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欣:《1984》引發的思考

容欣

人氣 596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8月07日訊】《1984》是英國著名作家喬治.奧威爾的代表作。在喬治•奧威爾虛擬的故事裡有一個虛擬的人物溫斯頓。溫斯頓生活在一個虛擬國度「大洋國」裡,故事發生在1984年(即奧威爾創作此書時的30多年後)的「大洋國」。「大洋國」的統治階級是英社(英國社會主義)的「核心黨」,「核心黨」的領袖是「老大哥」。「老大哥」從不露面,他的大幅照片戶內戶外卻到處張貼。犀利的眼睛,緊盯著臣民。主人翁溫斯頓僅僅屬於「普通黨」,跟所有黨內同志一樣身穿清一色的藍布工人套頭衫褲。他服務的機關是「真理部」。政府除了「真理部」以外還有三大部。「和平部」、「仁愛部」、「富裕部」,「和平部」負責戰爭、「仁愛部」負責清除內奸、「富裕部」負責制定第幾個幾年計劃和發佈糧食豐收和經濟發展的信息,當然發佈的信息中糧食永遠不會減產。

四大機構各佔據一座300米高的金字塔式建築。建築外邊大書特書黨的三大原則:「戰爭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愚昧就是力量」。溫斯頓擔任「記錄科」的科員,工作是修改各種原始資料,從檔案到舊報紙,全都根據指示修改的面目全非。溫斯頓的家與所有私人居室一樣,有一個無孔不入的現代化設備,叫做「電子屏幕」。每個房間右首牆上都裝有這樣一面長方形的金屬鏡子,可以視聽兩用,也可以發號施令,室內一言一語,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受這面鏡子的監視和支配。平時無事,電子屏幕就沒完沒了地播送大軍進行曲、政治運動的口號、或「第九個三年計劃」超額勝利完成的消息。這些噪音由中央樞紐控制,個人無法關掉。

這本書真正值得我們關注之處正如北京一位作家所說的:對於我,它(1984所描寫的生活)也不是虛構,而是實實在在發生過的歷史。看過本書的朋友都應該知道,本書簡直就是對蘇聯肅反和中共文革時期狂熱社會的預見。雖然,作者並沒有想來經歷文革。

在《一九八四》裡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徹頭徹尾的邪黨組織的對人性的顛覆,英社的愚民思想與情感控制的手段,就是消滅人性,把個體異化成一顆顆毫無差異的為其主義而獻身的螺絲釘。溫斯頓在那種環境,好不容易找到了愛情,最終還是要背叛她,甚至連選擇生死的權利都沒有,那種對親人的背棄,對靈魂的背叛讓人宛若重回文革。

  《一九八四》裡有大量的篇幅提到關於篡改歷史與記憶以及關於「新話」的發明,通過取消意義來取消思想,實在是一個「高明」的愚民想法。正如書末所附「新話的原則」所說,一大段關於自由與平等的《獨立宣言》,譯成新話之後只剩一個詞—思想罪。這點和中共建政初期的文字改革,漢字拉丁化何其相像。

  書中有很多很值得記住並玩味的話,例如「誰能控制過去就控制未來,誰能控制現在就控制過去」。還有「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這樣似是而非、矛盾而絕對的口號,本身就製造了一種內在的恐怖,讓讀者的心好像一下碰上了電熨斗。

在一個沒有輿論監督和民主政治的國度,極權統治者從來不承認新聞和歷史應當以真實作為最高價值標準,他們只對「真實」做出定義。難怪在奧維爾的年代過去之後,在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的中國大陸,依然會出現網警和綠霸,這是一種比「忘懷洞」更現實的方法。

《一九八四》的政治預見性歸因於作者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的政治洞察力,正如安東尼•伯吉斯的讚譽喬治•奧威爾是「所有英國作家中最受愛戴的一位。」奧威爾是英國偉大的人道主義作家、新聞記者和社會評論家,著名的英語文體家。他於1903年生於英國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聞目睹了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尖銳的衝突。與絕大多數英國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傾向悲慘的印度人民一邊。少年時代,奧威爾受教育於著名的伊頓中學。後來被派到緬甸任警察,他卻站在了苦役犯的一邊。30年代,他參加西班牙內戰,因屬托派而遭排擠,回國後卻又被劃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國。二戰中,他在英國廣播公司從事反法西斯宣傳工作。1950年,死於纏綿數年的肺病,年僅47歲。

《一九八四》(1949)是奧威爾的傳世之作,堪稱世界文壇最著名的反烏托邦、反極權的政治諷喻小說。他在小說中創造的「老大哥」、「雙重思想」、「新話」等詞彙都已收入權威的英語詞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奧威爾式」(Orwellian)、「奧威爾主義」(Orwellism)這樣的通用詞彙,不斷出現在報導國際新聞的記者筆下,足見其作品在英語國家影響之深遠。「多一個人看奧威爾,就多了一人自由的保障。」不愧為其書的代言。喬治•奧威爾的另一本經典著作《動物莊園》也非常值得閱讀,那裏的場景對許多經歷過肅反和文革的人太熟悉不過:集權、個人崇拜、愚民、告密……當然不僅是肅反和文革、乃至現在也不斷在無神論的社會主義中國發生著……@

相關新聞
容欣:從奧運圖標看中共的命運
容欣:再論「八榮八恥」
容欣:3000年前的啟示
容欣:大學為什麼會是這麼髒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