現每個項目都相當的吻合。

鴻海集團在郭台銘先生的強力領導下,指揮系統完整統一,組織的控制幅度適當,各事業體之間充分達到分工合作狀態,同時透過「技術委員會」的運作,建立良好的溝通協調機制,再加上權責一致相符的管理機制,透過分層負責的授權管理及充分掌握、配合環境需求與演變的策略,讓集團內各不同部門擁有相同的目標。

在西元兩千年時, 鴻海集團的合併營收達一千億台幣, 當時郭台銘先生曾表示如果鴻海的營業額能破兆( 台語的發音「走」走人、退休之意), 就是他退休的時候;據統計,鴻海集團的合併營收已經破兆,五年的時間由一千億成長十倍,這樣的經營成果,不得不讓人佩服。郭台銘先生希望在2008 年集團營收能達到兩兆新台幣規模。

當郭台銘先生手中捧著大筆現金,透過「併購」機制來快速擴充組織,提高營收,一句「以併購替代研發」,說穿了鴻海集團未來的策略及目標,透過「併購」快速取得需要的人才與技術,能否成功,正考驗台灣首富的「組織」與「用人」能力,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生活中的管理

「世界末日」男主角哈利‧ 史坦普視全球人類為一體,為了拯救全世界,決定犧牲自己的生命,來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之精神令人欽佩。

而在現實社會中,各個企業無不以賺取高額利潤或以本身之利益為前提,經常會忘了企業所肩負的社會責任。

企業如能真心回饋社會,以服務大眾(客戶)、以消除大眾之不便為己任,相信這樣的企業勢必然獲得消費者的支持。

「組織」與「用人」不是高深的理論,是領導人一言一行的累積,沒有速成的方法,只有依照良好的組織設計八大原則,遵循六大步驟,循序漸進,方能建立高效能組織。

期待我們的領導者,能夠再看一次「世界末日」,學習哈利在「組織」與「用人」方面的努力。@(待續)

摘編自 《看電影學管理》書泉出版社提供

相關新聞
只工作不要錢 北美的義工們
交響樂團式管理:做音樂的主人(2)
戴爾:未來企業IT跟著員工跑
高鐵換南車降速度 北車設計師:南轅北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