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任駐澳洲代表談馬英九勝選

人氣 7

【大紀元2012年0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夏墨竹坎培拉採訪報導)中華民國外交史上第一位女大使張小月,去年12月24日抵澳履新,新任中華民國駐澳代表處代表。在中華民國邁向第101年的第一天,張小月代表於坎培拉慶祝「中華民國開國一百年茶會」後欣然接受了大紀元記者的專訪。

上個週末,臺灣大選揭曉,馬英九宣佈勝選,連任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宣佈敗選,同時辭去了民進黨的黨主席。臺灣這次大選讓人們強烈地感受到民主制度下中華民國魅力四射。大紀元記者在大選揭曉後再次特別採訪了張小月女士,她向記者表示:「我們認為民主是臺灣最珍貴、最驕傲的一個資產。」

對於臺灣這次民主選舉,她認為:「選舉整個過程非常平和,相當的公平、公正、公開。臺灣有2300萬同胞,有1000多萬具有投票資格的投票者,大家用自己的智慧,選出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下一任總統,所以我覺得民主在臺灣落實了,也展現出臺灣的民主政治非常成熟,非常穩健。馬總統當選後,他說,高興一天就好了,接下來他感到臺灣民眾給他的付託,他要盡最大的努力做好他未來四年任期內的工作。而且蔡主席非常有民主的風度,很快承認敗選,所以我覺得不管是勝者還是敗者,都表現出相當的氣度。」

對於馬英九為何能夠勝選,她表示:「選前很多民意調查都說選舉非常緊張,我們每一個人都高度關注,我知道國際社會政府、媒體都相當的關注,大家都是屏息以待。馬總統最後能勝出,我想有幾個原因,一是,他過去四年來的執政成績得到了民眾的肯定。另外,馬總統也強調他是非常的清廉,要反貪腐,反腐敗,這個也是民眾相當關注的;第三個原因是,馬總統也講到,要落實社會的公平正義,這個也是民眾關心的議題;還有馬總統個人的風格,非常清新,非常踏實,而且很認真努力為民眾謀福利。」

臺灣的民主得來不易,她說:「臺灣民主的腳步也是一步一腳印,慢慢走過來。臺灣早期也是威權統治的時代,從1987年開始,臺灣終止戒嚴,到了1996年,我們有第一次的總統直選,經過2000年、2004年、2008年,到這次的總統直選,每一次的總統直選,我們的民主就更加的深化,更加的成熟。民主政治是全世界的主流價值,也是全世界人們所推崇所希望的。在臺灣,我們很高興,實行了民主政治。」

臺灣是華人地區第一個民主社會。張小月代表表示:「這對大陸一定會有非常深遠的影響,既然臺灣做得到,大陸應該也可以做得到。兩岸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制度方面的不同。在臺灣,民眾等於是主人,由民眾來當家作主,總統也好,所有行政部門的人員,我們都是為民眾來服務,所以是以民為主;中國大陸的共產主義政治制度完全是由上而下的,跟臺灣是不同的,所以我相信臺灣的民主制度會對不民主的地方起到示範作用。」

心懷夢想 如願以償走入外交生涯

張小月出生於臺灣彰化縣的一個普通家庭,家裏共有五個兄弟姐妹,她排行第三。「我是在彰化出生,在彰化成長,後來到台中讀台中女中。小時候我就比較喜歡跟人家接觸來往,也比較喜歡看外面的世界。」

開明的父母對孩子們傾注了無限的關愛,並給予孩子們充份的自由,從不要求或強迫孩子們按照大人的意願去做事,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這為張小月以後的外交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父母給予孩子們的良好啟蒙教育,奠定了她人生路上第一塊基石。每每提起父母,張小月總是感慨地說:「我很感謝我的父母親!父母教我們比較多的是在做人方面,比如說要很誠實、很正直。我運氣非常好,爸爸媽媽對我們非常地寵愛。」

