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 中國光伏面臨全行業破產危機

人氣 15

【大紀元2012年10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高紫檀綜合報導)2012年10月10日,美國商務部做出終裁,決定對中國太陽能面板製造商徵收反傾銷稅,最高稅率達250%;同時還將徵收反補貼稅,最高稅率達15.97%。而歐盟也已展開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傾銷調查。

實際上,中國光伏業面臨的困境還不止是這些,除了美國企業的索賠之外,過剩的產能與市場需求的下降已經導致眾多光伏企業大幅虧損。大陸媒體報導,中國光伏業已經面臨全行業破產危機。

美國商務部終裁:對中國光伏產品徵反傾銷稅最高250%

根據美國商務部發佈的終裁公告,將對中國輸美太陽能電池徵收14.78%至15.97%的反補貼稅和18.32%至249.96%的反傾銷稅,具體產品為中國產晶體硅光伏電池、模塊、層壓板、面板及建築一體化材料等。

美國商務部稱,中國企業在美國以較公平價值低18.32-249.96%的價格”傾銷”太陽能電池和面板。而對中國企業徵收反補貼稅是為了應對中國政府的補貼措施。

其中,針對中國光伏企業尚德電力徵收31.73%的反傾銷稅和14.78%的反補貼稅;針對天合光能徵收18.32%的反傾銷稅和15.97%的反補貼稅;對於其他中國光伏產品製造商徵收249.96%反傾銷稅和15.24%反補貼稅。

終裁相對初裁來說,一些企業被施加的反傾銷稅率低於今年稍早初步裁決所定下的水平;但反補貼稅率明顯高於先前水準。2012年3月和5月,美國商務部份別做出初裁,向中國光伏產品徵收31.14%-249.96%的反傾銷稅率,以及介於2.9%-4.73%的反補貼稅。

不過,上述終裁稅率生效需要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批准,該機構將於11月舉行投票做出決定。

此前2011年10月19日,SolarWorldAmericas等美國7家企業向中國75家光伏企業提出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起訴,稱中國政府對於光伏產品補貼力度過大,導致美國光伏電池企業倒閉。2011年,美國共從中國進口價值約31億美元的太陽能電池和面板。

歐盟展開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傾銷調查

與此同時,歐盟也已展開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傾銷調查。

在美國做出此項終裁決定之前兩天(10月8日),歐盟公佈了反傾銷立案的中國應訴企業名單。共涉及抽樣調查企業134家,其中6家為強制應訴企業,包括英利、尚德、賽維、錦州陽光、晶澳和旺能光電。

早前的7月24日德國企業SolarWorld等公司向歐盟委員會提交申訴,要求對中國光伏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

據《北京商報》報導,中國光伏產業對外依賴度較高。數據顯示,原材料硅材料95%都是由國外進口,光伏產品90%都是出口到國外。其中出口美國的光伏產品規模超過40億美元,而對歐盟出口更是超過200億歐元,佔到全部光伏產品出口的80%以上。

有分析稱,一旦美國和歐盟同時對中國光伏產品徵收反傾銷稅及反補貼稅,中國光伏企業將會面臨極大危機。

美國企業起訴中國光伏企業賠償損失

據《路透社》報導,10月12日,根據提交給加州法院的一份檔案顯示,已破產的加州太陽能企業Solyndra向包括尚德(STP)在內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三家光伏企業提出反壟斷訴訟,聲稱這些公司的壟斷行為給它造成15億美元損失,並尋求賠償。

被告包括尚德、天合光能(TSL)與英利綠色能源(YGE),Solyndra稱這三家公司太陽能板的價格同步下滑,在美國售價在4年裡下跌了75%。這3家公司大打價格戰並操縱產品價格的結果是,讓其產品無法與從中國進口的產品競爭,以至於導致公司破產。

公開資料顯示,位於美國加州的Solyndra太陽能公司,曾經被當作美國能源創新樣板的公司,但這家公司一年前便申請破產,1000多員工被解僱。

中國十大光伏產業面臨破產危機

而中國光伏業遇到的麻煩並不止是外部的。即使目前在內部,由於業績下滑債務高企,中國十大光伏企業本身也面臨破產危機。

8月初,美國投資機構MaximGroup的數據顯示,中國最大的10家光伏企業債務累計已高達175億美元(約1110億元人民幣),其中江西賽維和尚德電力破產的可能性最大。

江西賽維的資產負債率達到7.4倍,集團資產負債表上2013年到期的債務為3.8億美元,而其現金流只有1.37億美元。MaximGroup認為,按外資公司會計準則來說,江西賽維已資不抵債,江西賽維已接近破產或需要重組。

另據中國光伏產業聯盟數據,今年1至6月,多晶矽價格已從每公斤30.5美元下降至每公斤23.6美元,降幅達22.6%,令光伏企業毛利率急劇下滑。

從已經披露201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的光伏行業A股上市公司來看,業績預減者占比近八成,而在海外上市的十大光伏巨頭僅今年一季度就虧損了6.12億美元。

中國官員稱光伏業危機最主要的原因是產能過剩

長期擔任國家發改委能源和氣候政策主要負責人、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協會會長李俊峰在北京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太陽能產業的問題是中國產能過剩的直接結果,原因並不是外國貿易制裁。

《今日早報》報導採訪多位業內人士後認為,受到2010年光伏產品熱銷的鼓舞,2011年下半年中國大陸很多企業開始迅速擴大產能,一哄而上導致供過於求,而海外市場又有限,導致如今面臨全行業破產的困局。

《紐約時報》還報導稱,令中國監管部門無奈甚至惱怒的是,中國數百家太陽能組件製造商都採用了同樣的發展模式,它們用從國有銀行借來的大量貸款購買、安裝儘可能多的外國製造的生產設備,卻幾乎不會投入甚麼資金用於研發。

中國光伏業危機拖累中國國有銀行

而中國光伏業的危機顯然拖累了中國國有銀行,甚至「綁架」了銀行。

《紐約時報》報導,紐約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MaximGroup的可再生能源分析師亞倫•丘(AaronChew)估計,中國規模最大的十家太陽能產業製造商已經貸款180億美元,而且來源幾乎全部都是國有銀行。

在李俊峰看來,銀行應該「停止貸款」,但長駐北京的太陽能產業諮詢師弗蘭克•豪格維茨(FrankHaugwitz)在上述報導中透露,本週有一些跡象說明,中國銀行業至少會大幅增加對中國大型太陽能組件製造商的貸款支持。這一舉措,可以延緩銀行因為過去向這些企業提供貸款而帶來的虧損。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gaozhitan@gmail.com

(責任編輯:李熙)

相關新聞
歐盟啟動調查中國太陽能板廠商反傾銷
價格壓低60~90% 歐盟調查中國太陽能傾銷
美續對陸聚酯短纖徵反傾銷稅
查陸傾銷  歐盟下波鎖定單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