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桃城文學獎 活動多采多姿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2年01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台灣嘉義報導)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承辦桃城文學獎,鼓勵大家重省文字的作用力,打造桃城書寫的射日塔發揮嘉義文創的軟實力,5日師生與鄒族士紳共登嘉義市射日塔,呼籲各方投稿,鼓勵研究生以及所有熱愛寫作的朋友,以筆為箭,也以書寫迎戰人生,打造書寫的射日塔,使它矗立在嘉義,在台灣文學,也在自己的生命裡,成為未來臺灣子民講述、傾聽的故事。

文學研究所所長江寶釵教授將率領研究生一起攀登射日塔,市政府文化局洪孟楷、高一生之子高英傑,在塔上吟唱高一生做的歌謠、朗誦台文所郝譽翔教授由小說改編的戲劇、碩二生謝予騰的詩,代表他們對創作以展開嘉義新風華的決心,鄒族族人與閩南、客家齊聚高塔,年輕寫手與資深作家,鄒語、日語、台語、華語等多語,齊集一堂共榮發展。


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江寶釵教授吟誦其所作的現代詩「嘉義一片天」,引起在場學生共鳴。 (攝影:蘇泰安/大紀元)

洪孟楷表示,建國百年是嘉義市文學藝術的元年。不僅製作音樂劇「我是油彩的化身」,講述陳澄波一生的故事,桃城文學獎更邁入而立之年的第三屆,文化局在有限的經費裡撥出整整參拾陸萬伍仟元,做為文學獎活動之用。

江寶釵表示,根據浦忠成(1997)採錄的鄒族故事裡,太陽熾熱,青芋無法種植收成,族人決定派兩名男子去射日,結果太陽被射中,流血了,使地上的水變得滾燙,躲起來,大地黑暗,只好燒杆臼照明。最後,他們殺雞宰豬獻祭太陽,連野獸也同樣參加祭祀。經過祭祀後,太陽重新出現,人們又能種植青芋了。這個故事表達了人們用創造力應付惡劣環境以求生存,正是臺灣子民生生不息,開創文學的象徵。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