心懷夢想、開朗要強的張小月從小就開始自我要求,除了老師上課教英文之外,她自己還要額外再加強英文的練習,汲取各方面素養,「所以考大學的時候就順理成章進了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在政大外交系,我又很喜歡我所讀的課程,那自然而然大學畢業以後就進了外交部。在外交部,也是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工作環境。一路就這樣走過來,我覺得自己運氣非常好。」

春華秋實 外交耕耘碩果豐

身為女性,張小月曾是中華民國外交部發言人,北美司第一位女性副司長,首位駐美(西雅圖)女處長。任駐聖克裏斯多福大使時,是中華民國首位女大使。聖克裏斯多福(St.Christopher and Nevis)是加勒比海的一個小國家,那是一個遠離塵囂的地方。她曾對大紀元駐倫敦記者表示:「那裏有很好的空氣、陽光、水和整個生活環境。當然物質生活是很欠缺了,可是整個大自然完全是沒有污染的。而且當地的人非常地淳樸,也很熱情。」「在外交上,我們有一個『釣魚理論』,我們不能給他魚吃,可是我們會教他釣魚。他學會了釣魚,就會一輩子有魚吃了嘛。所以一直到今天,這個國家還是和我們的邦交非常地穩固。我也在當地認識了很多的好朋友,從總理開始,一直到一般的民眾,到今天我們都還有來往。」

2006年她榮任中華民國外交部次長。2008年,作為中華民國駐英國代表處代表,張小月被派駐到英國。在英國任職期間,最為顯著的成績就是,英國內政部長與外交部決定:自2009年3月3日起,給予中華民國護照持有人前往英國不超過六個月的非工作性質免簽證待遇。張小月為臺灣公民贏得如此尊嚴倍感驕傲。在2010年3月28日,中華航空獲得了臺北至倫敦的直飛航權,首次開通了臺北至倫敦的直飛航線,張小月應邀為開幕慶典剪綵,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身為一名女外交官,張小月在外交上有自身的特色,她以女性特有的感性和細膩,在工作上往往有著特殊的優勢,她笑稱為「軟實力」。通過外交渠道,西方國家對臺灣有了一個宏觀的認識,她很自豪地說:「其實臺灣的經濟實力、民主成就,大家都非常推崇。在國外,我們對臺灣非常有信心,因為我們很自由、很民主、很有活力,非常有活力!」

新任中華民國駐澳代表處代表張小月女士。(攝影:夏墨竹/大紀元)

熱愛工作 樂趣無窮

作為一名外交大使,該具有海納百川的寬闊胸懷,職業性質鑄就了張小月豁達開朗的性情。在公眾場合,無論是和一般民眾一起,還是接受採訪的時候,她總是笑容可掬,親切而和善,非常地平易近人。她說:「其實我的個性很喜歡交朋友,喜歡認識很多新的朋友,這是在我的工作裏面蠻開心的事情。不管是三教九流的朋友、政界、政府官員、國會議員、新聞媒體、學者,我還喜歡認識一些民間的人士,像NGO非政府組織裏面的人士。在各行各業裏面,我覺得這就像一所社會大學一樣,讓我看到很多很好的例子,很多人在不同的崗位和領域裏面他們都做得非常出色,讓我看到這個世界很大很有趣。」

三十多年繁忙的外交事務,張小月總能保持陽光般的心情和燦爛的笑容,因為她熱愛自己的工作。「外交工作當然與其它工作不一樣,比如搬家,本身就是一個大問題。要能夠立刻適應不同的環境,到了一個新的地點之後,要馬上能夠,可以說第一天立刻就要開始投入工作。喜歡這個工作的人會覺得這是一個樂趣無窮的行業。」

談到外交工作,張小月代表頗有感慨地說:「中華民國的外交處境相當的特殊。對於別的國家的外交官,他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可能我們中華民國外交部的工作人員卻必須要花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而且我們要化不可能為可能,所以一路走來,當然是有很多的挑戰,可是做好了之後,自己有更大的成就感。」

