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敏:七夕單身潮與裸婚熱

陳思敏

人氣 4

【大紀元2011年08月07日訊】黃曆七月七日是牛郎織女的年度相會,共結連理的凡人與仙女,每年只有這天藉喜鵲搭橋一解相思之苦。明明是夫妻分兩地的無奈「七夕」,卻被商人炒成莫名其妙的「中國情人節」。這也難怪,嗅覺敏銳的商人顯然洞悉戀愛中的情侶所帶動的龐大商機,遠遠高於熱情不再的怨偶,商人大發利市,樂得將錯就錯。

在商人與情人藉七夕湊熱鬧的同時,大陸正湧現第四波單身潮,與方興未艾的裸婚熱。

據大陸學術機構日前一份統計報告:相較於前三次分別為,1950年代首部《婚姻法》頒布,1970年代知青為返城而離婚,及1990年代改革開放引發傳統家庭觀念的轉變,是客觀形勢不婚的短暫現象,此第四次單身浪潮,則為主動選擇且呈未來長期走勢。

報告指稱:年輕人在讀書時為學費和生活費利用課餘打工,根本沒時間談戀愛;畢業後的就業不順,加上物價節節升高,又未必取得城市戶口等問題,形成未婚男女眼前橫擺的三座「現實大山」:「沒錢、沒時間、沒出路」,所以在麵包與愛情的選擇題上,他們務實的選擇可以裹腹的麵包。

如果說沒有閒暇餘錢讓剩男剩女無法談情說愛,那經濟因素更是裸婚的「幕後推手」。尤其是與「有存款的70後」及「有富爸爸的90後」相比,「有債務 的80後」更是瘋裸婚。

特別是在大陸一線城市,動不動就200萬人民幣起跳的結婚成本讓人吃不消,其中高房價更是婚姻殺手。從最早的「三大件」(縫紉機、自行車、手錶)可能只要人們幾個月的收入,而現在光是房子開銷就是平均年收入的幾十倍。

因為房子問題每天不知有多少鴛鴦被拆散,而「丈母娘推高房價論」甚至成為開發商提價有力的藉口。盛行一時的電視劇《裸婚時代》中,就是因為沒錢買房,想結婚的情侶硬是遭到未來丈母娘的百般阻撓。

當愛情死在房子上,而「沒房、沒車、沒鑽戒、沒有城市戶口、不拍婚紗照、不辦婚禮、不度蜜月……兩人直接至民政局領證」的裸婚,似乎就成了功利社會難能可貴的真愛證明。只是裸婚路迢迢,是真幸福還是窮開心?只有愛情的裸婚靠譜嗎?還是貧賤夫妻百事哀?唯經歷者冷暖自知。

不管是單身潮還是裸婚熱,都是「現實」問題。但男女大不同的是,單身潮女性是主力軍,而裸婚熱則以男性為先鋒兵。

在30到50歲的單身者中,女性認同獨身高達82%。調查中的單女表示:「嫁人不如買房,結婚後的日子基本可以想像,白天上班掙錢,晚上家務帶孩子,難得休息要去見公婆,萬一運氣不好老公出軌愛小三。」而「人生苦短,不婚也許有無限可能。」

而在裸婚態度上也是男女有別,涇渭分明;同意的女性只有17%,絕大多數選擇「不會考慮」,而男性卻有高達80%的「求之不得」。

不論單身萬歲還是裸婚當道,愛情和婚姻的高度物化,如作家韓寒所言:「世上沒有第三者,現實是最大的第三者。」而時代急切的渴望用最少的愛情成本,獲取最大的婚姻收益;於是人們視愛情如保鮮商品,效期短而頻更新,婚姻更是薄利事業,讓人無心長期耕耘。

只是當「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已經從狗變成iPhone時」,也某種程度折射出兩性間的難局之所在:那就是古老的婚姻神話與遠去的偉大愛情,也虛擬如沙漠的海市蜃樓,讓人無限嚮往,卻難以真的擁有。

相關新聞
80後掀「裸婚」潮 瀟灑背後是無奈
中國新結婚時代  43%青年人選擇「裸婚」
高房價成愛情殺手 引發大陸「裸婚爭執」
深圳四無男徵「裸婚」:「我想有個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