抵澳履新 推動與澳雙邊關係

如今抵澳履新的張小月代表擔負起更重要的使命。她表示臺灣相當重視與澳洲的雙邊關係,期待與澳洲在文化、科技、經貿、醫療等全方位的雙向交流。她說:「能夠來澳洲我覺得非常開心。澳洲和英國有很多相同的地方,比如他們都是奉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甚至整個城市的規劃、街道的設計,有很多跟英國類似的地方;當然也非常的不同,因為澳洲在亞太地區,我在馬路上看到很多亞洲人,在飲食方面,亞洲的影響也非常深厚,所以我覺得能來澳洲,在這裏服務,推動臺灣與澳洲的雙邊關係,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

「臺灣和澳洲都在亞太地區,大家都一樣很注重捍衛整個亞太地區的安定和平,這是我們與澳洲共同的利益所在。將來我們會在這一方面加強雙邊的對話與合作。另外,臺灣最主要的能源,石油、天然氣、煤礦都是從澳洲進口,所以在能源方面有很多合作的空間。又比如說,在文化方面,我們也想來推動雙邊的更多的文化交流。現在有很多的臺灣留學生,還有很多渡假打工的年輕朋友到澳洲來,我也看到很多臺灣來的觀光客,未來我們也希望能推動雙向的互利互惠的文化交流。我希望有更多的臺灣訪演團體來澳洲,我也希望澳洲的文化團體、澳洲的年輕朋友、澳洲的學生能夠到臺灣去,我們來推動雙邊的文化交流。」

「我們還希望能把中華文化的很多美德,比如說禮儀廉恥等,各種好的美德,在台灣保存下來,繼續發揚光大。我們的多元,我們的包容,我們的尊重和認同,對不同宗教、種族、文化的認同,這都是中華文化裡面很珍貴的部份。同時我們也在全世界各地推動台灣書院。發揚中華文化,希望能與世界各國熱愛中華文化的人士,共同分享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分享中華文化之美。」

在擇業方面,張小月代表還建議女性朋友們大膽嚐試,接受挑戰,「只要是喜歡的,要大膽地去嚐試,勇於接受挑戰,不要自我設限。也希望有更多的女性朋友們加入外交工作的行列。」

縱橫四海矢志不渝的張小月有著大氣穩重的外交官氣質,卻又不失女性特有的體貼和細緻。採訪最後,張小月代表還不忘藉助媒體的影響力,囑咐臺灣青年朋友和觀光客在澳洲注意行車安全,「我們很多的臺灣觀光客、還有臺灣的青年朋友來這裏渡假打工,澳洲的面積非常大,有的臺灣朋友,他們可能覺得在澳洲開車比較簡單容易,或許會有疏忽,所以提醒臺灣來的青年朋友和觀光客,在澳洲特別要注意行車安全,這相當重要。」

笑容可掬的她還向全澳僑胞問候新年快樂,「借這樣的機會問候僑胞朋友,祝福僑界的好朋友,大家新年快樂,龍年行大運!中華民國能夠建立,海外僑胞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很多的貢獻,所以服務僑胞是我們工作裏面非常重要的一個項目。澳洲這邊的僑胞相當的多,相當的活躍,也很熱情,未來我也要做好對僑胞服務的工作。」

提到墨爾本,她說:「墨爾本雖然距離坎培拉是稍微遠了一點,可是只要我有機會,我一定會到墨爾本去,拜會墨爾本的僑胞朋友。我也要拜託墨爾本的僑胞朋友,能夠幫助我,一起來推動發展臺灣和澳洲的雙邊關係。」

(責任編輯:劉珍)

相關新聞
萬平:從新唐人事件看臺灣民主的流失
臺灣人將用民主選票 凝聚共識
蔡明憲:面對強鄰 捍衛人權 珍惜臺灣民主
加部長:臺灣人證明民主和儒教可並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